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刻板印象视域下体育人形象的分析

    时间:2021-03-16 07:58:3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在进行刻板印象理论溯源的基础上,揭示体育人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人要摆脱刻板印象的出路,旨在为体育人认识刻板印象,积极建构充满正能量的体育人形象。研究得出体育人刻板印象的致因:从社会层面上来说主要是因曾承担救国与立国的历史担当,从教育层面来说是因文化学习链条断裂而致行为失范,从生理层面来说是因长时间高激素水平刺激而对过激行为“度”的把握有所缺失,从身体哲学层面来说是因身体语言的泛化。同时指出:体育人要逃出刻板印象的桎梏,必须尝试了解刻板印象的成因与属性、充分认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社会规约约束自身行为,以兴趣为先导提高学校体育的竞技性,修正大众对体育运动较为粗浅的认知。

    关 键 词:体育心理学;体育人;刻板印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1-0071-05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racing the origin of the “stereotype” theory, the authors revealed the cau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negative “stereotype” of sports persons and the ways out for sports persons to get rid of such social “stereotype” nowadays,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sports persons to recognize existing “stereotype”, to correct negative “stereotype”, and to actively build a sports person image filled with “positive energy”. The authors conclude the causes for the “stereotype” of sports persons as follo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ety, it is mainly caused by such historical loads as saving the nation and founding the country they once b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it is caused by behavior anomie due to cultural learning chain break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ology, it is caused by the unbalance between motional and stationary states due to a high hormone level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philosophy, it is caused by the generalization of body language. The authors pointed out that in order to escape from the shackles of stereotype sports persons must try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and attributes of stereotype, fully recog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restrict their own behaviors with social conventions,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terest, and correct the public’s relatively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sports.

    Key words: sports psychology;sports person;stereotype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群体及其成员相对固定的看法、观念、期望所构成的一种内部心理认知结构,不利于这一群体进行自我社会形象的建构以及自我社会角色的定位。体育这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历史、教育以及其它方面的综合原因,社会对“体育人”这一群体形成一些有失偏颇的负面刻板印象。

    纵观体育之于社会的价值与地位,不乏冠之促进民族凝聚力、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等大雅之辞,和冠之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优化群体人际交往等小雅之辞。但论及体育二字,无论从社会和教育价值角度,都处在一种宣传力极强,而执行力偏弱的尴尬。学校体育课程是惯常的“替补”课程;竞技体育拿金牌遭非议、丢金牌遭训斥;社会体育流于形式而浪费众多资源。然而,被轻視的又何止是体育本身,此“身体之育”的执行者——体育人也群体性地遭受牵连。体育人的原义是指“长期参加体育活动或从事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类人的总称”。在本研究中,体育人主要指从事体育相关专业的人。体育人遭受非议,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体育专业人士,即便是历史上曾作为“精神食粮”而最近又载誉而归的中国女排也不例外。中国女排曾是国人的骄傲,20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曾激励了一代人。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最后一轮以3∶1力克东道主日本队取得胜利,并最终以10胜1负积30分的成绩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夺世界三大赛冠军,同时也第4次拿到世界杯冠军。2015年9月11日,国内某知名大学的一名经济学教授却质疑中国女排的战绩,瞬间引起很大争议。在其言辞之中确有指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而此期间的诸多评论又着实因刻板印象而值得商榷。一时间,体育人成为大众争议的对象,这一群体也都陷入争论的迷潭之中,显然刻板印象已经成为禁锢体育人形象定位的枷锁。

    1 刻板印象及体育人的刻板印象

    1.1 刻板印象的理论溯源

    最早提出“刻板印象”(stereotype)概念的是一位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1],他在著作《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中首次提及刻板印象。他认为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严重阻碍着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以及态度改变。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认知理论的不断发展,学界对刻板印象的界定也有了新的发展。从认知角度来说,刻板印象被看作是发生在个体内部的一个加工过程[2],即由人们对某个群体及其成员相对固定的看法、观念、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3]以及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4]。然而,刻板印象的群体共享本性使其不仅渉及个体水平的加工,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水平。刻板印象在社会网络沟通链中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从一个群体传递给另一个群体是很普遍的心理现象[5]。它虽不及“偏见”那样好恶分明,但也会影响个体对其他个体以及群体的最初评价,形成概念化、固定化的看法[6]。这些看法并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也非以事实材料为基础[7];比如很多人认为英国人保守、美国人开朗、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一样。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忽略真实的自我认知,甚至期待出现足以印证已存在的刻板印象的种种事实;即便这些事实可能是违背社会规范的,可能是被人伦法理所不耻的或者即使刻板印象的主体执行者做出有悖于刻板印象的举动,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深植于人们心中的想法[8]。中国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之说,这种类属性思维[9]同时也作为人们认识个体和群体的认知起点和心理基点[10]。目前国内外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性别、阶级、种族、容貌、职业以及特殊社会现象”的研究上,有个别学者针对“体育教师形象”的研究虽涉及刻板印象,但都很少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1.2 社会中体育人的刻板印象

    在社会大环境下,提及体育人(指运动员)的刻板印象,社会舆论中总是有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例如开朗阳光、风趣幽默、为人和善、灵活变通、情商较高、团队意识强、善于合作、意志品质坚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等。然而也有更多的负面刻板印象,例如文化水平低、基本素质低、懒散、好冲动、不冷静理智、好战、不遵守纪律、敢挑战权威等。对于体育人这一群体,社会默认的心理模式如此,即便是有个别体育人的说法、做法并不符合人们既定的心理模式和形象定位,也无法扭转人们心中类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棒子”等传统负面认知。当在体育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之后,因为路径依赖人们会将潜意识中体育人的正能量形象置于头脑中,呈现出积极的刻板印象;而当在体育领域出现了某些问题时,同样因为路径依赖人们会将潜意识当中体育人的负面形象置于头脑中,呈现出消极的刻板印象。不过,这些刻板印象的产生都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

    2 体育人社会刻板印象的致因分析

    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其成因更多时候是在认知层面的、是多元因素综合形成的。对体育人社会刻板印象成因的分析不仅仅要关注社会历史、教育经历等层面的外显原因,更要分析体育人所特有的生物学以及符号学层面的内隐成因。

    2.1 社会层面成因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平稳则尚文,社会动荡则尚武。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位尚低、国力羸弱、军事发展依然落后的年代,在“种意识”的驱使下体育曾作为强兵、强国、强种的手段被人们所认可。建国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末容国团取得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体育兴国之初;70年代初“小球转动大球”使中美破冰建交,号称“乒乓外交”;80年代初女排五连冠使得“女排精神”口口相传,1984年许海峰摘得第1块奥运金牌;90年代初北京成功举办了亚运会等。在90年代之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很快在世界体坛的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从建国开始国家、社会、国民都在心理上将体育视为“救世主”的角色,体育之于我国承担了太多政治、社会责任,而人们更在乎体育所带来的社会、历史、政治效应,忽略体育“促进体质发展、教育青年”的本质作用。涉及体育之辞常与“救国、兴国、安身、立命”相关联,人们对体育的情感倾注与评价标准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对体育使命过高的期许使人们将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的形象、定位与实际过程中所接触的体育人在潜意识下进行对比,而这种对比与落差是形成体育人刻板印象的社会历史因素。

    2.2 教育层面成因

    当“救亡图存、强兵强种”的重任担之于肩时,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重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选拔、培养、训练体制都逐步走向极端,形成“一元化”的培养模式。建国之初国情赋予体育过重的政治责任,“三从一大”的训练体制使走竞技体育道路的运动员缺失太多的基础教育。大多数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精英”都经历了“三级训练体制”中“金字塔”登顶的过程。很多竞技体育运动员并没有在正规的中小学完成基础教育,而是在运动队训练之余进行文化课学习,但是在运动队中的文化课学习一般都被认为是“休息课”“睡觉课”或“调整课”。占据在中国竞技体育顶端所谓的“精英体育”人士,很多都沒有接受过连续、完整、系统的中小学教育,而是在取得优异竞技体育成绩之后,被很多高校以“体育特招”或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形式招进大学的,主要是为提升学校知名度并让运动员为本校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运动员在高等院校的“修业”成绩等均走“特殊程序”或进行“特殊照顾”,这些已经成为体育圈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事。而不论是意会还是言传,基础教育对人的品德性格、道德意识、诚信意识等方面的养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价值在于形成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端正的行为态度。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的缺失以及文化学习链条的断裂,使部分体育专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其所处地位、所供职位有所偏差,最终导致行为控制的偏差。毛泽东同志曾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及,“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而获得“野蛮体魄”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精神文明”。因教育层面文化学习链条断裂而导致的行为失范是促成全社会对体育人刻板印象形成的最直接原因。

    2.3 生理层面成因

    在人体内有一种激素称为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在持续有氧运动刺激下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属于内成性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11],俗称“脑内吗啡”。内啡肽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快感,等同于人体在运动负荷刺激下可以天然分泌的“快乐激素”。有实验证明,由内啡肽所诱导出的行为表明,可能会参与感情应答的调节作用。对于任何一个生物人来说,长时间的运动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对肢体运动产生对内啡肽大量的“适应性记忆”,机体一旦产生这种生理上的适应性记忆便会“尚动而避静”,即所谓的“习得性运动快感”。另一方面,剧烈运动后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机体接受肾上腺激素刺激而产生兴奋性[12]。长期、持续进行运动训练的人长时间沉浸在这种高度兴奋的本体体验之中[13],会产生“路径依赖”,而安静时机体兴奋性的回落使运动训练参与者产生倦怠感。从生理学层面看,对于将大运动量、大负荷作为日常的专业体育运动员来说,常常怠于书本知识,文化课也常被称为“睡觉课”和“休息课”,对于需要冷静思考以及逻辑思维推理的学科而产生整体的排斥感。机体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激素分泌水平下而对过激行为“度”的把握有所缺失,这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体育人刻板印象产生的不可避免因素。

    2.4 身体哲学层面成因

    身体是生物人存在的物质实体,人类发展的历史不过是生物进化史中的一段历史。将身体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身体哲学是人类源于西方的哲学认知。身体从根本属性上来说主要分为生命本体所赋予的“生物身体”和社会文化所赋予的“文化身体”。生物身体是体育忠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而文化身体则是竞技体育尚力图腾下的产物[14],是在有负荷的身体运动中被逐渐教化的身体。对于体育人来说,进行运动训练的直接载体是身体,而在运动训练以及激烈的竞技体育过程中,身体代替语言已然成为与思维方式相联系的一种符号表达。体育人常以身体为中介进行表达和自我展演,而在遇到不合理、有冲撞性的语言威胁时,身体会自然而然在生物学原理的刺激下进行泛化,最终形成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冲突”。这便是从身体哲学角度阐释体育人更容易冲动甚至产生过激行为的性格特征,其实这只是一种身体符号与身体语言。当这种身体符号被印上“动”的标签,便会反控制和影响体育人冷静理智的思考行为,久而久之便形成社会大众心目中体育人好动武、易冲动的刻板印象。

    3 体育人摆脱刻板印象的出路

    3.1 了解刻板印象的成因与属性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修正当今社会对体育人的刻板印象,首先作为认知对象主体的体育人要从根本上了解刻板印象的成因以及属性。刻板印象是一种针对某一群体的社会心理学认知现象,这种心理学现象并非是因为某一个体行为而立刻形成,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体行为而立刻消减,它隶属于群体而非个人。整个社会对体育人现有刻板印象的生成原因是多元的,其中有部分原因如历史积累的、社会心理遗留的因素是不可控的,但是对于个体行为等可控因素的适度把握,是每位体育人应该有的正确认知。群体由个体组成,“群体印象”也由“个体印象”组成,从根本上改变个体行为是改善外界对某一群体印象的基础因素。唯有个体行为的普遍改变才能实现群体印象的逆转,而修正体育人的社会刻板印象正是如此。

    3.2 认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交往是人们通过认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自己与他人的形象与定位过程。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手段,在交往的过程中个体间的互动行为会影响认知,即通过交往互动完成个体基本的形象呈现与印象管理。通过自我呈现,人们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是人们策略性控制自己生活、提升回报并且是成本最小化的一种方式。同时,自我呈现也是一种建构自我形象的方式。我们对形象的认知即我们的自我概念,其中一部分来自于我们是怎么去理解他人对我们的看法的[15]。體育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个体身份与社会身份之间的关联,积极了解自我呈现的重要作用,通过良好的自我呈现增强群体内的身份认同感,从而形成社会对体育人的群体认同。虽然改变刻板印象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是唯有每一个“体育参与个体”都能够良好地呈现自我形象,才能建构体育人这个群体的良好社会印象,祛除现存的刻板印象。在社会形象定位的互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克制因社会学、教育学、生理学以及哲学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逐步走出刻板印象。

    3.3 以社会规约约束自身行为

    体育是身体的一种表演[16]。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鲜有运动项目需要用语言去表达,而均以身体为中介进行信息传递。通过挖掘身体本身的潜力,突破人类在速度、力量、柔韧、平衡等方面的极限而不断挑战新记录。故以“物质身体”为中介的表达、以肢体姿态为表征的行为、以突破极限为目标的尝试都赋予体育人更深刻的身体意识。对于任何一个受过专业体育训练的人来说,因身体表演在大多数时候是获得社会赞誉的方法和手段,在以身体表演为外显行为而为自身获得利益的同时,会逐步认可“体育身体手段化表达”的观点。由此,自由的身体属性被逐渐巩固。体育人不断发展身体,不断追逐自由,对社会中的“格”与“界限”时常有挑战,亦如挑战身体极限一样,而这些挑战又时常以身体为语言。这些被肢体取代的“语言”偶尔会触碰社会规约,成为体育人散漫、冲动、鲁莽、粗野等代名词产生的根源。认清体育的身体表演本质,在进行身体语言传递的同时,能够认识到体育人所崇拜的“自由的身体”并无绝对,在社会框架之内的“自由”是被“驯化”的自由,是“相对自由的身体”。体育人应以社会规约约束自身行为,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之上,以体育的游戏规则为基准遵守社会秩序规则,降低身体语言超越社会规约发生的概率,从而改变社会群体对“体育人过度使用身体语言”的刻板印象。

    3.4 提高学校体育的竞技性

    虽然学界一直提倡所谓的“竞技教育”“体教结合”亦或是“教体结合”等理念,但实质上我国现行的运动员选拔与培养体制依然沿袭着传统的“三级训练网络”,很多体育专业学生以及专业体育运动员都过早脱离系统的学校教育环境而进入到相对专业的运动训练体系当中。缺失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过早脱离学校教育环境、忽略通识教育对人性的教化作用,是导致体育人行为失范而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延长即将从事体育专业以及以后要接触到专业体育训练的“当然体育参与者”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提高以兴趣为先导的学校体育教育的竞技性,是延长体育人“文化生命”的有效方法[17]。“以兴趣为先导”是为了契合学生的个性化体育需求,提高学校体育的竞技性亦可改善现行学校体育教育华而不实的现状。既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又能保证体育人才培养不脱离系统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最终实现“全人的教育”。提高体育人的整体文化素质,依然是扭转体育人社会刻板印象的根本要素。

    3.5 修正大众对体育运动相对较为粗浅的认知

    对体育人刻板印象的修正,不仅在于体育人自身的改变,更在于大众对体育运动认知及观念的改变。当下社会中大部分人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仍停留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而对于体育运动的其它功能并无深入了解。在对体育经济的认识上,国务院2014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兴的体育产业脱离体育的传统范畴,与文化、教育、经济和健康产业相互融合,成为中国经济的最新增长点。在对体育社会交往功能的认识上,信息社会的节奏变化相对较快,人们之间的沟通互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虚拟空间完成的,如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体育运动可以促使人们走出虚拟空间,从而建立一种面对面交往的可能;在对体育情感宣泄功能的认识上,体育运动往往通过肢体运动消耗体力来传达某些信息。当人们存在某些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调节情绪,在体力消耗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快乐,从而平衡心态与情绪,达到情感宣泄的作用,并维护心理健康。对体育运动审美功能的认知方面,体育运动能让人们从不同方面挖掘到美的存在,体会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过程,体育通过美的传达净化人的心灵。体育运动之“野蛮”被人们所认识,而体育运动之“雅”却常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从理念上宣传体育之“雅”是修正大众对体育人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任何一个群体的社会形象锻造都是“互构”的过程。人们在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中定位自己的形象,也在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中积极建构所在群体的社会形象。当今社会对于从事体育专业的人有诸多有失偏颇的负面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改变这些负面刻板印象也非一日之功可达。体育专业相关人员应理性认识刻板印象的存在,不断提升个人魅力与价值,从每一个个体的角度去积极维护体育人的群体形象,减少体育人负面刻板印象,实现充满正能量的体育人形象定位。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李普曼. 公众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6.

    [2] STANGOR C,SCHALLER M. Stereotypes as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s.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G]. 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6:23-26.

    [3] GILBERT D T,FISKE S T,LINDZEY G.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M]. Boston:McGraw-Hill,1998:357-411.

    [4] HE"WSTONE M,Hamberger J. Perceived variability and stereotype change[J]. Journal of Experima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2000,36(2):103-104.

    [5] 廖蓋隆. 马克思主义要览(下)[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1132.

    [6] 陆雄文. 管理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876.

    [7] 卢乐山. 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5:428.

    [8] 杨斌. 软科学大辞典[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490.

    [9] 罗震雷,张厚榮,黎岳庭. 从刻板印象到类属性思维[J]. 心理科学,2005,28(3):636-638.

    [10] 王沛. 刻板印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1-55.

    [11] 朱大年,王庭槐. 生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9-103.

    [12] 王瑞元. 运动生理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56-57.

    [13] 荆雯,池静莲. 体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7):100.

    [14] 林惠详. 文化人类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33-236.

    [15] 道格拉斯·肯里克,史蒂文·纽伯格. 自我·群体·社会——进入西奥迪尼的社会心理学课堂[M]. 谢晓非,刘慧敏,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3-84.

    [16] 赵岷,李翠霞,王平. 体育——身体的表演[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2.

    [17] 汪丽华. 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126.

    相关热词搜索: 视域 刻板 下体 育人 印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