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辽河流域举世无双的宏伟建筑——古长城

    时间:2021-03-25 09:38: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辽河——是华夏子孙繁衍生息最古老的三大水系之一(南有长江,中有黄河,北有辽水)。就其历史形成而言,远比长江、黄河要早得多。辽河流域(距今有八千年历史)的“查海遗址”便是大禹的祖辈们原居住之地。不过随着大自然的气候变化,由温暖型气候变冷之故,他的祖辈们便向南迁移,迁移至今河南的郑新。三皇五帝的“顼颛”大帝便是在“古查海遗址”出生的,成年后南迁到河南郑新的。所以,辽河的历史更加久远。辽河流域是古代先民们理想生存之地。距今二十八万年前的“金牛山人”才是东北亚地区最早期的居民。这是历史考古学家们据史论证的。距今已有七千二百年的沈阳市“新乐遗址”也证实了是古代先人们的生存之地。

    在辽河流域的区域内,留下无数的地下、地上的古文化遗址和遗迹。

    今天,我单独论述:辽河流域古代先民们所留下的遗迹——“古长城”。

    在辽河流域内所遗留的古代长城,无论是在世界上,还是中国大地,无论是在类型、长度,或年代历史均居首位。它具有典型的长城历史代表性。在辽河流域不仅有燕秦汉时期的外线古长城,还具有古代燕国时期修筑的内线长城。不仅有西起甘肃临洮、北至辽东延袤万里之遥的古代秦长城,还具有座座立山似的汉代墩台古长城。西汉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并不富裕,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侵扰,在辽西老哈河以西挖筑了长达百里之遥的汉墩台(古称长城)。在墩台与墩台之间挖出深壕,沟内蓄水,以阻匈奴马队侵入。沟内取出的土堆积成墩台,墩台之上设岗楼烽台,用以观察或报警。这些墩台和沟壑,形成我国古代别具一格的军事防御设施。俗称“十里墩”。这在中国的其它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还有现存于世、闻名于世界的明代长城,它跨越无数座高山峻岭,逾越平原,跨越河流,穿越密林,直抵鸭绿江畔的宽甸县虎头山终点的明代万里长城。

    鸭绿江之水古时候并不像今天这样涌流。在古西汉时期称其为“马訾水”(訾音:姿或紫)。到了隋唐时期,因其为水青绿如碧,如似鸭头之色故改为“鸭绿江”至今。

    在辽东境内,分布着无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修筑的防御性山城。这些大大小小的山城虽没有秦、明长城那么雄伟高大,但,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确不能低估。如在辽南各个高山峻岭之巅就分布着数十座山城。这些,均是久居东北的高句丽族所修筑的山城。当年隋朝四征高句丽,唐朝三征高句丽。这些建于山顶之颠的座座山城,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今天,你从东北去北京,路经的三海关长城,或登上北京的八达岭长城,你便会情不自尽地想到了秦始皇,以为这些古长城便是从秦朝开始的。其实,这些长城均系明朝所修筑的长城。这些宏伟的长城就长度而言,还不足中国长城总量的十分之一;就其年代来讲,它也是所有长城中最年轻的一段罢了。

    实际上,仅在辽河流域内的古代各种类型,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所修筑的长城总量就可达明长城的数倍之多。

    这些祖国北方山河的龙筋骨架,随着岁月的流逝,风吹雨打,年代史久,多数已不存在,但它的遗迹依然清晰可辨,它的雄风犹存。

    当你追随长城的古迹去探查,你会感到无限的感慨,这遗留于山巅的古老城墙,古人是如何建筑的?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却依然屹立于高山峡谷之巅,仿佛在倾诉着它往昔沧桑的岁月。

    在幅员辽阔的辽河大地上,不仅山川秀丽,而且埋藏着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文化古城。

    今天,眼望这无边无际的文化古迹,你会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这些用汗水浇灌的宏伟建筑依然值得我们中华民族骄傲!

    遥望那历史悠久的古代长城,那举世无双的宏伟建筑,所有华夏子孙无不为之自豪!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不朽杰作和伟大创举之一。它犹如庞大的巨龙,蜿蜒于祖国北方崇山峻岭,溪流河畔,逾越辽原沃土之上。

    现代的历史学家们曾对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古长城做过统计,它的总长度可达十万里之多。同时,也有人曾对明代所修筑的长城做过这样的计算,如果用修筑明代长城所用的砖石土方等来修筑一道高五米、宽一米的墙,足可以长达八万余里,可绕地球一周有余。这个数字还仅仅是对明代所修筑的长城而言。

    要知道,明代所修筑的长城,仅占中国修筑长城总量的十分之一。其数字是何等的惊人?而且,长城本身并非建筑于平坦之地,它不知要逾越多少高山峻岭?也不知道要跨越多少深山峡谷。修筑如此浩大的数万里之遥的工程,别说是在古代靠人力去完成,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要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想而知,在那千百年前,古代劳动人民是靠双手来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不知要克服了多少艰难险阻?不知要流淌多少汗水和眼泪?也不知道要献出多少人宝贵的生命。

    因此说,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凝成的结晶。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顽强、富于创造精神的象征。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各民族之间空前团结,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已立于世界民族之前列。长城虽然已失去它往日的作用,但它毕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遗产。它的每一砖一瓦,每一堵残垣断壁,每一座墩台烽燧皆流淌着古人的汗水和眼泪,铭刻着古代那嘶声呐喊的激情!这,也许是英雄的壮举,也许是悲哀的赞歌,也许是豪言壮语,也许是悔恨和叹息……

    我站立于万里长城的城头,在独思,在静想,似乎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团结是多么重要啊!”

    在我们祖国的北方,特别是辽河流域内的古代长城,最具有代表性。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就先后修筑了各自防御的“卫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将秦、赵、燕等国修筑的“卫城”靠近西北部的旧城,加以联连和修缮,并成为举世闻名的秦代“万里长城”(它西起甘肃省的临兆,东自辽东的氵贝水)。历史上有把它的起点称之为从“三海关”起,这并不全面,“三海关”以北至辽东尚有两千多里秦长城。

    从历代修筑的长城看,中华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各个不同的朝代和民族都曾不断地修筑过长城,例如:除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外,汉族王朝修筑的长城有:秦、汉、隋、唐、明长城。

    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王朝,以及各地政权也分别修筑了很多长城,如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和政权修筑的长城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高句丽、辽、金长城。

    由此可见,长城并不是单一哪个民族的产物,而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用血汗和智慧浇灌而筑的。

    我国长城修筑的时间,几乎持续了两千多年,先后共有二十多个诸侯国与封建王朝都曾修筑过各自的长城。从而形成我国古代战争防御设施,构成我国军事历史设施的一大特点。

    现存于我国各地的长城遗址,纵横交错,南起湖南、湖北、河南,北至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西从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东到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各地。

    在全国范围内多达16省、市、自治区。由此可见,长城,在中国的大地上真可谓无处不有。

    当时,古代修筑的长城作用有二:一是各诸侯国之间为防御邻国的侵袭,各自修筑长城用以自卫;二是防御位于北部游牧族匈奴各部对其骚扰,修筑长城以为屏障,筑墩台、挖沟壕、设烽台等以阻匈奴抢夺。

    有史料记载:“北方匈奴各部时常骚扰,可谓是,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他们把抢夺来的人做为奴隶。据史事记载:“匈奴最多时仅抢夺的汉人就达万人之多。”

    但是,无论是哪个时期修筑的各类长城,都不是中国的国界,它是我国古代,各地区,各民族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民族,为了各自防御上的需要,所修筑的军事防卫设施。

    考古家发现:在辽河流域内,古代长城遗址到处可见。特别是燕、秦、汉时期的遗址和遗物。有些遗物上的铭文进一步证实了这些长城的历史——秦沿袭燕长城,而汉又沿袭了秦使用的秦长城。秦朝统一中国之后,仅有十五年时间,由于秦二世胡亥比其父更加暴虐失政,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被刘邦于公无前206年建立的汉家刘氏王朝所接替,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汉。刘邦是被项羽拥立为汉王的;到了公元前206年(汉王元年)刘邦正式称帝,国号为汉。刘邦是前汉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庙号高祖。由于秦二世的暴虐激起各地农民大规模的起义,当时刘邦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项羽的拥护下,队伍不断庞大,开始向秦宣战。接着传出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刘邦路遇巨大白蛇,白蛇曾告诉刘邦“我知你将来贵为天子,你将广有田海,但你我前世有冤,不能不报,决心跟你捣乱。今天,你若斩我的头,我就闹你的头,你若斩我的尾,我就闹你的尾,看你怎办?”刘邦十分生气,毅然决然,一刀将它拦腰斩断。结果,大汉王朝的江山历时二百一十多年后,果真在中间出了乱子,硬是在汉朝中间横插进一个历时一十七年的新政王朝——“王莽政权”。

    相传,这个短命的王朝缔造者王莽,便是当年那条巨大白蛇转世。当然,这只是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而已。但是,这两汉中间出现个王莽政权倒是正史所载。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有可能是后世文人根据王莽之“莽”而编造的吧!

    无论怎么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虽然秦王朝只有十五年的时间,但他所推行的政令确实是非常迅速的。他接受大臣李斯的谏言,废除了分封诸侯之制,接受阴阳家的“终始五德”之说,色尚黑。数以“六”为记。置天下为三十六郡(秦初置三十六郡,秦末置四十余郡)。并置守、尉,民称“黔首”;以兵器、禁盐铁为官办;统一度量衡;定币制,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秦定二十两为一镒,或二十四两为一镒)。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全国各地出土的秦代铜币均以半两钱居多)。车同轨(所谓车同轨即筑“五尺道”。从四川通往云贵的路宽五尺);书同文,即统一以小篆写法,以李斯的《仓颉篇》,胡毋敬作的《博学篇》和赵高作的《爰历篇》为识字课本。

    到了汉王朝,不论西汉或东汉都曾修筑过长城。西汉王朝初期,被破坏的社会经济还没有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处于北方的匈奴各部正处于奴隶制阶段,他们专以掠夺的方式来积累财富,他们把目光集中到物产富饶的汉王朝统制地区。因此,汉王朝边境郡县的人畜、财物成了匈奴奴隶主贵族抢掠的主要对象。仅辽东地区每年被匈奴杀害和掠去的人口就达万人之多,牲畜和财物不计其数。在这种情况下,西汉从建国开始就十分重视保卫北方边境的安宁,当刘邦称帝以后一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就开始下令修缮汉朝西部黄河河套地区的长城。后来,采取了和亲政策,下嫁宗室之女,以换取北方边境的暂时安宁。西汉采用这种和亲政策倒也有效,使得北方边境安宁了数十载。到了后期元帝时,出现了“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在赞咏昭君的诗中表达了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时写道: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辽东的长城位于万里长城的东端,是雄伟的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辽东长城的遗址之地。出土了大量的秦汉时期的遗物。如,在辽西的敖汉旗“四家子乡”出土的大量陶片和筒瓦,以及红陶锅片,还有古时候的农业生产工具、兵器、铁镞、铜镞等重要遗物。

    同时出土的还有燕国时期的刀币、秦半两钱。尤为重要的是,在古城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件自身重达六十斤重的秦代大铁权(即称砣)。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度量衡新制颁行的标准权衡。由此可见,秦朝仅用十五年时间,其政令的推行远在千里之外,无分远近“皆为一之”,足可以说明秦法之严、之广,政令皆通。

    除了上述所言的燕秦汉长城之外,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雄据北方的民族高句丽和辽、金等时期也不停地修筑过不同类型的自卫长城,或山城。在辽东,高句丽所修筑的山城居多,而且多为新路线。考古证实,仅在辽南各地的高山峻岭之巅以高句丽山城为名的山城遗址就有十余处。如盖州青石岭北的建安高句丽的山城;今汤池镇、东茨沟村南山的高句丽山城;汤池镇英守沟村的高句丽山城;本溪的“五女山”城;还有赤山高句丽山城等等。可以说,古时候,高句丽山城遗址到处可见。

    在中国历史上明代修筑的长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好。它的修建几乎贯穿明朝的始末,从未间断和停止过。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和游览的长城,无论是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或三海关起至辽东今宽甸县虎头山现存长城遗址等均系明代所修筑的“万里长城”。这段长城,长达二千多里,被考古学家称为“辽东边墙”。

    “辽东边墙”它是从三海关,经辽西、辽北、辽东,一路跨过无数高山峻岭,穿越河流,迂回平原,奔向茂密的森林,抵达宽甸县的虎头山前止。今天,虽然这段“辽东边墙”,大部分已不符存在,但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确是不可忽视的?熏实际上当年这段长达二千多里的长城其规模也是相当雄伟壮观的。

    到了清朝时期,也曾多次修筑、修缮利用这些长城,据史记所载,当年,辽东总兵李成梁曾多次抓壮丁修筑这段长城,以阻后金。而后金也曾利用东段以阻大明,纵观清朝修筑长城的历史,其里数较明王朝比相差甚远,它是修缮为主。可以说,在我们东北大地上,特别是辽河流域很多高山峻岭和平原之上都有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不同民族所修筑的不同类型的古长城。同样,在辽河流域内的地下埋藏和遗留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古物和古迹举不胜举。考古证实,位于辽河未端的的金牛山古人类文化遗址,以及辽河流域内的大量古代先民遗址(古红山文化,沈阳新乐遗址,古查海遗址等),证实了辽河历史悠久。从几十万年前的古人开始,都是靠辽河之水所生存、繁衍。几十万年来,不知它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古代先民们也不知伴随着它流淌尽多少汗水和眼泪。

    今天,我们目睹这连锦不断的明长城和残存于高山峡谷的古长城,思绪万千。为拥有它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它而感到惊叹!

    因此说:长城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智慧和结晶。它是人类历史上独有的杰作,也是记载人类历史的丰碑。

    责任编辑/刘亚丽

    相关热词搜索: 辽河 宏伟 长城 举世无双 流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