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从被疼爱到走向毁灭

    时间:2020-08-15 07:56: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中无名姑妈从被父母家人疼爱,到被整个社会和家庭所抛弃,并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人生轨迹。该论文指出:无名姑妈在婚后不幸“出轨”,触犯了封建道德标准时,封建社会和家庭没有给予她理解和同情,相反,他们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集体对她进行残酷的惩罚和羞辱,最终迫使她失去生存空间,无奈走向毁灭。封建社会和家庭是她悲剧人生的社会根源。

    关键词:出轨;自我毁灭;封建社会;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蜚声美国文坛。1976年,她的第一部回忆录式的小说《The Woman Warrior :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女勇士或译女斗士)一出版,在美国就受到热烈欢迎,它的文学成就和热销的程度在美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该小说当年便获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的非小说奖。1980年,她的第二部作品《China Men》(金山华人,或译中国佬,又译金山勇士)出版,获1981年美国书籍奖。此后,汤亭亭又出版了其它一些具有强烈影响力的作品,获奖无数。鉴于她对美国文学的杰出贡献,2008年,美国授予她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杰出文学贡献奖”。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古代女英雄和传奇女子的故事。《无名女子》是《女勇士》小说中的第一个故事。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无名姑妈不幸的遭遇和悲惨的结局。无名姑妈出嫁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谈婚论嫁的年龄,父亲做主将她嫁给一个普通青年。婚后不久,丈夫便漂洋过海,去美国金山淘金。丈夫走后,刚开始娘家人还常接她回去小住,以打发她寂寞的生活。时间一长,她或许自己耐不住寂寞,或许被他人胁迫,她与人有了奸情,并怀了孩子。奸情败露后,她被婆家送了回来,而娘家父母兄嫂也认为这是辱没门风,对她百般指责。村里人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伺机报复她。在她生孩子的晚上,村里人对她家进行了突袭,毁坏了她家的家具,屠杀了牲畜。村里人走后,她的家人又辱骂她。她百般无奈,在夜色中逃到了旷野上。她忍痛在猪圈里生下了孩子。想到天亮后村里人发现她的情形,她心灰意冷,想到怀里嗷嗷待哺的孩子也会被人耻笑,她万念俱灰。终于,她无奈赴死,投井自尽,死时也带上了她可怜的孩子。

    在该小说出版之前,汤亭亭虽未到过中国,但她根据母亲所讲的故事,结合听到的中国风俗习惯,采用“部分传记、部分自传体、部分历史、部分想象、部分小说、部分神话,多层次,多声部,自然”(Lim 1992) 的写作手法, 塑造了逼真的旧中国妇女形象。无名姑妈从一个父母的心肝宝贝,落到被整个社会所抛弃的“坏女人”,到最终自我毁灭。她从幸福到自我毁灭的人生历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吃人的本质。

    一、她曾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在《无名女子》中,无名姑妈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旧中国一个贫穷的沿海小村庄。她在家排行老小,上面有四个哥哥。她的父亲曾经因为喜欢女儿,用自己的小儿子和别人家的女儿交换。虽然由于她母亲的干涉,交换孩子一事最终没有成功,但从中可以看出,她父亲是多么喜欢女孩。因此,完全可以想象,她出生时父亲是何等的喜悦和激动,对她是何等的娇惯和溺爱。作为父母最小的孩子和唯一的宝贝女儿,她不仅深得父母的呵护和宠爱,而且受到家里大部分人的疼爱(除了“我”的父亲,因为当年就是用他交换女孩的)。在无名姑妈嫁人后,她的娘家人对她仍然疼爱有加。在她丈夫出外谋生的日子里,娘家人很乐意借此机会将她接回娘家,小住几日,以排遣她寂寞的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旧中国社会里,这是多么和谐的一个大家庭,父母疼爱、体贴孩子,兄长关心、照顾幺妹,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但是,表面的幸福生活下却有暗潮涌动,妇女“三从四德”,“节烈观”等封建道德观念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如有人胆敢冒犯,必将落入众人唾弃、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人们只能隐藏起自己的个性,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做出出格之事,使自己遭殃,使家人蒙羞,因为周围的人都在窥视,在“提防”[1](P5),在无意识地维护着封建道德观。虽然姑妈从出生到结婚后,一直都享受着家人的疼爱和关心,但她后来的“出轨”使家人蒙羞,这彻底激怒了她的父母和家人。在“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封建观念的统治下,姑妈被他们彻底地抛弃就在所难免。

    二、婚后的身心压抑或被人强迫,导致她出轨。

    在这个落后的沿海小村庄,村里人世代遵循着祖辈留下的规矩。女孩子到了婚嫁的年龄,找婆家自然要按照老规矩,由父母做主,听媒妁之言。同样,无名姑妈的父母也自作主张,为女儿相中了邻村一个与她年龄相当的小伙子。在出嫁前,她甚至没有亲眼看一看她的丈夫。但她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的乖乖女,既然父命已定,她不敢违抗。她答应父母,婚后好好过日子,永远忠于丈夫。虽然她在结婚当天才第一次看到她的丈夫,谈不上有感情基础,但她在当晚便行使做妻子的职责。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生活便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依她柔顺的性格,她一定会操持家务、伺候丈夫、孝敬公婆、爱护孩子。她一直会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夫家的贤妻良母。

    但这一切随着丈夫的出外谋生而完全改变了。婚后不久,丈夫便和家族里其他的人漂洋过海,去美国金山淘金,并且常年不归,她也成了早期的“留守妇女”[5]。开始,娘家还经常接她回去,以打法寂寞的日子。但丈夫不在家的日子里,她大多数还是与寂寞、孤独,恐慌相伴。白天,她要去田里劳动、去山里拾柴、去集市采购。与疲惫相伴的还有无赖的调戏和引诱;夜晚,她独守空房,“为一个空幻的名分守节”[5],忍受无尽的孤独与寂寞。一切希望的和不希望的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被人胁迫或渴望得到爱慕导致了她的出轨。在作者汤亭亭的多角度猜想中,也许是连畔种地的人威胁她,也许是给她卖油或卖布的人恐吓她,也许是在拣拾柴火时,有人威逼她,使她无可奈何地屈服于淫威。另一方面,无名姑妈内心长期受到压抑和煎熬,她渴望爱情和婚姻生活,渴望发泄内心的感情、渴望被人关注。她开始关注男人,喜欢他头发别在耳后的样子,喜欢他挺拔的身材。在内心极度的寂寞和空虚下,男人“温暖的眼睛、或者温柔的嗓音、或着舒缓的步伐”[1] (P8),都会令她着迷。为了吸引她钟爱的男人,她经常对镜精心打扮、梳理头发,并忍着疼痛“绞脸”,让脸面平滑光洁。她在暗中享受着美好的爱情,享受着做女人的快乐。可惜,美好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在怀孕被发现后,她与人通奸的丑闻随即大白于天下。在封建社会中,她这大逆不道的行为已经背离了“妇道”,会导致大难临头。

    三、出轨的代价——走向毁灭。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了悲剧人物祥林嫂。一生不幸的祥林嫂最终死于“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3],死于整个社会虐杀妇女的集合体。在这个“无主名杀人团”中,我们指不出一个名字说他是主犯。“无意识杀人团”的杀戮者意识不到自己在残杀同胞,相反,他们认为对失节妇女如祥林嫂等人的歧视和打击是天经地义的。同样,《无名女人》中的无名姑妈也惨死于这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屠刀之下。在无名姑妈奸情暴露后,整个社会形成的这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将她一步步逼上绝路。

    无名姑妈的奸情暴露后,首先感到耻辱的是夫家。在封建的旧中国,媳妇不守“妇道”,对夫家来说是极大的羞辱,他们认为她辱没门风。为了不招致指责和报复,她的婆婆一家把她送回了娘家,从此和她脱离关系。夫家的休妻行为是将她推向死亡的第一步。

    同时,村里人也在集体不露声色地窥视着,算计着,伺机惩罚她。果然,在她生孩子的那天晚上,他们突然袭击了她家。他们打着灯笼,踩坏了她家的稻田;村里的男男女女有的带着面罩,以免被认出,他们“先向房子扔泥巴和石块。然后,他们扔鸡蛋,并且开始屠杀家畜。”鸡、猪、牛的惨叫不绝于耳;他们又接着冲进无名姑妈的房间,“撕烂她的衣服和鞋子,折断她的梳子,在脚底踩碎。他们从织布机上扯下她的布匹。”[1] (P4) 他们边毁坏,边咒骂。村里人的羞辱残忍地践踏了她做人的尊严。

    在封建的旧中国,妇女位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深受父权和夫权的双重压迫,但她们的思想已经麻木,认为格守妇道是天经地义的事。相反,如果有同类违背了妇道,她们甚至会更加残忍地欺凌她们。她们实际上已经无意识地变成了封建“卫道士”,变成了封建社会的帮凶。在袭击的人群中,妇女表现的尤其卖力,“一个女人割开一只鸡的喉咙,挥舞着鸡,把鸡血成弧形洒在她周围”;“连畔种地的一个老女人把扫把向空中挥去,把扫把上的鬼怪落到”无名姑妈家人的“头上。”她们在愚昧地做着这一切时,丝毫没有意识到,她们也是女人,也深受封建思想的压迫。这些女人的行为对无名姑妈伤害更深。

    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中指出:中国从来不许忏悔,女子做事一错,补过无及,只好任其羞杀 [3]。在无名姑妈遭到社会羞辱和抛弃后,曾经疼爱她的娘家人不仅没有理解他、同情她、呵护她,反而,也对她进行百般折磨和羞辱、指责,使她失去了最后的生存希望,把她推向死亡的边缘。在作者汤亭亭的想象中,无名姑妈的娘家父母一定不会让“做了错事”的女儿同桌吃饭,以示惩罚。她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在“受排斥者的桌子”[1](P7)旁吃残羹剩饭。想到家人从前和现在对待自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姑妈一定悲上心头。在村里人袭击过后,她的家人又接着羞辱她。“唉!……瞧瞧,你都干了些啥。 你要害死我们了。死鬼!你从没生出来就好了。”[1] (P4) 家人的辱骂彻底粉碎了她的生存希望。

    她选择逃离,逃离这冷漠的社会。在夜色中她冲向旷野,艰难地在猪圈里生下了孩子。她猜想,村里人天亮后便会发现她和她可怜无辜的孩子。想象着他们看到她时的怪异眼神和行为,她彻底绝望。这个冷漠的社会不容忍她,她唯有一死。在临死之前,她本来想留下她可怜的孩子,但转念一想:她生下的女儿不同于男孩。男孩还能顶立门户,而她的女儿没有体面的家世,只能任人欺辱。最后,她眼前所有的路都断了。她万般无奈,在破晓之前,她怀抱无辜的孩子,悲壮地投井而死。她只能用她“美丽的生命和孩子幼小的身躯,向传统势力和道德观念发出振聋发聩的抗议”[5]。

    可悲的是,她悲惨的死没有唤起人们的怜悯和同情,没有唤醒人们内心的良知,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思。相反,他们任由两条鲜活的生命随风而逝,认为这是咎由自取。人们对生命的消失是如此的冷漠,并引以为诫,甚至连她的哥哥,“我”的父亲都羞于提起她, “不想听到她的名字”[1](P15);“我”的母亲也警告“我”这个女儿:以后可“不要给家人丢脸”。[1] (P5) 她的家人在她死后继续折磨她,在祭奠亡灵时,他们故意不给她衣

    服和食物,任由她孤独的灵魂四处游荡。这个残酷的社会让她做人不能,做鬼不得。

    结语

    无名姑妈生活在一个愚昧的封建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封建道德观念紧紧地束缚着人们,尤其是妇女。在封建道德思想的毒害下,人们渐渐习以为常,并自觉地维护这些封建道德。如果有人不幸地触犯了它,必将引起众人的声讨,甚至残酷的惩罚。因此,姑妈在不幸出轨后,受到整个社会的惩罚就在所难免。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残酷的惩罚剥夺了她做人的尊严和生存的空间。她无奈赴死,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向封建社会发出了控诉和呐喊,从这一角度来说,她也是作者心目中的“女勇士”。

    参考文献:

    [1]Kingston, Maxine Hong. 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New York: Vintage International Edition, 1989.

    [2]Lim, Shirley Geok-Lin, 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Ki-

    ngston’s The Woman Warrior. New York: MLA, 1991.

    [3]鲁迅.我之节烈观[A].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沙媛.论鲁迅小说女性书写的死亡主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37~40。

    [5]董学.汤亭亭《女勇士》中留守女性命运探微[J]. 昌吉学院学报, 2008,(5):81,91,02,12。

    相关热词搜索: 疼爱 毁灭 走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