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杭高台籍校友名人史迹考

    时间:2021-02-19 08:04: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人文蔚钱塘,多士跻跄趋一堂”。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简称杭高)是一所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的浙江知名学府。百余年来,这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全省各地乃至海外学子慕名前来求学,这里也走出了为数众多的在近现代中国舞台上留下深深足迹的重量级人物。林木顺、李苍降这两位台湾有志青年就曾于20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先后求学于这个校园。他们后来成为在台湾社会运动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人物。

    林木顺(1906~1934),台中南投人。1924年,由于违反禁令参加“台湾文化协会”活动,被台北师范学校勒令退学。后与张树敏、谢雪红结伴同行渡海,经日本门司,换乘火车到长崎,然后前往上海。从此,林木顺再也未曾返回故乡。在前往上海的船上,林木顺与谢雪红发展为情侣。同年夏,林木顺化名“林木森”,于8月进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简称“省立一中”,今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省立一中曾是五四时期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被蔡元培誉为“浙江最负盛名的学校”,爆发过震惊全国的“一师风潮”。

    1925年 “五卅惨案”发生后,省立一中等杭州各校学生代表成立“杭州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五卅惨案后援会”。林木顺、谢雪红在杭州积极投身“五卅运动”,谢雪红让林木顺以“谢飞英”的名义向《浙江日报》写信说:“爱国同胞啊!岂不是把台湾给忘了?为什么只提出收回租界、收回海关、收回领事裁判权、收回一切不平等条约,而却没有提到要收回台湾啊?”《浙江日报》在第二天就刊登了“不忘,不忘,不忘……”的大字标题,回应了他们的这封信。此后,无论在报刊、宣传单、墙报,还是在游行队伍的小旗帜上,宣传口号都增加了“收回台湾”这一条。8月,林木顺与谢雪红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推荐下,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后又选送他们赴苏联留学以培养干部、帮助建党。

    1928年1月底,林木顺、谢雪红返回上海,带回了《政治大纲》和《组织大纲》。在台北籍的中共党员翁泽生的帮助下,林、谢二人决定成立台共筹备委员会,以林木顺为召集人,每天下午开会,学习讨论文件,起草各项具体的方针政策提纲,由林木顺做最后的审订。这期间,林木顺扮演了台湾建党筹备工作最重要的角色。4月15日,根据积极分子大会决议,台湾共产党成立大会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与罗勃神父街交叉口(今淮海中路831号,位于与瑞金二路交叉口的西侧)的横通里金神父照相馆二楼秘密举行。林木顺在开幕词中宣布台共成立:“今天在上海白色恐怖笼罩下,将在台湾革命史上担负起重大使命的台湾共产党即告成立。我们对于台湾革命具有最高意义且最令人欢欣的共产党的成立,应以满腔热忱来祝福它,并以浑身的力量来使它能如铁一般的坚强起来,勇敢地、猛烈地向一切敌人宣战。”大会审议并通过台共纲领,并且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人员任命。这标志着台湾共产党正式成立,史称“老台共”。

    1931年,台共因稳健与激进路线之争及宗派之争发生分裂,成立台共新中央,并开除了林木顺在内的数位人员。7月,驻沪日本总领事馆在上海开展对台湾左翼人士的大逮捕,台共停止运作。林木顺在大逮捕中成功逃脱,于1932年由上海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某部政委,1934年在瑞金的中央苏区保卫战中阵亡。

    1948年香港出版了记载“二二八事件”的《台湾二月革命》一书,署名林木顺所著,但真正的作者是杨克煌与苏新。他们与谢雪红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创建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李苍降(1924~1950),台北芦洲人,为台湾抗日英烈李友邦之侄。

    1946年秋,李苍降在李友邦的引介下,来到杭州,插班入学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简称杭高)秋三乙班,重点进修国文、英语两科。时任班长的范存忠后来回忆说:“在杭高时,有一天,他突然请三天假去南京,事后才知他是去旁听公审日本战犯大会。……他在台湾读书是日语教育,所以在国语和英语学习上很吃力,但他顽强地用生硬的语调朗读课文,有一次读到断桥残雪语句,又碰到杭州下雪,他特地去断桥观景。”1947年夏编印的《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敷文级毕业纪念刊》中有一篇《速写李苍降》,记录了李苍降在杭高生活、学习的一些片断:“李君待人诚恳和悦,同学无不乐与交往”,“每当课余,常见其手执《古文观止》,其国文国语与日猛进”,“其治学勤而有恒,且刻苦耐劳,刚毅沉着,勇敢而自制”,“李君对于现实虽不满,终抱乐观,如此忍心耐性,勉力进取,不达理想不休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全中国青年值得反省的”。随着国语的长进,李苍降第一次向同学表达了自己在大陆所见所闻的感受:“中国的青年——以我们同学而论——对于一事一物都有各自的思想与见解,往往要问为什么要这样?比诸暴戾的法西斯控制下的日本青年绝对服从、盲目接受他人意见绝对不同,这点是优点,也是中国青年学生站在时代第一线,领导全国同胞的第一原因,同时却也是造成党派众多,致使全国未能团结共同走向建设的大道。”

    李苍降返台后即以自己的交友圈为主,积极筹组进步团体。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冬,转往基隆开展地下工作。

    1949年5月,中共基隆市工作委员会成立,李苍降领导多个部门内的个别党员与外围群众,积极建立基层组织,同时负责印刷出版《光明报》。学弟唐志堂在李苍降的领导下,接近军官,收集武器,考察地形,积极准备策应中共渡海。8月,委员会书记钟浩东因《光明报》案被捕。李苍降闻讯后即逃离基隆。

    1950年1月18日夜,李苍降在台北南京东路住所被捕。9月9日,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判决“钟浩东、李苍降、唐志堂连续共同以非法之方法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死刑”。10月14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六点整,台北青岛东路3号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押房内的三人被提庭宣判以“匪谍”罪名处以死刑,随即交由宪兵押赴马场町刑场执行枪决。时年李苍降仅26岁,后其骨灰被安放在大溪一个庙里,那里是日据时期李苍降与台北二中的同窗好友曾经同游、畅谈抱负的地方。

    相关热词搜索: 高台 史迹 校友 名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