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举措,完善科学选人用人机制

    时间:2021-12-09 15:21: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www.zqwdw.com)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组织部门作为党委负责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主动发挥优势,协助党委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考察干部,全面准确地识别干部的德才表现

    干部考察工作作为整个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链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影响和决定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当前干部考察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察体系,更加全面、准确的考察和识别干部。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考察内容。从干部的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入手,全面考察干部的德才表现和综合素质,这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更是彰显出其重要性。在“工作圈”主要考察干部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协调利益关系能力和务实创新能力,考察其作为领导干部,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否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是否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是否有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在“社交圈”主要考察干部的社会人际交往、社会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社会公众形象、品行修养、性格气质等,考察其作为社会人,是否坚持党性,关键时刻是否具有正义感,处理社会关系的方式如何,公私关系是否分明,社交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强不强,社会公众形象佳不佳。在“生活圈”主要考察干部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生活作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家庭美德、性格气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修身治家、品行修养等,考察其作为自然人,生活方式、兴趣爱好是否健康,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是否处理得当,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正常,生活作风是否正派,品行修养是否高尚,待人接物是否适当,是否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和精髓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处事的基本规范。

    其次,要进一步创新考察方法。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改进和完善传统考察办法,不断探索和引入新的办法,注意多种考察办法的综合运用,并努力做到于法周延、于事简便,避免繁琐。要遵循定量考察与定性考察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量化考察指标,在充实的量化考察基础之上进行定性考察,增加考察结果的可信度。要遵循群众评议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扩大考察范围,既充分发挥民主、注重群众公认,又要发挥党组织和考察组的作用,增强考察的全面性和公正性。要遵循日常考察与集中考察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平时对干部表现及工作情况的收集,随时掌握干部的动态变化,通过大量信息的积累,更加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干部,避免出现“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第三,要进一步严格考察程序。根据《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各项考察程序,做到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不断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制订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规范操作每一项程序,严把每一个关口,禁止简化、变通或颠倒程序。在民主推荐环节上,要适度扩大参加人员的层次和范围,丰富推荐手段,更好地体现群众公认的原则,不是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在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环节上,要对测评和调查结果进行量化计分,并填写对考察对象的具体评议意见,避免简单抽象地用“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来评价干部。在个别谈话环节上,应从干部的“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中,合理选择谈话对象。要全面推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征求纪委及有关部门意见制,对考察中干部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情况要进行专项调查,对需要实地了解情况的,要到现场查看有关情况,以便更广泛深入地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不断增强考察工作的穿透力。

    二、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评价干部,客观公正地衡量干部的综合素质

    客观公正的评价干部,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评价标准和理念之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真正的政绩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评价干部指明了方向。

    第一,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评价作为衡量干部的最根本标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干部是否有政绩、到底有多大政绩,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如何,最有发言权或评价权的只能是人民群众。因为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决策对不对,办事实不实,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清楚,群众也最有发言权。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干部的重要尺度,群众的评价应该是衡量干部的最根本标准。这就要求组织部门在评价干部时,必须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注重群众公认程度,把群众评价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认可与否作为评价干部的根本依据。

    第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把经过实践认可的政绩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干部的政绩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坚持这一观点,就要看干部的政绩是不是坚持了正确政治方向的政绩,是不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政绩,是不是广大群众需要的政绩,是不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政绩,是不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政绩,有没有让科学发展观在发展规划上加以体现,在工作部署上加以贯彻,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出现的问题和造成的败绩,如评价干部的决策水平,要看是否因决策失误,导致发展受损;评价用人水平,要看是否以亲疏关系为尺度,用庸才不用人才;评价政策水平,要看是否片面理解政策,机械地执行政策,致使曲解和错误地执行政策。在看待问题和败绩时,要把不顾主客观条件、追求所谓“政绩工程”而造成的失误,与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和因当时、当地历史、现状以及特定条件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失误区分开来。

    第三,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干部。政绩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的现在看是政绩,将来也可能是败绩;有的从局部看是政绩,但从全局看也可能是败绩;有的现在看不是政绩,但将来也可能成为政绩。因此,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历史地辩证地去分析和评价干部,既看干部是否一切围绕发展转,一切围着发展干,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目前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又看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工作思路和思维方式,为将来打下了什么基础;既看干部所负责地方或部门的发展速度,又看是否坚持了科学发展,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如何;既看经济发展现状,又看经济社会与人和谐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就业、人民生活、民主法治、思想道德建设状况;既看环境和条件的优劣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又看在现有基础上的作为。

    三、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使用干部,形成良好的干部工作导向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领导班子的结构和功能如何,领导干部的品德和本领如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组织工作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重要的是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对领导工作的要求,选好领导干部,配强领导班子,形成良好的干部工作导向。

    第一,要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使用干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是城乡、区域以及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使用干部,就要重点看干部的协调发展意识强不强、协调发展的思路清不清、协调发展的举措实不实,协调发展的成效多不多。要坚持不谋科学发展的干部不能上,不求协调发展的干部不该上,对那些违背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的虚假政绩和所谓的形象工程,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已经因此得到提拔重用的干部,也要坚决撤换下来;对于那些坚持科学发展和协调发展,注重打好基础,其成效可能一时不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政绩的,要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按照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使用干部。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按照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使用干部,就要重点用那些政策理论水平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强,党性修养好的干部;用那些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干部;用那些依法执政,扩大民主,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各种体制和机制,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干部;用那些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干部;用那些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严格管理、勇于承担领导责任的干部;用那些自觉加强作风建设、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干部。

    第三,要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使用干部。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导向和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四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使用干部,就要重点看干部在工作中有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群众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是否善于引导和带领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断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否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否善于发动群众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看干部本人是否具有美好的社会公德及和睦的家庭美德,是否在认真履行作为社会人和自然人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所应履行的个体责任。

    第四,要按照完善社会管理的要求使用干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基本任务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按照完善社会管理的要求使用干部,就要用那些管理社会事务本领高、协调利益关系能力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法多、维护社会稳定意识好的干部。具体要看干部是否认真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实行政务公开,不断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增强服务社会功能;是否敢于和善于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是否立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政治上、全局上考虑和处理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第五,要按照激发社会活力的要求使用干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按照激发社会活力的要求使用干部,就要用那些积极创业创新创优、不断开拓进取的干部,用那些能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干部,用那些善于增进团结、促进各种关系和谐的干部,用那些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加强互利合作的干部。具体要看干部是否能够结合分工提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提出新的见解,采取新的措施,开创新的局面,形成新的特色;是否能够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本地区、本单位积极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能够主动团结一切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努力把各项事业办得更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