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提升乡村经济实力

    时间:2021-12-08 15:45: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http://www.damishu.com/-找文章到

    镇域经济是区(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区(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没有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区(县)域经济的崛起,构建和谐万州也变得不可能。什么是镇域经济呢?按区域经济理论解释,镇域经济属于地域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特征明显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处于我国国民经济五级(中央、省、市、县或区、镇或乡)构架中的最基层,是国家方针政策最主要最直接的操作平台。在我区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进程中,必须大抓特抓镇域经济,盘强镇域经济总体实力,这对于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万州,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认清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现状,深刻理解和认识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堪忧。据区统计局提供资料显示,2006年万州镇域(包括镇乡、街道)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镇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4000余元,同比增长8、3%,远远低于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00余元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全区镇域经济总量还不如九龙坡区九龙镇的经济总量,仅为九龙镇的41%,少65亿元。更不如位居全国千强镇之首的东莞市虎门镇,仅为虎门镇的32%,少90亿元。全区除街道办事处外,还没有一个镇乡经济总量上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上500万元。因此,我区镇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增速缓慢,差距十分明显。

    (二)、镇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镇域经济与区域经济是融为一体的,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一体性。近年来,浙江的经济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镇域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浙江镇域工业企业占到了全省工业企业总量的80%,浙江人自豪的称为“五分天下有其四”,可见,镇域经济对浙江经济总量的拉动作用非常强。与此相比,我区镇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提升作用还远远不够,镇域经济是万州区域经济的短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万州经济实力的提升。

    从我区镇乡实际情况看,由于镇域经济发展滞后,导致镇乡可供财力严重不足,加之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镇乡债务沉重,使镇乡财政运转更趋艰难,客观上又严重制约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站在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理解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和主城发达区县狠抓镇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我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增强镇域经济活力,不断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为构建和谐万州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根据镇域经济发展特点,突出选准加快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从我区镇域经济的实践来看,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必须从镇域客观实际和镇域经济的基本特点出发,积极选准加快我市镇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城镇一体化、产业带状化、投入经常化、人才保障化的发展道路。

    一是以城镇空间布局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一体化进程。

    推进小城镇建设既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又是镇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更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关键性的一步。由于我区镇乡区划主要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城镇功能不健全,规模偏小,辐射能力弱。应当采用“确保重点、优先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拆并带动作用不明显的一般建制镇(乡),以辐射能力较强的小城市、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为基础,重新规划布局城镇空间,继续缩减镇乡规模。要支持小城镇全方位、多元化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新建和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使小城镇成为当地农副产品的一级集散中心,推动当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形成连接城乡的循环通道,冲破城乡二元结构局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城镇一体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形成农村小康和城市小康的对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这是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基础性的一步。

    二是以布局带状产业为突破口,扎实抓好特色经济,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一些镇乡按照“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和“多拿几个单项冠军”的思路,提出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之路。我认为不够客观,我区农村地区绵延几千平方公里,气候和地理特征相似,各镇乡都抓“特色产业”,势必造成产业雷同。因此,为了有效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避免要素浪费,避免恶性竞争,根据地域和人文资源特点,由全区呈带状规划布局镇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更具合理性,不一定每一个镇乡都有特色产业,呈带状的几个或十几个镇乡则可发展同一种特色产业。为了将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还必须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是衔接农业与工业的有效链体。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就要把这个链体做大、做强、做活,使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种养为基础、以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农业跨越。要紧紧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做文章,千方百计培育涉农加工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各类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幅度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综合效益,以加工带种养,拉长产业链,促使工业与农业互动发展,呈带状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化进程。例如,开县温泉镇以当地竹材为原料发展起来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星星套装门厂便是成功的典范,由10年前的一个小工艺厂发展成为销售收入接近4个亿、利税5000万元、拥有国家专利50多项的大型企业集团,极大的推动了温泉乃至开县经济的发展。

    三是以加大投入为突破口,不断改善镇乡路网结构,加大小城镇环境治理,实现投入经常化。

    城镇交通对镇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区城镇道路等级偏低、通行能力弱、路网密度不高,这已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肠梗阻”。必须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改造路网结构,提升道路等级,确保道路畅通,为小城镇更好地接受城市的辐射带动创造条件。

    近年来,中央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发好型社会发展目标,要求地方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盲目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工业项目上马前必须要过“环评关”。中央的出发点和决策是正确的,但对镇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万州区分水镇为例,分水镇作为万州唯一的全国重点镇和重庆市首批启动的中心镇,依托5万亩蚕桑基地和凯登、金德两大丝绸企业,提出了打造“重庆第一丝绸大镇”的战略目标,已投资上千万元组装8条丝绸生产线,但因需国家投资的污水处理厂迟迟未建、水环境迟迟未治理,该项目因“环评关”硬伤一直未能上马。如果八条丝绸生产线成功投产,每年可望完成近5000万元的销售收入,近500万元的利税,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此,我区必须加大对小城镇水环境治理和污水处理场建设力度,为镇乡吸纳有一定污染但能够治理达标的工业项目创造条件,实现全区对镇乡投入的经常化,以此拉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是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不断提高镇乡干部的执政能力,实现人才保障化。

    加快发展镇域经济,提升万州经济实力的关键在人。因此,人才培养是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我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别较大,需要很多年富力强的区级部门干部到镇乡奉献青春和热血,为缩小城乡差别贡献力量。要及时引导区级部门干部主动到镇乡工作,切实提高镇乡干部的地位和待遇,及时帮助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到镇乡工作,不断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使镇乡干部看得到前途,觉得有奔头。要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能够为干部建功立业营造发展空间的全新机制,形成靠政绩选人,靠政绩用人的新机制,让干部队伍充满活力,让干部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现。要强化干部培训,建立干部长期培训机制,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使镇乡干部始终站在发展的最前沿,更好地组织参与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当然,制约我区镇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涉及到国家宏观方面的政策制定、金融信贷和政府职能转变等等。但是,只要我们对镇域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通过全区上下的艰苦努力,一定能够取得镇域经济的大发展,万州经济实力必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实力 乡村 经济发展 加快 提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