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文学创作的黄金十年

    时间:2021-03-02 07:55: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大江健三郎盘腿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在为大家收藏的他的中文版作品签名后,又为《检察日报》文艺副刊题写了“绿海”两个字。做完这一切,大江先生拿出日文版的《酒国》,让莫言也给他签名。

    来到《检察日报》的莫言,因为《丰乳肥臀》的风波,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1998年,莫言从情绪的低谷逐渐复苏起来,重新拿起笔来,写了短篇小说《拇指铐》。《拇指铐》写一个孩子给生病的母亲去抓药,莫名其妙地被一个人用拇指铐铐在了树上的故事。反映了莫言创作《丰乳肥臀》后受到不公正批判的烦闷心情。

    然后是中篇小说《我们的七叔》,写一个精神上有问题的人,每到国家的重大节日就穿上旧军装,戴上奖章,走上大街。对社会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深恶痛绝,满口骂声。改革开放后,他对四类分子摘帽看不惯,说不要阶级斗争了,革命不是白搞了吗。这样一个人物,似乎是影射了某些思想保守的作家、批评家。

    有意思的是,莫言的每一次振作,总是从短篇小说的创作发起的,而到长篇小说即成巅峰。

    同西方文学分庭抗礼

    1999年,从低谷里走出来的莫言,创作热情高涨,一连写了《祖母的门牙》、《白杨林里的战斗》、《儿子的敌人》、《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蝗虫奇谈》等十多个短篇,以及《野骡子》、《师傅越来越幽默》、《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藏宝图》、《牛》等中篇小说。

    从1997年到2007年,在《检察日报》的十年时间,莫言称之为一生中难以忘记的黄金岁月。在这十年间,莫言每一部长篇小说都引起了文学界巨大的反响,也是他文学创作重要的转型期。

    2006年,莫言在鲁迅博物馆做了题为《中国小说传统:从我的三部长篇小说谈起》的讲演,他说: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我一直怀着叛逆之心写作。这期间写了诸如《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等长篇和《怀抱鲜花的女人》、《父亲在民兵连里》等几十个中短篇。这些小说进行了大量的技巧试验,也努力做着个性化的、不落他人窠臼的努力。但也总是留有西方文学影响的蛛丝马迹。一直到了2000年写作《檀香刑》时,才感觉到具备了一些与西方文学分庭抗礼的能力。这也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我在最近这三部长篇小说《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的创作过程中,大踏步撤退,向民间文学学习、向中国传统小说学习的体会和感受。

    可见,莫言将自己的创作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期的代表作是《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等,其特色是大胆借鉴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外国作家的技巧;第二期的代表作是《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等,其特色是“进行了大量的技巧试验,也努力做着个性化的、不落他人窠臼的努力,但总是留有西方文学影响的蛛丝马迹”;第三期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其特色是“大踏步撤退,向民间文学学习,向中国传统小说学习”,最终具备了一些与西方文学分庭抗礼的能力。按照莫言的个人表述,其小说的深化和成熟过程就是向“传统小说”学习与回归的过程。莫言创作的第三个时期,恰恰是他在《检察日报》工作期间,也是文学创作阶段性提升的一个时期。

    更频繁的对外文化交流

    没有了部队的一些纪律限制,莫言在文化交流活动方面有了很大的空间、很多的时间。整个十年,莫言对外交流异常频繁,接触了多个语种的翻译家,他们把莫言的大量作品翻译到国外,翻译量和关注度超越了现当代中国其他作家,影响更为具体、更为巨大,彰显出一个勤奋的莫言、中国的莫言、世界的莫言。

    同时,莫言在《检察日报》10年间,创作和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剧本等作品。

    1997年,创作小说《红树林》、《白杨林里的战斗》、《儿子的敌人》等,中篇小说《野骡子》、《师傅越来越幽默》、《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藏宝图》等。1998年发表短篇小说《拇指铐》、《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蝗虫奇谈》、《白杨林里的战斗》、《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中篇小说《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牛》等。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我们的七叔》、《师傅越来越幽默》、《野骡子》、《藏宝图》,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沈园》、《儿子的敌人》。2000年,发表中篇小说《司令的女人》,短篇小说《天花乱坠》、《枣木凳子摩托车》、《嗅味族》、《冰雪美人》、《姑妈的宝刀》。此外,莫言创作的话剧《霸王别姬》,由空军政治部话剧团排演,并于年底在北京演出,连演四十场,受到广泛好评。2001年,发表短篇小说《倒立》、《马语》。2002年,发表中篇小说《扫帚星》,创作二十集电视剧本《雪白的墙》等。2003年,发表短篇小说《木匠和狗》、《火烧花篮阁》等。2004年,发表短篇小说《挂像》、《麻风女的情人》、《养兔手册》、《普通话》、《月光斩》,话剧《我们的荆轲》等。2005年,发表短篇小说《小说九段》、《与大师约会》、《大嘴》等。

    受对外交流的影响,《检察日报》的10年里,莫言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2001年,长篇小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 Bataillin”外国文学奖,授奖辞是:由中国杰出小说家莫言原创、优秀汉学家杜特莱翻译成法文版《酒国》,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实验性文体。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读者的阅读经验。这样的作品不可能被广泛阅读,但却会为刺激小说的生命力而持久地发挥效应。

    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

    2004年3月,莫言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颁奖词写道,“您写作的长、短篇小说在法国广大读者中已经享有名望。您以有声有色的语言,对故乡山东省的情感、反映农村生活的笔调、富有历史感的叙述,将中国的生活片段描绘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体的生动场面”;2004年12月,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授奖词写道:“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

    2005年12月,莫言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2006年,莫言获得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莫言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莫言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在此期间,莫言作品被大量翻译到国外,莫言也多次赴国外进行文学交流。

    1997年,德语版的《天堂蒜薹之歌》,瑞典语版《红高粱》出版,德语版中短篇小说集《枯河》出版。1999年,日文版《丰乳肥臀》出版。2000年,英文版《酒国》出版,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刊登了关于英文版《酒国》的介绍。法文版《酒国》出版。2001年,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莫言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书评。同年,瑞典语版《天堂蒜薹之歌》出版。2002年,意大利语版《丰乳肥臀》出版,越南语版《丰乳肥臀》出版,英文版《师傅越来越幽默》出版,日文版《最幸福的时刻——莫言中短篇集》出版,德语版《酒国》出版,日文版《檀香刑》出版。2003年越南语版《红树林》出版,韩语版《酒国》出版,日文版《白狗秋千架——莫言短篇自选集》出版,日文版《红高粱》出版。2004年法文版《丰乳肥臀》、《爆炸》、《藏宝图》、《铁孩》出版,英文版《丰乳肥臀》出版,韩语版《檀香刑》出版、越南语版《酒国》、《檀香刑》、《四十一炮》出版,荷兰语版《丰乳肥臀》出版。2005年,法文版《师傅越来越幽默》出版、意大利语版《红高粱》、《檀香刑》出版。2006年,日文版《四十一炮》出版,法文版《檀香刑》出版,越南语版《生蹼的祖先们》、《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出版,波兰语版《酒国》出版。2007年,法文版《欢乐》出版,西班牙语版《丰乳肥臀》出版,越南语版《生死疲劳》、《四十一炮》出版,韩文版《天堂蒜薹之歌》、《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出版,波兰语版《丰乳肥臀》出版。

    1999年10月,莫言首次赴日本访问,在关西日中关系学会演讲《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日中关系》;在京都大学演讲《作家一辈子干的一件事》;在驹泽大学即席演讲《神秘的日本与我的文学历程》。2000年3月,莫言赴美国访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演讲《福克纳大叔,你好吗?》;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演讲《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我的〈丰乳肥臀〉》。2001年5月,莫言赴澳大利亚访问,在悉尼大学演讲《用耳朵阅读》;12月,赴法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讲演讲《小说的气味》。2003年9月,莫言赴日本东京、京都等地,并在京都大学会馆演讲《〈檀香刑〉是一个巨大的寓言》。2004年9月,应聂华苓之邀,莫言赴美国参加艾奥瓦国际写作计划活动;12月,赴日本北海道访问,在北海道大学演讲《北海道映象》。2005年5月,莫言赴韩国参加第二届首尔国际文学会议,并在“东亚文学大会”上演讲《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2006年5月,莫言赴日本大阪、京都。在京都大学演讲《小说与社会生活》;6月赴法国西北部城市圣马路,参加当地文学图书节。2007年5月,莫言赴意大利西西里岛访问,在科瑞大学、卡塔尼亚大学作讲座;10月,与舒婷等二十二位作家赴韩国首尔等地访问,在韩国全州亚非文学庆典上演讲《离散与文学》。

    莫言的作品在海外广泛传播,也得到了海外读者的关注。

    1999年,莫言去日本参加《丰乳肥臀》的首发式,一位二十多岁的酒吧侍者,听说莫言晚上要去,当天下午还写了一篇翻译成中文大概三千多字的文章,分析了上官金童这个人物的象征意义。2002年9月,莫言赴意大利参加“曼托瓦文学节”,因为意文版的《丰乳肥臀》三个月内卖了七千册,定价也很贵,相当于人民币400元,出版社很高兴,邀请莫言前去参加这个文学节。在意大利的大街上,莫言经常碰到读者要签名。当地一个有名的节目主持人邀莫言一起做节目,对《丰乳肥臀》的评价让莫言感到很高兴,他认为上官金童绝对是文学画廊里的典型人物,他们看到的西方文学里面没有过这样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是有象征意义的。

    与大江健三郎的相似性

    莫言与域外文学的交流,不能不提到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莫言也曾说过,他们之间的相似性,“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都来自于偏远的农村,你来自日本四国岛被森林包围的小山村,我则来自位于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这个虽然没有森林但曾经有过许多草地的闭塞村落。我们的故乡文化都比较落后、地理环境比较闭塞,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也比较贫困”。

    大江健三郎也说,“我们把在小村子里经历的事情写成文学,并且推向世界;或是能够将世界的问题,在自己创作的一个小小的模型里放大,这种在世界和小村子之间的往返就是文学的原点”。

    1994年,大江健三郎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演说上说:“正是这些形象系统,使我得以植根于我边缘的日本乃至边缘的土地,同时开拓出一条到达和表现普遍性的道路。不久后,这些系统还把我同韩国的金芝河、中国的莫言等结合到了一起。”可见大江健三郎视莫言为同道,并预言莫言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多次推荐莫言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大江健三郎的高密之行是在2002年。日本NHK电视台一档名叫“二十一世纪的开拓者”的人物专题报道节目希望请大江健三郎担纲采访莫言,一向不愿参加此类活动的大江健三郎同意了。2002年2月9日下午,大江健三郎飞抵北京,来到莫言位于平安大街的家进行了礼节拜访。第二天上午,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在此家中进行了三个小时的访谈,下午,中国导演张艺谋加入了他们二人的访谈。这天晚上,大江健三郎和莫言飞抵青岛。2月11日是大年三十,大江健三郎陪同莫言回到他山东高密大栏村的家中过年,按山东习俗与莫言一起祭祖、拜坟,与莫言的家人交谈,晚上一起吃饺子度过中国的除夕夜。

    大年初一上午,大江健三郎又与莫言在其大栏村家中的场院里继续交流了一上午。2月13日,大江健三郎飞回日本。检察日报社全程参与了两位文学大师的活动。时任文艺副刊部主任孙丽(现任《方圆》杂志社社长)和时任检察日报社记者肖杰(现任最高检办公厅调研员)跟着莫言到他们老家去过年,全程陪同并报道了此次会谈。在莫言的老家,大江健三郎盘腿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在为大家收藏的他的中文版作品签名后,又为报社文艺副刊题写了“绿海”两个字。做完这一切,大江先生拿出日文版的《酒国》,让莫言也给他签名,并且让莫言写上这样的话:“我们是世界文学的同行。”

    据孙丽回忆,“他们两个人专门坐下来对谈的内容特别多。在这个过程中,莫老师也全面介绍了他的很多文学创作经历。比如说他就讲他的《红高粱》这个作品从创作到写成体现的是什么,怎么来的。后来他们两个交流写了一篇文章,关于《红高粱》这个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在北京的时候,莫言也谈到《红高粱》发表之后是“怎么跟张艺谋去策划,怎么把它编成一个电影的,包括他们拍电影的经过”。整个谈话的过程莫言说至少有十个小时。莫言与大江健三郎交流了各自童年的生活经历、文学感悟,文学与故乡的关系,以及莫言几部重要作品《酒国》、《丰乳肥臀》的创作经过和评价等,莫言还谈到了川端康成对他的影响。

    大江健三郎还来到莫言出生长大的老屋,站在莫言家的老屋前,听莫言讲述着童年的往事。他说,站在这里,莫言小说中读到的许多情景,他都找到了。推开后窗,屋子后面是一条大河,早已成了枯河,没有水,大江说他以前读过莫言的小说《秋水》,里面描述河水像马头一样,奔腾而来,他看到这个环境以后可以想象到这个场景。

    此外,孙丽和肖杰还参与了莫言其他文学交流活动。其中一次是从2004年12月25日至2005年1月5日,莫言进行了为期12天的跨年北海道之行。莫言一行驱车1500多公里,跨越了大半个北海道,沿途进行了多次有关文学的演讲。莫言说,文学创作中细节的描述最见功力,又与作家个人的感观接触密切相关。也许有一天,北海道的河流、冰雪、山林、动物会融入莫言的笔端,成为他营造的文学故乡的一部分。

    2008年5月28日,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与莫言会面。在两位作家的交流中,想象力成为重要话题。或许,正是这种想象力的存在,使得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与帕慕克最为著名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的开头在叙述方式和风格上惊人的相似。对于这样的巧合,帕慕克笑着告诉记者:“所以,我们两个能成为好朋友。”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创作 黄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