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试析“认知与情感”对思想史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1-04-17 08:17: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史的内容被提升为与政治史和经济史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思想史的内容在教学时却经常遇到尴尬的场面。导致思想史学生厌学、教师疲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自身而言,思想史是一个国家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反映,带有鲜明的时代性、较高的理论性和思辨性,与政治史、经济史比较起来,缺乏生动的史实加以支撑,具有抽象性,学生较难理解。本文试图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探究影响思想史教学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思想史 认知 情感 毛泽东思想 鲜活

    一、问题的由来

    (一)学生认知水平的制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学生个体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准备和认知风格等[1]。

    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及其组织结构。认知结构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而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思想史部分的知识储备欠缺,认知结构不完整,不了解人类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认知发展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学习时,已经具备的认知功能和一般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人类的思想是古今中外的先哲们对其生活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所进行的富有哲理性的升华认识。对于刚刚涉足认识人类社会的学生而言,由于认知水平的低下,导致他们对深刻哲理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理解,也就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是指学生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持久一贯的独特风格。认知风格是学生的理智特征,它没有高与低、好与坏之分,但不同的认知风格适合于不同的认知情景,因此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比较习惯和喜欢对政治史、经济史的认知,而对于思想史则缺少兴趣,认为思想史比较空洞,不好把握。

    (二)情感因素的制约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和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两类[2]。

    1.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和动机因素。对学习活动影响最为显著的人格因素有价值观、意志特征、理智特征等。由于思想史的内容包含了古今中外不同阶级的思想观念,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价值观,而这些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与现代学生的价值观大相径庭,这就必然会导致他们对历史上的各种先进思想存在偏见,缺乏对思想史学习、探究的持久意志力及主动的学习动机。

    2.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有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教学风格等。这些情感因素关系到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只注意到了认知环节而忽略了情感方面。其结果,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推动力,而学习兴趣又是激活求知欲望的前提。所以,我认为在探究认知与情感对思想史教学的影响作用时,应该把后者放在首位。

    (一)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史的积极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把教学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基本部分,而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也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五个阶段[3]。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首先,形象感知,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内在需求、自我调节能否产生和发生作用,在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应首先得益于外在诱因的作用。例如,在《毛泽东思想》一节课的导入设计上,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以及毛泽东同志的重大活动,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三幅图片:“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窑洞门前的毛泽东”和“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再来结合教材的课前提示,学生就比较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了该理论的基本脉络,即“井冈山时期——形成、延安时期——成熟、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展”。

    其次,运用史料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教育的客体和自我发展主体的双重地位。尤其是,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差距较大的时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史料,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例如,在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呈现了这样两类材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文字材料和1929—1932年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让学生带着材料分析,“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探索出怎样的革命道路?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做,既避免了死板的说教,又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感悟史料,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

    再次,教师要带着情感去教。一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情感。如进行本课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就要带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二是通过各种手段努力营造浓厚的课堂气氛,如教师(或通过发动学生)讲述、介绍一些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认知奠定感情基础。

    (二)努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意识和认知水平

    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我认为就是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刺激知识点在学生大脑皮层的痕迹,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例如,在本课教学时,我曾设置过下列问题:“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在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探究中,同学们发现毛泽东思想与三民主义的实践一成一败,你认为毛泽东思想成功实践的精髓何在?”以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正确认知及对历史成因的探究意识。

    另一方面,从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分类考虑,持续时间比较稳定,记忆效果受外界干扰较少的是实现语义记忆,也就是真正带领学生弄明白知识点背后的“为什么”,只有当他们梳理清楚了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认识,这种理解了的记忆才可长久[4]。

    例如,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框架里,三个发展阶段是最明晰的线索,在本文的前半部分也阐述过。形象化的历史图片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很简便地掌握这条看似简单的脉络。然而,这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如果学生要达到对整块知识体系的灵活运用,以上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毛泽东思想分成这样的三个时期呢?这样,学生的认知就会由表象认知阶段进入到理智认知阶段,久而久之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

    总之,教学过程受种种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全面分析这些因素,致力于优化这些因素,以此使教学进行得卓有成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要进行各种认知活动,又要进行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既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又把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过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秉承“活水来”的探求动力,不仅可以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共徘徊”,而且能永葆知识之泉的“清如许”,哪怕它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思想史。

    参考文献:

    [1][2]施良方,崔允漷.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钟祖荣,刘维良.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责编 张亚欣)

    相关热词搜索: 认知 思想史 影响 情感 教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