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拍摄大型人文纪录片《话说太行》的断想

    时间:2021-03-26 08:09: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说起山,人们开口便是三山五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我却情有独钟太行山!五岳是以中原为中心,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的,东岳泰山雄,西岳华山险,南岳衡山秀,中岳嵩山俊,北岳恒山奇。而太行山雄秀兼具,令五岳俱朝。五岳之名是封建时代的帝王为了“报天之功”加封的,而太行山穿越亘古的沧桑,裹挟着创造生命的奋发进取精神昂首向我们走来。它是一座人山,是一座创造人文历史的山,它有神韵、有灵魂,是一座胜出精神的山。有多少战胜人类的英雄在这里戎马征战,有多少征服自然的豪杰在这里战天斗地。因此,我怀着无比敬仰和崇拜的心情,首选太行山作为“话说山”的开山篇,竭力打造大型人文纪录片《话说太行》。

    太行山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足迹。在中华民族历史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扭转乾坤的圣人在这里凝聚炎黄子孙力挽狂澜,将中华民族从危机引向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

    早在200万年前,太行山与燕山交汇的桑干河畔,东方远古人类人猿揖别,繁衍生息。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

    追溯到6000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在太行山建立根据地,指挥了“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黄帝、炎帝、蚩尤,从征战到融合,“合符釜山”拉开了部族联合的垂天大幕。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

    大约在4000年前,唐尧从太行山举旗,会同舜、禹成功地实现了华、夏两大部族的大融合。华夏民族从这里走来!

    距今2000年前,荀卿从太行山起步,周游列国,纵横于古今,探微扶隐,以宏大雄浑的气魄、包容诸家的气概引述历代兴亡鉴辙,极宇宙之玄奥,提儒、墨、道、法之精要,创立了大一统执政理论一阳儒阴法。其弟子韩非子、李斯这两位法家的集大成者,把法家的理论推广和普及。

    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十大元帅九人在太行山不畏艰险、救亡图存、浴血奋战。九大元帅从这里走来!

    回顾到60年前,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到西柏坡,在一个简陋破旧的山村指挥所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党中央在此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高瞻远瞩告诫全党,提出“两个务必”,勾画出了新中国发展蓝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太行山积淀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无尽内涵。

    太行山的神话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大自然顽强抗争拼搏的精神,铸造了中华民族刚烈强悍、无私无畏的民族性格,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等。

    太行山的成语典故,精辟神妙,富有哲理,映衬出太行文化底蕴厚重,如完璧归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言九鼎等。

    太行山的诗文绘画让人讶异。曹操的诗《苦寒行》,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李白的《北上行》,苏轼的词《浣溪沙·送梅溪老赴潞州学宫》,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田雯的《太行山歌》以及郭熙的画等等大批作品,见证着太行山在历史和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价值。

    太行山的军事文化,熠熠生辉,战事战例,彪炳史册。鬼谷子在云梦山上创办第一所军校,孙膑等为其学子。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秦伐韩,在太行“决羊肠之险”。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挥师决战,建立了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为抗击日寇、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太行山人文荟萃、圣贤辈出,峰峰有传说、洞洞有故事,山水有神韵、草木蕴华章。宛如颗颗星斗闪耀在历史的长河……

    我们说太行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那么太行文化的核心“和合”思想就是贯穿其中的精髓,它有血有肉,有灵魂,才使得太行山活灵活现,神韵悠扬,始终焕发着一种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合”思想包含了“和谐、和平、联合、合作”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向往和平、和谐的愿望。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使香港、澳门平稳回归,已成为当代处理国际事务的伟大创举,这就是“和合”思想的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得社会大局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在对待国际关系上他提出了“建设发展与和谐的世界”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使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威望日益提高。由此可见,太行文化的“和合”思想和它的和谐理念无疑与和谐时代的精神共融共通,一脉相承。

    太行山是中华民族的山,它虽纵腾在京、晋、冀、豫四省市间,但它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把它人为地断开,从山体形态上占山为王,从文化内涵上断章取义,各吹各的调,各自为政,各取其所。河北说北太行是河北的名片,山西说西太行是山西的骄傲,河南说南太行是河南的光荣,真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啊”。其实,这就淡化了太行文化(集大成文化)的意义,使神经中枢错位,割断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内在的脉络,伤了太行山的元气,不能尽善尽美地展现它的魅力。所以,京晋冀豫要大联手、大合作,用大手笔、大胸怀把《话说太行》拍成电视大片,真正树起大太行的大品牌,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大家园。

    发掘太行文化,提高太行文化的软实力,拍好大型人文纪录片《话说太行》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一出戏、一件艺术品、一部电影、一部好的电视作品会带动一方经济,乃至推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

    半个世纪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水乡小镇沙家浜,在江南是一片司空见惯的芦荡湖泊,现代京剧《沙家浜》使得这个平常无名小镇得以名声远扬。戏中一场《智斗》流行至今,“这个女人不寻常”,现在“阿庆嫂”在全国开了很多茶馆、饭店连锁店。真是“开茶馆盼兴旺”,唱出了“锦绣江南的鱼米乡”。

    离苏州30多公里有个无名小镇周庄,大画家陈逸飞先生曾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画了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此画在美国展出获奖,并被石油大亨哈默斥巨资收藏。1985年哈默将此画赠给了邓小平,又几经媒体宣扬,周庄古桥变成了旅游热点。在苏南与周庄媲美的文化古镇虽不在少数,但旅游收入却只能望周庄而兴叹。当地民谣曰:“精神物质双小康,崇文重教数周庄。”

    少林寺是名寺古刹,可我在上世纪70年代去过少林寺,老墙枯树,斑驳残旧,野兔乱窜,门票分文不收。自从拍摄了电影《少林寺》,少林寺年年游者如织,就连外国政要也来登门造访。如今,少林“洋弟子”遍及欧美,世界吹遍“少林风”。

    乔家大院是山西祁县清代有名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无多大

    名声,1986年祁县才正式将大院辟为祁县民族博物馆。不就是因为《乔家大院》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才使得乔家大院辉煌再现,“汇通天下”吗!

    回过头细细想来,在太行山山区所有燃烧过抗日烽火的地方,像沙家浜这样的抗战村镇比比皆是;坐落在太行山上佛寺道观数不胜数;山村小寨、农家小院、石桥、石板独具特色。现保存的人文景观不必用钢筋水泥再建造,原生态的景象光彩夺目。但是,好多仅仅留存在太行历史的档案里。就是翻开档案,虽有不少已经转化成文艺作品,但却没有用文化的软实力把它们打造成艺术精品给人们留下永恒的记忆。太行山的气势、它的文化内涵、它的人文精神,它的价值的实质存在,与它应该产生的影响,应该提高的文化品位,应该发挥的作用,应该得到的知名度不成比例。我们愧对太行我们的“父亲山”!

    太行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博厚的历史底蕴,目空今古的气魄,海纳百川的胸襟,孕育了博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太行文化不仅是地域文化。而且是时代文化,她也必将孕育着未来文化。我们深入探究太行文化,她的核心是“人和文化”、求同兼容;她的精神是刚健忠义,自强不息:她的灵魂是崇德重敬,厚生利用;她的类型是集大成文化,触类旁通;她的追求是团结同心,无私奉献,振兴中华。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及和谐社会新胜利,发掘太行文化,弘扬太行精神,从中汲取无尽的营养,并不断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是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我们将用具有创新意义的电视手法,用镜头去展示太行山的雄奇壮丽,用镜头去聆听、诠释太行文化的品格和神韵,用镜头去解读“话说”它的灵魂和精神。将“话说山”的开山篇大型人文纪录片《话说太行》,打造成一部关于太行文化乃至华夏文化的电视通史之精品。为建国60周年献上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厚礼。

    (责任编辑:王杨柳)

    相关热词搜索: 太行 断想 纪录片 人文 拍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