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时间:2021-03-05 07:53: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教育与工作岗位对接人才的培养,本文以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为基础,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形式、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学、师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强化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就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而目前,教育部关于高校转型改革的精神是基于中国大学生总量并不过剩而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的条件下提出的,其目的是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企业需要、按岗位来对接培养人才,这无疑是必要之举。现代工业需要的是更多的工作在一线的现场工程师,需要有实际动手能力,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者。加强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地方应用型高等学校,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该怎样对工科专业改革才能适合时代的新要求,本文针对地方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卓越计划》及教育部关于高校转型改革的精神为依据,以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为基础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主要涉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形式、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学、师资建设等问题,以期能对其它工科类专业有所借鉴。

    一、调整教学计划,修改教学大纲,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对现有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应进行彻底的调整和改革。从目前教学计划上看,应该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改革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使之实践化问题。车辆工程专业现在执行的教学计划,在近几十年来尽管多次修改,也得到了逐步完善,但是每次修改只是在一些课程安排、课程内容、成组选修课、课程学时数、实践环节等方面做一些微调,如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还不能满足要求。现有的教学计划,学生四年的学习时间,学生需完成约3100学时左右学习,其中基础课程约占1140学时,专业基础课约占870学时,专业课程约288学时,实践环节约648学时,由此看出,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学时所占比例较少。在有限的学时内怎样增加安排实践环节,增加实践课的学时数,是教学计划调整的关键所在。

    对基础课和理论课,应适当地削减学时数,以补充实践环节学时。作为应用型高等学校,是以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二类人才为目的,而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侧重工程实践环节,删除那些理论性很强、但在工程实践中极少应用或者根本不应用的内容。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应增设补充教学计划学时数,主要是补充基础课学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可以在基础课中缩减200左右学时,主要用于增加专业课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环节学时。

    专业基础课,讲授内容应侧重工程应用,练习题应与工程应用紧密配合,去除那些只适用训练做题或单纯的为理解概念和方法而编制的练习题,使学生能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联系,关注其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机械加工基础》在讲授基本加工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应针对汽车零件进行分类,如轴类、齿轮类、壳体类等,在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等方面,以具体的零件为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

    至于专业课,应彻底地改变对专业课的认识观念,应该把专业课纳入到实践环节。一些专业课的教学大纲虽然也多次调整,但是都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专业课改革涉及很多方面,如专业教材、专业课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专业课考核方式等。

    1.以前的专业课教材,普遍落后于时代,比如《汽车设计》采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第四版,是2004年编写的,至今已超过10年。汽车行业新的设计思想、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等都没能及时编入,甚至存在一些不适宜的观点。因此,教师在以教材为基本授课的同时,应该经常到汽车设计和生产部门去调研,把新的设计理念、方法及时纳入到教材中来,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2.专业课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

    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实现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化讲解。如将专业课《汽车构造》的底盘部分与《汽车设计》对应章节合并,形成一门新的课程《汽车底盘结构与设计》。如离合器部分是将其结构、原理、设计、实验等放在一起讲授,同时将拆装实习的学时纳入到《汽车底盘结构与设计》课中,在讲解某些部件的结构与设计时,如与典型零部件的工程图结合起来讲授,会使这一部件的体系更加系统、完整、更加工程实践化。讲授安排应按照理论讲授与实践讲授各占50%的比例,即上午2个学时的课堂讲授,下午对应安排2个学时的实践讲授,同时附加相应的作业,使其完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过程。同时《汽车底盘结构与设计》的讲授要以一种典型车型为主,兼顾其他车型,如以解放货车为例,其组成、各部件的结构及设计均以此车型为例,详细剖析其结构设计、材料、制造、装配、调试的要求及特点。并可根据教师的专长选择汽车各部分讲授,这样有利于教师收集资料,集中精力备课,集中精力专攻一部分,同时也有利于与教师的科研形结合。“教之道,贵以专”,如果每一个教师能把汽车的某一个部分搞透、搞深,就会使教师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学生也能汲取各个教师的长处,正所谓“偏工易就,尽善难求”。我们目前还是在“尽善”上下功夫,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有就是需要改变专业课授课模式,如设小班型在实验室授课等方式,目前的专业课的讲授方法还是采取大课堂,每周几个学时的按部就班的讲授方式,有些实物结构的设计根本没办法拿到课堂上来进行直观的讲授。作为专业课的讲授,要尽量做到授课不离开实物、不离开实验室,把实验室作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第一课堂。《汽车底盘结构与设计》的讲授内容不再以原理的讲授为主(这一部分学生可安排学生先预习),而指导老师的讲解重点放在方案、结构设计上,使该课作为专业基础课,如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学等课程的综合运用和总结,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课考核方式

    专业课的考试,应该相应的转移到侧重工程实践上来,如零部件的工程设计、加工、调试等问题,抛弃以往那种使学生复习脱离实际的、限于基本概念等条条框框中的考试内容,即考试题安排亦注重工程实践,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加强实践能力锻炼,同时在考试中也获得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二、着力推动基于实际问题、项目、案例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

    问题来自于生产实际。从目前的教材看,专业基础课中一些习题的编制多数是为课程的学习而编制的,即使涉及到工程实际问题还是缺少工程背景,甚至我们的一些专业教材本身就缺少工程背景,甚至有些专业课还没有比较系统的习题。要处理好基于问题的学习,应该让专业教师深入到工程实践中了解工程实际,将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按工程背景、解决方案等编写成习题,并可将工程问题提升为专题研究,使之转化为科研项目或基本案例。例如对刚度问题的认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CBR600发动机离合器踏板的设计中,由于仅考虑到强度问题,而忽略了刚度问题,导致底座支撑刚度不够,变形过大,使离合器踏板行程增加,导致离合器拨叉损坏。由于CBR600发动机的离合器拨叉轴是“瓶颈”型,其设计本身就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屡次损坏,经过反复查找最后确定是踏板的底部刚度不足所致,学生从中吸收到了深刻的教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按照实际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

    结合横向纵向科研项目的学习,是专业课学习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的科研项目都是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因此围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和掌握该问题领域的最前沿的动向,设计出最可行的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用最适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配合教师解决这些项目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搞好工程问题案例汇编,是解决问题的另一个办法。把企业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编写进专业课教材及习题集中,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合作编写教材,既考虑到教材应具有的教学功能,又同时把工程技术中的问题、案例经过适当的加工提炼纳入教材之中,逐步实现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讲授方法的工程化。

    三、 师资问题

    搞好工程实践教育关键在师资。调整现有师资队伍,加速培养年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合理地借用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打通高等学校的工程实践教学与工厂工程实践的联系和对接,是提高工科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现有高校工科师资的来源以博士、硕士为主。他们有着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科研训练,但是严重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在专业课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中,就明显暴露出不足。因此,加速培养这些教师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完全脱产和半脱产的形式,把教师送到工厂做实际工程设计,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经过2~3年的实践,会使这部分人的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会对其理论提升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进一步的科研工作也会打下良好的工程基础。将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请到课堂上来,以讲授工程实践问题为主,将产品的开发程序、方法、经营策略等直到具体的设计、加工、工艺、装配、调试等以具体的案例讲授。不仅如此,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将工程实际问题教学化。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卓越计划》及教育部关于高校转型改革的精神,从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形式、开展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实践基地师资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如何系统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上述环节的部分实施,也证明了以增强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龚克. 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大学教授, 2010(8):4-5

    [2]  罗永革,冯樱,王保华,等.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9

    [3]  孟庆华.面向能力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学咨询, 2011(1):106.

    作者简介:

    韩忠浩(1958- ),男,辽宁省锦州市人,辽宁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单鹏(1957-),男,教授,硕士,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改革 实践能力 车辆 培养 工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