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孙中山与海外洪门、致公党的历史渊源散考

    时间:2021-02-18 07:55: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文章阐述了孙中山先生与海外洪门的关系及历史渊源,孙中山从加入洪门致公堂到改组和领导致公堂,使致公堂逐步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使洪门人士接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并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每每都为革命事业提供人力、物力和经济援助,为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做出突出的贡献,也彰显出孙中山先生崇高的品格,并为后来致公党的成立,完成了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关键词】孙中山;海外洪门;致公党;历史渊源

    一、洪门概述

    洪门会党是中国致公党的前身,源于明朝末年抗清人民群众的秘密组织“天地会”。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由于清廷的追剿,革命分子纷纷逃亡海外,华侨的洪门会党开始发展起来。洪门会党以义气团结,忠诚救国,不分贫富贵贱,因而在海外华侨社会深得底层贫苦大众的支持,而洪门人士在华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颇具影响力。笔者认为研究洪门致公党的起源、历史发展、社会作用、政治地位的学科,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崭新的学科,暂且称之为“洪门学”或“洪学”。对洪门学说的研究有显著成就和突出贡献的学者也可以称之为“洪学家”。

    二、孙中山与海外洪门的革命情结

    (一)赴檀香山,初入洪门。早在1903年9月26日,孙中山就来到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向华侨宣传革命思想,争取华侨对国内革命事业的支持。当时,檀香山的洪门致公堂成员中以华侨居多,为了争取更多华侨华人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孙中山经洪门前辈钟水养介绍、彭福大佬主盟,于1904年1月11日在檀香山的“国安会馆”举行仪式,正式加入洪门致公堂,并在入门仪式上,被封为“洪棍”(洪门三把手),“洪棍”掌刑罚,有人犯罪违规,可以开堂审判和施加刑罚,地位极高。孙中山担任“洪棍”之后,在洪门内部拥有了较高的威望,为他日后宣传革命,更好地争取革命力量创造了极大的便利。

    (二)改组和领导洪门致公堂。孙中山加入洪门致公党后,于1911年倡议美洲同盟会会员全部加入致公堂,并随后对致公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整顿,使致公堂逐步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首先,孙中山亲自起草《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将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皇朝、实行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张写入新章;其次,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16字纲领作为美洲致公堂的新宗旨,这就意味着洪门致公堂正式走上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道路,使致公堂从反清复明的原始帮会向具有现代民主思想的组织转变,此举也促成了1925年中国致公党的诞生;再次,新章还在组织领导和权限、财务运作制度等方面出台新规,克服以往“散漫四方”的状况,以达到“联合大群,团结大力”的目的,争取尽可能多的洪门人士和华侨民众支持和投身革命,为1911年的辛亥革命在海外奠定了群众基础。

    随后,孙中山改组致公堂的刊物——《大同日报》,并以该报为依托,阐述革命道理,宣传革命思想。同时,各地会员也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思想洗礼,不仅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了较深的认识,而且付诸实际行动,不遗余力地在人力、物力、财力及舆论上对国内的革命给予积极的支持,为推翻封建专制,创建民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和洪门致公堂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三)依靠海外洪门资助,发动国内武装起义。孙中山对美洲致公堂进行改造之后,正时值国内革命运动如火如荼:1906年国内接连爆发了萍乡、浏阳、醴陵等起义;1907年5月至1908年4月国内又先后爆发了影响更大的饶平、黄冈、慧州、防城、镇南关、钦州、河口等起义。为了进一步促成新一轮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5月孙中山第三次亲自赴美,与美洲致公堂首领黄三德合作,成立洪门筹饷局(对外称国民救济局),作为筹备革命起义军饷的机构。经过短短五个月时间的努力,便筹集到资金14.4万多美元,为国内革命起义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援助。海外洪门人士还慷慨解囊,捐赠巨资支援国内革命事业,在1910年至1911年间,美洲致公总堂就为国内革命筹款抵押大厦5座,捐款数十万美元资助革命;加拿大洪门致公堂甚至还把该堂的公产作为抵押筹款,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国内革命事业。

    在辛亥革命之前,国内曾先后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历次起义的费用中,很大部分是海外洪门人士以及华侨捐赠的。据不完全统计,1910年至1911年,革命党人所得到的海外捐款约20万美元。在孙中山的促成下,海外志士纷纷直接或间接地参加了国内的反清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在著名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牺牲的72名烈士中,就有29位是海外洪门人士。在辛亥革命期间,海外洪门人士提供的巨大经济援助更是成为辛亥革命胜利重要的物质基础,正因为海外洪门在辛亥革命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孙中山先生曾经说:“华侨是革命之母。”而且,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使洪门组织在政治上更加成熟,并为后来中国致公党的成立,完成了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三、结语

    孙中山先生与海外洪门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与致公党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孙中山从加入洪门致公堂到改组和领导致公堂,使致公堂逐步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动员洪门人士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并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为革命事业的最终胜利做出突出的贡献,这也是孙中山崇高品格的真实写照,并为后来致公党的成立,完成了思想上、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促成了1925年致公党的成立。

    参考文献

    [1] 秦义春.洪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 秦宝琦.洪门真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3] 蔡硕聪.论海外洪门会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J].黑龙江史志,2014(15).

    [4] 徐放.天下为公与致力为公——纪念孙中山先生加入洪门组织100周年[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作者简介:蔡硕聪(1981- ),男,汉族,广东汕头人,致公党党员,经济师,高级营销员,高级职业培训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高级会员,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致公党 洪门 海外 历史渊源 孙中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