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探析

    时间:2020-03-11 13:46: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四川西昌学院615013)

    胡映(1972—),男,四川南江人,西昌学院思政副教授,从事大学生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道德的认知、情感、信念、行为等几个方面入手,初步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应包含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15-02

    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则是高等教育成效如何的关键所在,正如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高校教师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自己必须是一个德才兼备的笃行者。在全社会高度重视道德建设的当今时代,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良好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国家人才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就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情感、信念、行为等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认知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所从事的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的"工程师"的教师,其职业道德已经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居于首位的"传道",即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灵魂。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为师之道,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果说基础教育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那么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则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对于大学生的成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就起着决定成败的关键作用。因此,高等教育的规律性和基本特征决定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指教师在高等教育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行使教师权利和义务所应遵守的,与教书育人过程紧密相连的,具有高校教师职业特征并反映高校教师自身特殊要求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规范。

    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即高校教师对职业的爱憎好恶的情绪体验。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灵的呼唤。首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应该体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强烈热爱上。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不断强盛、民族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是立国之本,更是强国之源,承载着为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神圣使命。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教育家以其自身的实践说明,"欲生乐于学,师须乐于教"。变大学生的"苦学"为"乐学"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学生是否乐于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真正的乐于教书育人。每一个高校教师都应该为所从事的这个社会上最神圣的职业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其次,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还必须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热爱上。高校教师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对高等教育的强烈事业心往往基于对学生的热爱。热爱教育对象是高校教师是否乐于教书育人的基本点和出发点。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是用以点燃大学生人生理想的火焰。再次,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还应该体现在甘做"铺路石"的高尚情怀上。高校教师所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他们将来可能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科学家等等,而教师却往往默默无闻,他们的劳动包含在学生的成功之中,"长江后浪推前浪"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高校教师不应该有"师父+权威"思想,"教学相长"原则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师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才是最和谐的校园教学氛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应是高校教师的愉悦而非羞愧。

    三、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即教师对所遵循的职业道德义务执着的毅力与强烈的责任感,对职业道德理想炽热而真诚的信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信念与职业道德情感、意志紧密相连,并在它们的整合作用下,外在的师德规范就会内化为教师的道德品质,成为崇高的职业人格。因此,职业信念是师德规范内化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强大动力。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却又相对清贫的工作,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经不起社会享乐和物欲的诱惑而朝三暮四,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仅仅是在某个特定范围或某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这对大学生的成才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必须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向职业道德信念和意志的转变。高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长期过程,只有让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并成为职业道德习惯,甚至达到"慎独"的境界,从而最终形成职业道德品质,那么高校教师执着的职业道德的信念也将形成。

    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即是根植于高校教师心理的职业道德模式支配下所产生的定型的自主化的行为。胡锦涛同志曾在一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全国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殷切希望。这实际上也是对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第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高校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应该体现在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上,高校教师应把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体现于教育行为之中,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中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默默耕耘,从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体验到为社会奉献所带来的人生乐趣,做爱岗敬业的模范,从而实现高校教师的人生价值的自我超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其中,"以生为本"是其主要内容,高校教师应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基础上,以学生的成才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深入了解学生,真心地关心和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以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

    第二,"刻苦钻研、严谨笃学"。高校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静下心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只有不断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使自己在各个方面具有教高的水平,才能更好地起到高等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校教师更应该以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塑造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大学生。

    第三,"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她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未来。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再逐步发展到知识文明,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了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就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决定力量。高等教育的性质和特征就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因此,敢于和善于创新和进取也就成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最显著的特征。当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应体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上,还应体现在勇于带头向科学高峰攀登的行为上,更应体现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学生身上。

    第四,"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深远的教育,最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由于他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等工作更接近于社会实际,易受到社会负面因数的影响,所以高校教师更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育人,潜下心来搞科学研究,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和社会满意的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博宣等编著.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6

    [2]孔丹,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9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职业道德 新时期 高校教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