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试论新媒体艺术创作思想中的三项尝试

    时间:2021-03-09 07:52: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21世纪,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现代生活背景一同拓展著可用媒体的范围,补充著艺术创作的题材。作为涵盖数字艺术、计算机图形学与动画、虚拟艺术、网络艺术、交互艺术、视频游戏、电子机器人、新材料、生物技术与艺术等诸多领域的重要艺术流派,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艺术家们的创作思想中蕴含的特征与新意值得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2-0252-02

    艺术创作思想包含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手法、视角、主题、态度等因素。新媒体艺术创作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现代科技是“一次性产物”,再新的产品也会在短时间内即被一次更新取代。在节奏飞快的“电子人”的时代,新媒体艺术作品及其透射出的思想观念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站在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其创作思想有以下特征。

    一、以新手法、新视角赋予受众新“权利”

    面对传统艺术作品或基于“旧媒体”(印刷类及传统广播电视)的艺术作品时,垄断了创作理念及过程的艺术家们扮演著主导者的角色,受众则倾向于被动,他们跟随艺术家作品内容中传递的信号,结合自身的审美意趣及情感经验来体味作品的意蕴,揣度其中心思想。甚至,受众对作品展开批评时也需要遵循固有的规则。

    在新媒体艺术作品面前,艺术家同受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人皆有权利以自己的理念诠释艺术作品。由是,受众的主动性得到提升。艺术家们在创作之始须考量其作品是否应该尽可能地在受众可感知的范围内引发自己同受众间的对话、交流与共鸣,双方的关系由“我让你们看什么”向“你们想看什么,想从哪里看”转变,受众置身作品营造的环境之中,既能自由鉴赏,亦能主动参与评断作品的活动,同时捕获某些易被忽略的细节。

    以《草地上的午餐》为例,J·Seward·Johnson在美国新泽西雕塑公园中的防水油泥立体雕塑就比爱德华·马奈的平面原作多出了可直接触摸、多角度观摩(包括背面)、自行变更装饰物等供受众参与的鉴赏环节。这两个作品的内容看似并无二致,创作思想上却有分别:马奈倾向于表达对古典绘画技法的叛逆精神;J·S·Johnson则想“给蜂拥在美术馆墙上画作之前的人们一个背后的视角”,邀请观众走进“不可亵玩”的经典名画之中,把原画中的每一个对象都360度地看上一遍,包括女模特身后那一只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小青蛙。Johnson所为并非模仿马奈的作品,而是实实在在的创作。他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材料、手段及视角表达他对现代油泥雕塑的理解,和对艺术受众的尊重。

    二、成就多重感官相结合的新体验

    长久以来,受到技术与材料等因素的制约,作为人类基本感官的眼、耳、鼻、舌、身,在艺术创作与表达的发展历程中彼此孤立著。相对鼻、舌、身而言,眼和耳作为视觉和听觉这两种在审美联系上最为密切的感官通道,被艺术家结合起来用于创作的机会要多得多。自工业革命起至今,无论电影电视抑或现代交互艺术、虚拟艺术、视频游戏艺术,视听二者的紧密结合早已不是新鲜事。如果,再多一条感官通道又会怎样呢?

    当代新媒体艺术家致力于多重感官结合的艺术创作,延展人体的生物感知功能,将人体视作艺术创作过程中利用的媒体之一,以迎合创作需要。在他们看来,“人的身体在媒体中从来就不是肉体。”(托尼·奥斯勒)①

    美国人奥斯勒在他的录像装置作品《Gateway #2》(第二号通道,1994)中将注视(视觉)、发声(听觉)与挤压感(触觉)相互结合以表现压抑的主题。此作品中,一个由真人扮演的娃娃被压在沙发下,她的眼睛不停眨动著,口中不断对著观众发出声音,要求赶走其嘴里的飞蝇。由于被压在沙发之下的是真人,因此观展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在作品中蕴藏的动机——突出触觉感官上的压迫感,使人们联想到内心的压抑。

    三、进行自然本质及人的本质问题的新探索

    技术的革命为艺术的革命铺平道路的同事,也让生活在“地球村”中的我们更多地思考技术对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多方面的影响。艺术家们在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创作实践的同時,也在关注和探索“电子人”时代的自然本质和人的本质问题。艺术家们的思考在作品中至少有以下三点体现:

    (一)质疑固有认知,打破思维定势

    (代表艺术形式:伪装艺术、错觉艺术、欺骗艺术等)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超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便宜。利用相关软件,对影视、音乐、绘画、雕塑等作品进行辨析、扭曲、解构、挪用、拼贴……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不断追求对视听生理极限的超越。

    (二)整合平凡材料,造就非凡作品

    (代表艺术形式:磁带艺术、书籍雕塑、组装雕塑等)

    多利用现成品、已消费品或新型材料,同传统材料结合进行艺术创作(尤提倡环境友好型材料的运用),作品中的材料呈现的质感朴实无华,生活气息较浓,给人以熟悉、安全、踏实的感受。主题多为“艺术源于生活”,但通过人的思考和有目的的整合,可以使得艺术高于生活。

    (三)立足当下自然,展望未来生活

    (代表艺术形式:微生物艺术、生物材料、医学艺术、植物形态控制等)②

    利用生物技术从愈来愈微的世界中寻找实验性创作材料,应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中。探索的同时也不难发觉,物性生存具有其残酷性,大自然始终神秘而值得敬畏,在社会高度发达、人类种群空前强大的今天,也应当考量科技发展的未来。科技给生活带来便捷与安逸的同时也使自然遭受污染和危机,现状要求人类应克制索取的欲念,谨慎地发展科技。在利用科技手段推进艺术创作的同时,对于科技所涉及的伦理性问题。例如:人类应怎样对待自然中的其他物种,而使自身更好地生活。

    四、结语

    许多时候,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放松、心情愉悦时的产儿;但更多的时候,它们是艺术家在精神阵痛后孕育出来的珍宝。对艺术家而言,艺术创作是最好的疗伤处方;而对受众而言,解读艺术作品的创作思想是一条提升精神层次的重要途径。不论是创作还是解读,都要保有充分的想象力、不断质疑的精神、敢于尝试的勇气和持续的行动力。只有保证上述条件,艺术才能够和科学技术一样继续发展,新媒体艺术的历史也才能够继续延伸。

    注释:

    ①Alexander Brandt,吴保康(译).新艺术经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148.

    ②张海涛.未来艺术档案[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56-82.

    相关热词搜索: 三项 试论 艺术创作 尝试 思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