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跟《中国好声音》一起去看中国好风景

    时间:2020-12-15 07:52: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2012年夏天,《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引来了一众人对好声音的疯狂追逐。舞台上,不少声音让人难忘,其中少数民族歌手的加盟,更给观众带来了惊艳感。

    凉山彝族的吉克隽逸,哈尼族王子李维真,阿美族姐妹花……这些曾经散落在深山或高原上的美妙歌声,迈过几千里,进入钢筋枷锁般的城市,被那些被流行摇滚重金属洗刷了许久的耳朵听到,一瞬的惊慌失措后,身体便欣然地想载歌载舞。

    中国56个民族,敬神明、庆丰收、结喜事、诉衷肠……习俗文化差别何其大,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经年累月,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表达情感的方式。

    丽江古城中,纳西古乐流传了700年,还在被年近花甲的老乐者唱响,他们颤颤巍巍的拉动手中流传了百余年的老乐器,就好像整个人生,都献给了动听的丝竹之声;

    帕米尔高原,数千米海拔,有着深邃眼神高挺鼻梁的塔吉克族人唱着自己的民歌,氧气稀薄,环境恶劣,他们吹鹰笛,骑牦牛,歌声欢快,那声音从离天空最近的世界屋脊传来,好似天籁;

    蒙古大草原,成吉思汗的后裔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他们粗旷奔放,热爱格斗,却演绎着细腻多愁的歌。

    ……

    异域歌声,总充满爱憎分明,充满直白的示好,充满歌者的热情,甚至是牧马人身后的大草原,男女传情时的一张绣花手帕,路过某片湖泊时见到的难忘风景……触动的,都是最原始可爱的灵魂。

    如果你也曾被好声音感动过一整个夏天,不如背上包,来一场“发掘之旅”。金秋十月,我们约好,用耳朵来旅行。

    丽江纳西族

    国境之南,象山以南,狮子山以东,正是古城丽江,纳西族人就世代居住在这里。

    走在丽江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穿着宽腰大袖的褂子,系百褶围腰,披羊皮披肩的纳西族妇女,街边行走的游客入乡随俗,穿上30元一件的印有东巴文的纪念衫,互相还猜测着这至今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的意思。

    700年前,纳西族人为逝者安魂,创造了纳西古乐,700年后,古城依旧,小巷石街,溪水潺潺,一米阳光下,纳西古乐越走越远。

    好声音推荐:丽江古城区的纳西古乐不得不听的纳西古乐

    有人说,不到丽江不算到云南,不听纳西古乐不算到丽江。纳西古乐,绝对称得上中国好声音。

    在丽江古城一座中间带有天井的二层古院,就是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地上没有方砖,也不见地毯,只铺着一层新鲜松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松香气。正房作为舞台,古朴而简陋,台上横梁处悬挂着一排十几位老先生的照片。这个看似简陋的地方,就是游客们能寻觅到真正纳西古乐的场所。

    相传纳西古乐有着严苛的传承方式,演奏者多为年老艺人,乐器也很古老。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使古乐代代相传,并用工尺谱为媒介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师傅口唱工尺谱,一曲曲一句句地教,徒弟一曲曲、一句句地背。

    也不知道是不是学习方式太过严谨和漫长,最后真正演奏、演唱纳西古乐的,大多数都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家。古老的曲子、上百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以及年长的艺人们,也构成了纳西古乐的“三宝”。

    在古乐会里,老艺人们颤颤巍巍地在女孩的搀扶下缓缓上台,30多位纳西古乐老传人端坐并怡然演奏着,丝竹之声再配以恢宏的演奏,独特的“东巴调”、李后主所写名词“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谱的古曲《浪淘沙》、宫廷音乐《八卦》……沉闷的鼓声,象是击进了心里,钹“镗镗镗”的声音也似乎是从上古敲出来。而纳西古乐也从这些老艺人口中、手中谱出,意境超然。

    尝一口传统纳西族小吃

    纳西族的人们口味偏重,本土食物以酸辣咸为特点。

    丽江粑粑

    粑粑原是纳西马帮带在路上吃的干粮,易存放不易变质。主要原料是麦面粉,做成后呈金黄色饼状,外酥里嫩。佐着热鸡豆粉吃味道更佳。

    鸡豆粉

    采用高原豆类——鸡豆磨成粉加水制成。冷却成形后即可凉食,亦可热食。凉食与红辣椒、花椒、青葱、韭菜、麻油、酸醋等佐料腌拌而成。热食多在寒冷季节,用平底锅两面煎黄,再按各人口味加上麻、辣、酸的各种佐料,吃下全身暖和。

    黄豆面

    黄豆面并不是用黄豆做的面条,只是在汤底中放入被油炸的喷香酥脆的黄豆,然后加上葱、辣子、油和香醋。

    奇风异俗之——纳西族的男人不养家

    在丽江,有句话流传甚广:纳西族男人一生只做七件事:琴棋书画烟酒茶,而纳西女人开门也有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

    这句话说的就是纳西族男人不用养家的传统。在纳西族,男人不用有多大出息,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就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事,如果能知识渊博一点那更好 ,在全世界都以瘦为美的时代里这个民族还是以胖为美,所以戴眼镜的黑胖男人在纳西族简直就是极品……简单点说,如果做个幸福感排名调查,纳西族男人极有可能登上榜首。

    俗话说娶个纳西婆,胜赛十头骡。外出打工、干活、从体力活到小生意,从收拾田地到杀猪,从缝补衣服到生火做饭……这些都是纳西族女人的事情。哪家男人若是抛头露面了,便是这家女人的耻辱。所以,在纳西族里,所谓的美女,就是身强力壮、肤色黝黑、能干活的女人。而男人们则舒散悠闲,弄乐写字去了,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缩影,纳西女人则只能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懒觉。

    有人说现代文明冲击肯定会对这个彩云之南的民族产生影响,而事实是——如果能和当地男导游聊天,他会骄傲地告诉你,传统就是传统,现在纳西族的女孩依然如此。末了,还反问一句:让纳西族男人去干活?这正常吗?

    旅途之——在沪沽湖坐上摩梭人的猪槽船

    纳西族族系的一支摩梭人就住在离丽江古城不远的泸沽湖畔。如果说丽江古城是世外桃源,泸沽湖则更加远离尘世,那里70年代末期才有汽车往来,甚至现在从泸沽湖去西藏还要靠马帮。

    说道这片封闭的地方是如何被外人知晓,可能还要追溯到当年超女评委中戴花的杨二车娜姆。这个从泸沽湖畔走出的神秘女人让外界人更加了解了泸沽湖,了解了“女儿国”和纳西族的文化,包括其中的“走婚制度”。当年“走婚制度”在主流社会被争议的沸沸扬扬,如今,一部分摩梭人已经从“令人艳羡”的“走婚”改为和汉族一样的婚姻登记制度了。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去看 声音 风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