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时间:2021-03-05 07:52: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社会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此,高校应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专业结构 培养模式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6)05—0087-03

    [作者简介]李平,杨琼,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在工业化和体制转轨阶段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结果。党的十六大提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就业纳入到宏观经济整体调控的指标中。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解决就业问题在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找到一条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就业之路。以往,中国的高等教育被视为“精英教育”,就业基本不存在大的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步伐日渐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不容乐观。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

    我国自1998年起,高校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大幅度增加。2001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总数达到104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52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将增加到400万左右,是2001年的近4倍,这使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当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对当前出现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既要清醒地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缓解和解决的。

    (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

    大学生就业难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经济生活的不平衡性在就业领域的表现。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问题自然是困扰我国政府的一个难题。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中国劳动力有7.4亿,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3亿。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保持在1.2亿左右。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异常严峻。另外,在大学生供给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对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不快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态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学生和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和就业渠道不畅通。比如,学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即社会上有岗位,但学生不认可,不愿意择业。长期以来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去第一线,很少愿意到急需人才的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的中小型企业就业,而是围绕在传统的就业领域:大城市、政府机关、国营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等。但是,这些领域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趋于稳定,已经超越了前些年人才短缺的阶段。还有的学生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而难以就业。很多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高的要求。

    2.现阶段高校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不容忽视、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专业结构问题,即高校的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的需要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对其他因素不作深入研究。

    (1)少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即专业设置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毕业生难以找到就业岗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与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才市场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变革,社会对学科的专业设置与人才规格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普遍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和富于创造性、适应性的人才,要求高校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满足新的职业要求。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为了迎合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名称的偏好,根据考生填报志愿的多少来设置专业,其中部分专业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存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与专业名称有差距、专业特点不鲜明等问题。

    (2)专业的预测性问题。现在,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科建设等其他需要配置资源的能力。教育部门下放专业设置自主权给予部分试点学校,让高校自主调控高等教育资源。但是,对于毕业生来说,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部分专业在一定时期内充分体现出社会需求,或者以往的毕业生都很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是,一个周期后,这个专业就不再符合社会的需求,达到饱和或者其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再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是专业的预测性问题。各个高校应采取何种措施,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预测机制来动态配置资源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既然现阶段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高校改革的进程中,优化专业结构成为热点问题便很自然。正如教育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会议上指出的那样:“要以就业为导向,坚决调整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专业结构的内部优化

    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首先必须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结构。

    1.遵循科学性、适应性、规范性原则

    从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并在不影响增设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同时,大幅度调减专业门数。专业修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使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这对于推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迎接时代挑战、适应发展需要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2.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长久以来,我国不同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区别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专科教育以“技能教育”为耻,努力把自己办成“压缩了的本科”;本科教育片面追求研究型,试图把自己升级为研究生教育,这样就在客观上抹杀了专业层次之间应有的差异,造成了人才培养同需求上的矛盾。这种培养模式给大学生的就业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国的教育界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本科专业教育同高职专业教育之间的区别问题,可把不同专业教育层次放在统一的专业结构中来考察,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效分工,同时又保证它们之间的一定程度上的连续,并在整体上与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保持一致。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加强生产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生产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整个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增强集体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选择,促进大学生就业。一方面,根据“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建立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一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体系。其基本原则是:明确要求,抓住关键,落实保障措施。二是建立一个由基础课实验和基本工艺训练、专业课实验和课程设计、跟岗实训和毕业设计、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组成的较完整的梯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实训教学环节;对实验较多的课程单独设置实验课, 独立考核;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在实习现场营造真实的现场工作氛围。另一方面,根据“培养应用能力,满足就业需求”的原则,探索产学合作教育的途径。一是经过学校的有关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对学校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是建立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应选择一批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三是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期间,学校应聘请现场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使学生有机会进入生产实践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

    4.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需要,也要具有本校特色

    这是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面向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通讯技术、医药、自动化等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培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法律、金融、贸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管理人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要进一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5.科学的专业预测

    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和社会需求加大专业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一个培养周期后就可能发生变化,这就是招生的“超前性”与社会需求的“滞后性”的矛盾,即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在调整专业结构时,也不能盲目地跟随市场潮流设置专业,而是要敏锐地瞄准市场走势,大胆地做出前瞻性的预测。

    (二)专业结构的外部优化

    优化专业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表现在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上,而且还反映出一定的人才培养观和教育观,并受种种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研究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优化,不能不考虑专业机构的外部优化。

    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所培养人才的适应性的减弱,改革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高等学校专业便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问题。而优化专业结构的前提就是要确立新的教育观念。由于以往教育模式的局限,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沦为一种职业教育,以至于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对社会的适应性和创造性,造成培养人才素质的下降。应该充分地认识到,高等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普通教育,它是在基础教育后,更高层次的开发人的智力,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虽然它也直接的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但它更应该强调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具有较宽的专业服务方向,以增强人的创新性和适应性。

    2.正确处理好国家宏观要求与专业学科自主性的关系,专业结构调整从以政府行为为导向转向以就业为导向

    一方面,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给高校以充分的自主权。这在宏观上既保证了专业调整的有序性,微观上又保证了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行业性特色,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唯此,高等教育才能真正确立自身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才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教育部长周济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学校必须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人才观。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但不是毕业了就是人才。要成为人才,就要能就业、创业,并且有能力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这种观点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卖方市场迅速转向买方市场重要标志,也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从过去的围着政府的指挥棒转向以就业为核心的目标的标志。

    3.优化专业结构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高校的专业改革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另一方面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实践证明,如果违背了教育规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会走弯路,就会出现大的失误。

    经济愈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愈紧迫,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愈高。我国目前正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大发展时期,高等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改革对毕业生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处于有利的竞争位置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长明.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9).

    [2]胡瑛.从大学生就业状况看创新能力培养的迫切性及途径[J].江南学院学报,2001,(3).

    [3]王生卫 .就业国际化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对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4]文益民 .市场多变性 与教学稳定性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5]周济.在2004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L].http:/20040116.

    [6]姜会林.教学改革论丛[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苏俊枝.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

    (责任编辑:赵淑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