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音乐史上的两颗明珠

    时间:2021-04-18 07:52: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乐记》和《声无哀乐论》被视为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巅峰之作,它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儒家和道家的不同哲学思想和音乐美学思想。《乐记》主要强调了音乐的外在功用,即教化人心的社会功能;《声无哀乐论》则更加侧重于音乐审美的内在功用,即提升自我修养。通过对两部作品比较,有益于当前音乐理论学习和实践。

    关键词:《乐记》 《声无哀乐论》 音乐美学

    18-19世纪的西方音乐美学领域有两大流派一——自律论音乐美学和他律论音乐美学。自律论认为音乐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的内容只是乐音运动的形式,音乐不表现任何情感;他律论则强调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它受某种外在规律——主要是人的情感的制约,所以情感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内容。西方音乐美学家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各自著书立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黑格尔、康德、李斯特、汉斯立克等都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这时,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早在一千年前出现了两部重要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记》和《声无哀乐论》。两部著作在如何看待音乐的本质等重大音乐美学问题上针锋相对,如果套用西方他律论、自律论的概念,《乐记》具有浓厚的他律论色彩,而《声无哀乐论》则与此相反,持坚决的自律论观点。《乐记》和《声无哀乐论》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别代表了儒、道两大思想流派在音乐方面的不同美学理论。二者各有侧重,互为补充。

    一、关于音乐的本源

    《乐记》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史上的一部论著,对于该书的成书年代尚存争议,但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在总结先秦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经过西汉学者的整理编纂而成。这部书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的音乐理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专著。在音乐本质的问题上,《乐记》提出了“物感心动说”的观点,“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认为音乐的产生是由人的内心发出的,而人的内心活动又是由于外界事物引起的。这就强调了“情感的产生并非人心所固有的情感的外发,而在于人心与外物的交感,正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因而引发了喜、怒、哀、乐、敬、爱等不同的感情”①从这一点上看,《乐记》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现实意义。

    二、关于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乐记》论述的核心内容,有关这一方面的论述见于很多篇章的字里行间。儒家推崇恢复周礼,以礼治国则国家稳定昌盛,因此在《乐记》中,专门论述了“乐”与“礼”的关系。“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和’是贯穿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的一条主线”②,“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统同,礼辨异”,在《乐论篇》和《乐情篇》中有这样的论述,“达是《乐记》所认为的艺术最重要的功能,‘乐’将不同等级的人们维系在一种和谐的芙系中厂礼’则把人们的等级差异区分开来”③,使人们既能够相互亲近,又能够相互敬重,雏持这样一种平衡的状态,社会自然就安定有序了。李泽厚先生在其所著《华夏美学》中指出,“乐’追求的不仅是人际关系中的上下、长幼,尊卑秩序的‘和’(“上下和”),而且还是天地神鬼与人间世界的‘和’(“天地和”)。”在《乐化篇》中提到了“礼乐不可思须去身”的观点,这一篇章中大量引用《荀子·乐论》中的观点,可谓儒家礼乐思想的延续,充分强谓了音乐在个人修养,即“治心”方面起到的教化作用。正是因为看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所以《乐记》中才将音乐作为君主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工具。

    三、关于音乐的本体与本质

    《乐记》,顾名思义围绕的主要是“音乐”包括诗歌和舞蹈进行讨论,但是与《乐记》的理解不同,《声无哀乐论》的讨论范围显然更为宽泛,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而是扩展到整个声音的范畴,包括纯粹的器乐以及自然界的一切声响。显然,这里的“声无哀乐”,其实指的是声音中不具有哀乐的情感。“夫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按照这种说法,嵇康认为的“声”泛指一种无色无形的精神存在于天地之间,如同万物一般,也是天地产生的万物之一。他摆脱了西汉以来董仲舒利用神权维护君主统治的束缚,这一点对于音乐的本质确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四、关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乐记》在关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方面首先承认音乐发自于人的内心情感,其次更强调要约束人们的欲望,克己复礼,“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强调通过推广音乐来对人民施行教化,要求人们利用道德来约束倩感,对于情感进行节制。

    《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思想史上另一部著作,该文极具思辨性,以反对儒家传统思想而显得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声无衷乐论》是由魏普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所著。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复杂,社会最黑暗,政治最混乱的时代,嵇康正是生活在三国以后的动乱年代里,面对曹氏与司马氏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嵇康生性傲慢,决不妥协,与其他几位不肯归降于司马氏的文人一起,避居山林。然而因为嵇康坚决不愿屈服于司马氏,不肯为司马政权效劳,又因嵇康是曹操的重孙女婿,所以司马昭于景元三年(公元282年)将嵇康杀害,临刑前,嵇康在刑场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与《乐记》相反,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谈到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时,他认为音乐是不能够表达情感的,因此苦乐也不能令听者产生哀乐之情。嵇康认为人们之所以听到音乐后会有悲哀的情绪,是因为悲哀的情感早已深藏内心,接触到相应的声音之后表露出来。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感受到的只是悲哀而己,便无法得知音乐源于自然的道理了。

    至于嵇康将音乐与酒作比较,利用喝酒后人的喜怒情感不能说是酒有情感等同于人听音乐后产生情感就说音乐有情感,这样的观点忽视了音乐是一种作用于人心的感性材料,它本身就具有的情感属性,嵇康的观点带有极强的诡辩色彩。因为“没有灵魂的演奏,就好比一具僵死的空壳,它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感染人”④,音乐家舒曼也曾说过:“只有发自你内心的音乐才能触动他人的心。”如果完全割裂开来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势必无法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美妙的音乐作品。

    五、正确认识两部作品的音乐美学思想

    先奏诸子音乐美学思想在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了随后整个封建社会的音乐文化基础,是我们在探讨民族特色的音乐美学体系时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乐记》和《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史上两个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献,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道家不同的音乐美学观点。二者还分别揭示了音乐不同层面上的本质规律,《声无哀乐论》是对《乐记》的发展和补充,二者是并立互补的。

    1.时代背景原因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方面的最大特征可以概括为“礼崩乐坏”,指的是西周时期建立起来的尊周王为天子宗法制的政治等级制庋被逐澌破坏,随着各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对于等级制度的实际控制和支配的能力。春秋时期开始,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开始走向解体,这是“礼崩”的标志,而“乐坏”实质上是人们对于精神愉悦追求的觉醒和张扬,“‘古乐’重的是乐之德而不在于其本身的性情追求,它同为乐制下用乐的程序性特征而显得相当的刻板,‘新声’则不然,它在行乐方式上则极力宣泄其奢靡华丽之事,充分表达其情感宣泄之意义。”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先秦儒家深切关怀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使生活在源于自然血缘基础上的宗法人伦等级秩序下的人们,重新回到既有尊卑之别,又不离心离德的也邸既‘分’又‘和’的社会状态下”,囚此才产生了《乐记》的核心思想:建立一个“和”的社会,重新恢复礼制下人们井然有序的生活和思想。

    嵇康生活在三国末年政治最动荡的年代,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社会最复杂、改治最混乱的时代,因为政治的黑暗,这一时期的文人大多表现为刻意躲避政局,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态度,“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刻意看作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⑥,其中以“竹林七贤”为代表。因此嵇康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儒道矛盾性,而这种思想上的矛盾性也体现在《声无哀乐论》之中。

    2.对当前音乐审美活动的启示

    音乐作为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的艺术,应当辩证看待《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所反映的思想内涵。笔者虽不反对多种音乐风格百花齐放,但在音乐创作过程中绝不能忽视受众的特定范围,当前一些流行歌曲,歌词粗俗露骨、背离社会道德标准,比如“终于你做了别人的小三,从此我不再是你的港湾,当你依偎在他的胸怀,是否已忘记我曾给过的爱”(《小三》)“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檫掉一切陪你睡”(《香水有毒》)“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那一夜》)……而众多地下摇滚乐队创作的小众歌曲,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歌词中泛滥蓿各种污言秽语,以粗口“标榜”作者“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这样的音乐,我们当然应该予以批评和限制。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15日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所抬出的:“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今天的音乐工作者不应忘记两千多年前先人的教诲,这便正是标题中“成于乐”的真谛吧。

    注释:

    ①刘继萍,杨小霞.《乐记》与《声无哀乐论》音乐教育思想之比较 [J] . 教育学术月刊,2008(8).

    ②轩小杨.先秦两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③季欣,凌继尧.《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比较研究[J]. 民族艺术,2010(3).

    ④王次炤.音乐美学基本问题[M].中国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117.

    ⑤熊中英.乐以和同:东周之前的乐思想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⑥刘蓝. 诸子论音乐——中国音乐美学名著导读[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史上 两颗 明珠 音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