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研究

    时间:2020-03-11 14:12: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高校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之重任。教学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所必须遵循的规范。而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存在教学道德缺失的情形。教学道德缺失不仅仅是高校教师的个人问题,而且将影响高校学生的教学质量,给学生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缺失的行为表现,并提出相应的举措,保证高校教师队伍保持较高的教学道德,保障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给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行为表现;措施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才最为重要。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教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现阶段,我国高端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即对大专、本科学历及其以上学历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高校完成。因此,高校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轻重,直接决定了人才质量的高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高校教师。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其道德性,[ ]即教师要遵守教学道德。但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存在教学道德缺失的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人才的培养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指出部分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缺失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举措。

    一、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的含义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教学道德是指教师用符合道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为学生授课[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会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出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道德规范》)。《道德规范》从六个大的方面概述高校教师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其第一条规定,高校教师要爱国守法,依法履行作为教师的职责,不可在课堂及其其他地方发布不利于国家和学生健康发展的言论。第二条规定,高校教师要敬业爱生,热爱自己的行业,将自己人生使命定位在教育行业,对教学严格,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第三条规定,高校教师要树立以德育人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四条规定了高校教师对待科研要谨慎、讲事实,严禁学术不端的行为。第五条规定,高校教师要学会服务社会,积极传播文化,担起社会责任。第六条规定,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榜样,以德服人,同时要学会淡漠名利。

    从以上《道德规范》中,我们可以得出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的大致含义:高校教师教学道德规范是指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学认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以德育人,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发展等目的而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

    二、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缺失的表现

    (一)教学态度不端正

    这里所说的教学态度不端正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之前,并未好好准备,如未按照要求制作课件,甚至有些教师在授课之前有喝酒等不良嗜好。这就造成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因为准备不充分,不能将课程的重点讲清楚、讲透彻。或者有些高校教师准备的课件只是寥寥几句话,上课的事,只是照本宣科,大读课件上的大标题,而不讲解实质性内容。其二是部分高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态度不端正问题。譬如,部分高校教师过多叙述课外知识,讲述自己的论文,不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讲解。这无疑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还有些教师,不能把工作、生活分开,将生活中的不如意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向学生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有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肆意发布危害党的利益、国家利益的言论。这不仅仅严重降低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是违法乱纪的行为。正是因为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影响高校整体教学质量。

    (二)师生间交流问题

    这里所说的师生间交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师生间交流几乎为零,其二是教师不平等对待学生的问题。师生间交流几乎为零,这种现象在大学中还是较为普遍的。大学教学不同于初高中,在初中、高中时期,学生除周末外,基本上每天都是课,而且学生与教师基本固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很频繁。同时,鉴于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升学率问题,教师会主动地为学生解疑答惑。而在大学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 ]学生课程不会每天都排的满满的,且一个学期就换一次老师。学生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压力,高校教师作为任课老师,只要在学生主动提问的时候,才会解答。部分高校教师的态度就是一下课,就远离教学楼,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几乎为零。这种几乎为零的交流方式,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不能将教师的优秀价值观带给学生。第二种是指高校教师不平等对待学生。部分高校教师不平等对待学生,有些表现在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学生的成绩,甚至个别高校教师纯粹个人的喜好区别对待学生。这无疑在学生内心形成一种对比落差,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同时,被区别对待的学生(指受到较低待遇)可能会产生对课堂的厌恶,对知识的厌恶。这无疑大大降低教学质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下降。

    (三)未树立良好形象

    这里所说的良好形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在授课过程中文化素养,其二是指自身外在形象。高校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高校教师必须以高素质的文化素养进行授课,比如讲普通话——这是最基本的素养。其次就是在言语上不能使用粗鄙的语言,更不能在课堂上随意夸耀自己,贬损他人,给学生造成一种教师文化素养很低的形象。其二,高校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保持教师端庄的外在形象。高校教师的外在形象是教师内在素养的直接体现。教师就是教人做人之人。[ ]高校教师的外在形象,如穿衣、举止等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不仅是对学生现在,而且会对学生以后产生影响。所以,高校教师要从影响学生的角度出发,端庄自己的外在形象。现在,部分高校老师存在邋里邋遢,衣冠不整,或化濃妆,学生对这样的老师也会说长道短。端庄的外在形象不仅给学生一种严正的态度,让学生更加尊敬老师,更会激励学生认真学习。而一些不端正的外在形象会给学生一种靡靡之风的感觉,从而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改善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缺失的举措

    (一)加强《道德规范》学习

    《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道德总体规范,全面界定高校教师道德的职业规范,教学道德亦属其中。因此,高校应组织全体高校教师深入学习《道德规范》的内容,理解其中的内涵,并将之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应该积极学习。高校教师要明确,教学道德的高低不仅仅关乎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更是高校教师是否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的依据。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授学生知识,不仅仅是简单地上课,更是在履行法定义务。其次就是要以教育为己任,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

    (二)加强教学质量考核

    教学道德的改善,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自律,更是要通过外在制度进行考核。通过形式化的考核,凸显高校教师内在的教学道德。高校应当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如高校学生评教制度,让学生对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课后辅导效果,对待学生态度等问题进行量化得分。同时应当避免高校老师的评教与学生成绩之间存在关系,或者先让高校教师给学生考试打分,再让学生进行评教。避免部分高校教师利用考试成绩绑架学生,制造虚假的评教结果。最后,高校领导也需要时时注意教师的授课,监督教师教学。要不定期去不同年纪,不同课程上听取教师授课,同时应当将授课质量、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授课教师,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高高校教师待遇

    这主要是提高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高校教师就会更加积极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道德。首先就是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授课津贴。授课津贴作为高校教师的主要收入,无疑影响着高校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授课津贴,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对学生授课也会更加积极。其次,改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也影响着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更加科学、智能的教学条件,更加有助于高校教师授课。

    相关热词搜索: 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 教学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