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旅游业开发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时间:2021-04-16 08:02: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当前我国旅游业存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矛盾、旅游者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业从业者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应从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管理体制、倡导旅游者简约适度消费等方面发力,确保旅游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由此可见,旅游业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对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合理保护,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保护,旅游业开发要遵循可持续续发展原则。

    生态文明战略下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旅游业只有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观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旅游经济发展全过程,坚持科学开发、竭力保护生态,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来看,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生态文明战略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更加突出生态环保,这就要求避免大肆开采资源、大肆砍伐树木,避免人为造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将更加注重突出原有的资源特色,在保护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名山胜水、奇特自然风光、历史遗迹等资源优势,整合推广旅游资源。如果缺乏自然资源,生态旅游就无从发展。因此,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独特性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才是硬道理,各地都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根据一、二、三产业发展的不同优势,侧重产业不同。部分地区因第一产业经济效益好、优势突出,重点发展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农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部分地区工业基础较好,着重发展第二产业助推经济增长,从而忽略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而部分地区由于第一产业效益低、第二产业对生态破坏较大,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也能促进良好的生态效益,为旅游业发展创造利好条件。

    国家政策。旅游政策、旅游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旅游业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利好政策能够推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如部分地区工业污染严重,政府鼓励保护生态,发展生态产业,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机遇。

    公民素质。公民素质影响着公民的个人行为,而个人行为影响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旅游者的言行举止、自我约束力、环保意识影响着旅游地生态、文化发展,影响着旅游文明的程度;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越高,旅游业服务水平越好,树立的行业形象也越好,对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当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存在矛盾。旅游是一个发展较陕、效益较好的“朝阳产业”,随着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各地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但同时,仍然存在部分地区一味追求GDP增长,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如部分地区为开发旅游资源,挖山砍树,人为造景,造成原始生态资源破坏。

    部分旅游者缺乏生态环保意识。一方面,部分旅游者只注重旅游过程中个人精神上的满足,忽视了个人行为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部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缺乏自我约束,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乱扔垃圾、铺张浪费、乱涂乱画现象时有发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破坏。另一方面,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一味地从吃、穿、住、行、购、娱多方面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对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的倡导不够深入,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景区、社会、生态旅游者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管理体系,但目前各个方面发展还不完善。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自然资源保护、消费者行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景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体制不健全;社会对旅游行业的监管还不够;旅游者自觉融入生态旅游的意识还不够,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淡薄等,这些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旅游业从业者素质较低。多数地区的旅游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旅游管理理论学习和服务业素质教育,在景区管理上存在问题较多,在思想意识上没有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远见,导致生态旅游发展水平偏低。

    在生态文明战略下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建立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保障,引导旅游行业依法、依规、有序发展旅游产业,对破坏生态的旅游开发行为坚决打击,对生态效益较好的旅游区域给予适当奖励,形成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文明发展的良好环境。从群众层面来说,要在全民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和活动开展,让生态文明理念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环保意识,为生态旅游发展筑牢基础保障。

    优化产业结构。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淘汰关闭落后的小煤矿、实行限额采伐,打击一批污染严重的企业,引导其转型升级,形成生态环保、优势突出的产业链。深入挖掘山水、山林、湿地、人文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深入挖掘传统农业的优势,通过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助推农旅融合。大力开发农舍、农田、传统手工艺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民俗、农庄、手工艺品制作产业,建成一批特色村、特色小镇,打造一批农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

    完善管理体制。科学的旅游业管理机制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旅游业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对旅游行业的监管,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景区运营、旅游从业者管理全方位加强管理,尤其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行为要坚决制止,加强对旅游从业者培养和考核,维护行业秩序。旅游景区要建立集体决议制度,尤其是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要坚持集体决议,避免因领导层个人主见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后果。同时要完善景区工作人员管理体系,提升文明素质,引导工作人员将生态环保、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还要建立舆论监督和举报投诉机制,将旅游业发展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建立举报与投诉渠道,鼓励群众对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监督,对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通过社会舆论和监督引导旅游业和谐健康发展。

    倡导旅游者简约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就是吃、住、行、游、购各个环节都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污染,要加强宣传,鼓励引导旅游者在“吃”上开展光盘行动,不铺张浪费;在“住”上简约适度,不浪费资源;在“行”上坚持绿色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在“游”上保护环境,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购”上购买生态环保用品,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識和节约观念,积极参与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之中。

    (作者为玉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广西高校科研项目(社科类)“基于SCP范式的广西星级酒店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X20142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翔、王艳平等:《生态文明旅游定义及其产业化》,《生态经济》,2016年第6期。

    ②朱万春:《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5期。

    责编/陈楠 谢帅(见习) 美编/宋扬

    相关热词搜索: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原则 开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