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时间:2020-08-24 07:54: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站在世界范围的角度来看中国考古学,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的结合性无疑是最大的特点,但如果当文献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下呢?比如说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那是一个古史的传说时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可信史料。于是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研究,就注定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来,而这条路上最靓丽的风景无疑就是考古学文化。本文旨在从总体上对其进行概述。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文化

    一、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现在学术界通常认为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为磨制石器、农业、养畜业、陶器。从旧石器时代的狩猎与采集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和养畜业,人类实现了由靠自然生长的动植物为食到依靠人工增长的动植物为食的转变,即由索取经济模式转变为生产经济模式,而在这个过程中,陶器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

    按照学术界现在最新的认识,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

    时间大约从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7000年左右,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生时期。约略以公元前8000年前后为界,可将其分为前、后两段。

    前段的文化遗存,主要发现于华南地区。以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上层和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第二期为代表。这一时期,陶器尚未发明,但已出现磨制石器。

    后段的文化遗存,目前在华南和华北地区均有发现。代表性遗址有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下层、湖南道县玉蟾岩等。此段陶器已经发明,但制作原始,磨制石器有所增加,打制石器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2.新石器时代中期阶段

    时间大约从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栾丰实先生将此时期称为“裴李岗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在黄河、长江两流域以及北方和华南地区都有所发现。该期陶器的制作有了进步,但仍保留了较多原始性,以夹砂褐陶多见,器表颜色不一,均为手制,陶胎厚薄不均,器形简单,形制不甚规整。石器以磨制为主,不少是通体磨光,但穿孔石器少见。

    3.新石器时代晚期阶段

    时间大约从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时期。有学者将此时期称为“仰韶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发现。代表性考古学文化主要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等。华南地区的考古资料较少,其文化面貌还不太清楚。

    该期陶器的制作有了显著进步,以红陶为主,器表颜色比较一致,彩陶发达,手制轮修陶较为普遍,陶胎变薄,厚薄均匀,器形增多,形制较为规整。

    4.龙山时代

    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属于铜石并用时代,是新石器文化进一步发展并向青铜时代过渡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严文明先生将此时期称为“龙山时代”。这一概念现已为考古学界大多数人所接受。龙山时代最初仅是指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这一段时期。后来在其他研究者的一些论著中,也将年代大体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500年之间的考古学文化都包括了进去,据此,可大体以公元前2500年为界,将龙山时代分为早、晚两期。

    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地域更加广阔,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现。代表性考古学文化,属于早期的主要有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河村五期文化、大汶口文化晚期,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等;属于晚期的主要有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陶寺文化、后岗二期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等。

    该期陶器的制作技术较为发达,以黑、灰陶为主,彩陶极度衰落,轮制陶普遍,陶胎较薄,质地坚硬,器形复杂多样,形制规整,造型美观。黄河下游地区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代表了此时期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石器磨制得更加精致,穿孔石器更加普遍,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铜器(主要是手工用具)。

    龙山时代晚期阶段,在黄河、长江流域普遍出现了夯筑的城址,有的城址内尚存在着大型礼仪性建筑,局部地区还出现了文字(丁公陶文),加之大部分地区已使用了铜器,凡此足以证明,其晚期阶段的社会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氏族制度逐步瓦解,开始向文明社会迈进。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龙山时代晚期已经是初级文明社会了,即所谓的“酋邦”社会。

    三、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区

    20世纪80年代初,苏秉琦先生据此将我国新石器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一是以晋陕豫邻境地区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二是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三是以洞庭湖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四是以山东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五是以江浙(太湖流域)及其邻境地区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六是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主轴的南方地区。前三者是“面向内陆的部分,多出彩陶和细石器”,后三者是“面向海洋的部分,则主要是黑陶、几何印纹陶、有段和有肩石器的分布区域,民俗方面还有拔牙的习俗。”

    在苏秉琦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可将这六大区系划分为黄河中上游文化区、黄河下游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长江下游文化区、北方文化区和华南文化区。各大文化区内,文化的共性明显较多,差异性相对较少,表明区内的文化关系较为密切;相反,各大文化区之间,文化的共性较少,差异性却十分显著,呈现出各文化区的相对独立性,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性。

    新石器时代乃至整个考古学的文化研究是不会有止境的,我们现在对于考古学文化的一些理解也许还不能够达到透物见人的境界,唯有不断地以最新的考古资料来填补充实甚至是订正过去的理论,才能让我们一步一步地去接近那早已湮没在记忆尘埃中的过去。

    参考文献:

    [1]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1).

    [2]栾丰实.试论仰韶时代东方与中原的关系.考古,1996.

    [3]张居中.仰韶时代文化刍议.中原文物,1986.

    相关热词搜索: 新石器时代 中国 概述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