•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时间:2021-03-07 07:57: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结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主要从加强指挥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监督系统、制度保障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管理诊断系统、素质拓展系统建设等八个方面就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建设,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和谐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 系统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061-02

    学生是高等学校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离不开和谐的环境和和谐的工作机制,和谐工作机制不仅要求学校各育人子系统之间是和谐的,有机联系的;同时要求每个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必须是有机联系的,也即必须形成一个科学的闭合系统。

    依据系统学的原理,结合工作实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至少需要构建如下八个子系统,系统才能够和谐有序地运行,进而才能在学生的和谐发展中有效发挥作用。

    1 加强指挥系统建设

    指挥系统即健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级领导体制,在党委领导下形成整体一致的目标系统,能够遵循学校建设总体目标,编制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研究和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加强指挥系统建设,至少需要扎实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努力提高指挥系统成员的素质,一是要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二是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三是培养训练指挥系统成员充满自信、豁达乐观、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乐于进取、勇于竞争、临变不乱、多谋善断等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入决策。

    (2)建立和坚持严格的决策程序。实现领导决策与群众参与、专家咨询相结合,集体决策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要不断拓宽民主渠道,切实落实群众在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2 加强执行系统建设

    2.1 要按照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辅导员队伍,为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添动力

    2.1.1 建立完善的辅导员选拔任用体系

    高校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认真做好辅导员的选聘配备工作。专职辅导员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保证每个二级学院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基于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党建、日常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的一般咨询与指导,必须具有良好的哲学基础,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较扎实的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知识。根据这一客观要求,专职辅导员原则上要从高校优秀毕业生、在职的优秀教师、管理干部中选聘,其学历要求应与普通专业教师相当,应关心热爱学生,善于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对高校辅导员应实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考试,对合格的候选人实行任前公示,提升辅导员的准入条件,严格把好入口关。

    2.1.2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辅导员应是专业性强,素质要求相当高的教师,因此,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使辅导员减负增效履行好职责的同时,按一定的专业方向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辅导员梯队,造就具有不同特色的“专家型”辅导员,使辅导员工作真正成为高校最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岗位之一。为鼓励辅导员提升理论素养与工作水平,高校应当设立辅导员专项培养费用,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所有辅导员都能接受沟通技巧、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一系列高层次的专业培训。

    2.1.3 建立健全良性的激励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辅导员都把自己当前的角色当成是一个暂时的工作角色,对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身份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三五年就换岗,甚至有些才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一两年就离开,非常不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当然更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经验的积累、总结和推广。为鼓励具有良好潜质的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工作,学校要通过公平、规范的考核,对考核优秀者应给予评优、晋升职务职称、免试参加学历深造等奖励及激励;对考评合格者,根据个人意向和条件,结合工作需要,有序地安排其换岗交流或进修学习。

    2.2 积极推行本科生全面导师制

    (1)学校层面:首先,要进一步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其次,需要建立一整套制度;其三,完善奖励机制;其四,创造更多的师生沟通交流渠道。

    (2)导师层面:要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特别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其次,导师除了应和学生多加强沟通外,还应注意和年级主任以及学生家长的配合,使自己的工作能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这也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主要做法:

    (1)实行党员承诺制和连带责任制。

    (2)尝试由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低年级学生班级的政治辅导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1)学生党员担任政治辅导员,弥补了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力量不足的缺陷。(2)学生党员担任兼职政治辅导员,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学生党员担任兼职政治辅导员,提升了学生党员的质量,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双赢。

    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学生党员具体职责体现在:(1)对特殊群体学生(学习困难、生活困难、思想上相对后进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2)深入宿舍,建立党、团小组,学理论、见行动;(3)以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载体,不断推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三进”工作,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4 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1)建立和健全选拔制度,明确选拔条件,明确选拔方法,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加大考核力度,建立责任制。

    (2)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3)强化教育管理,增强学生干部爱岗敬业的内驱力,使学生干部切实树立“为学校、为学院、为班级、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3 加强反馈系统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交流协调机制

    (1)可通过充分运用学校智力优势,建立社区科教志愿者服务队;依托社区,建立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学校与社会间的相互沟通,并将社会对学生的反映纳入学生道德评价体系,适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大学生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2)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增强整体教育功能。可通过每学期给家长寄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提供有关教育资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们与学生一道进课堂,领略学校各科教师的风采,体会学生在校充实的学习生活,了解学校教育的过程。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在此基础上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 加强监督系统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建议、纠正、处理并重的监督体系

    可以在学生宿舍、各班各设一名监督员,对宿舍、班级学生工作运行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对学生会的监督可以通过在学生会之外,另设一个机构常务代表大会予以实现。此外,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监督协调机制,做到制度公开、程序公开、任职公开。同时,要重视发挥家庭、社会的监督作用。

    5 加强制度保障系统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有形约束与无形熏陶有机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制度和程序性规定,坚持用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围绕中心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建设,使各项规章制度不断适应业务工作的要求,保证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榜样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载体的激励作用。

    6 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主要出发点是解决下述问题:a解决学生工作中信息不足问题;b从大量的信息中过滤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c使信息流通由单向变为双向。

    基本思路是:a在战略层面规划信息化工作,再造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作业流程,使得网上网下的工作集成在一个系统中。b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切入点放在事务管理等结构化强的工作领域,以帮助辅导员脱离事务的牵制而将精力集中于主体工作中;c按照学生需求类型设置栏目,而不是按照学校部门组织结构划分。

    7 加强管理诊断系统也即我们所谓的“思想库”建设,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的集约化水平

    为了使“思想库”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其一是在提高决策集团的素质的同时,把加强“思想库”的建设和充分发挥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其二是要推动各类智囊组织把主要力量投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并使它能在“唯实”模式中正常运行,保持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其三是试行决策者和专家定期交流制,充分发挥智囊组织在科学与决策者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

    8 加强学生素质拓展系统建设,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不断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德育是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灵魂。高等学校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辅导员队伍建设相结合,让辅导员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让教师成为大学生的楷模和表率。

    (2)智育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主要渠道。学校应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和学校具体实际,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强化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以着力改革“灌输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以积极探索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不断促进大学生智育的健康发展。

    (3)坚持寓德于体、寓智于体、寓全面发展于体,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体系,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育人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长远的征程和永恒的主题。只有我们着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化建设,积极探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才能够把和谐育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靖玉新.关于德育导师制的几点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12期:36-37页.

    [2] 朱惠琼.辅导员角色重构与和谐校园建设,闽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26-130页.

    [3] 周德锋.高校学生党员担任兼职政治辅导员的实践与思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105-106页.

    [4] 梁君.学生干部影响力建设的几点思考,鄂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3-75页.

    [5] 江河.应当重视“思想库”建设,决策与信息,2005年Z1期:第5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