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大都市回族社区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0-03-26 07:56: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C912.82″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07)02—0112—07

    每天都在这条街工作、生活,目睹这条街一天天的变化,感受这条街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进步。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北京求学时,每逢“主麻日”(星期五)或穆斯林最重要的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我们就会从学校所在的西郊,赶到牛街参加穆斯林自己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只有在那时,我才能感受到与在故乡回族社区一样的穆斯林文化氛围。从那时起,牛街也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我常常把牛街与我自小生活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小麦加”的甘肃省临夏八坊地区作比较,尽管地理位置不同、社会发展程度各异、回族社区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各有特点,但相同的都是延续回族文化的聚居地。

    牛街,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西南隅,呈南北走向,北起广安门大街,南至南横西街(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所在地),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老街道。这条街道的面积仅有1.41平方公里,汇集了回、汉、满、朝鲜、维吾尔、蒙古等23个民族,共有5.4万余人。其中回族有1.2万人,是北京市最大、最集中的回族居住区之一。因为是“首都回族的主要聚居区”,牛街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凡听说过牛街的人,特别是国内外的穆斯林,都希望有机会上牛街看一看,想透过这个并不大的回族聚居的街道,了解回族是如何与其他民族和谐相处的,他们保持了怎样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又是如何融入到北京现代化发展进程之中的。也有人想了解一下牛街的过去,想通过历史这面镜子,看看牛街在历史进程中留下的足迹。鉴于此,本文拟就牛街回族社区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作一平面的阐述,使人们对牛街这个大都市回族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有一客观的审视。

    一、牛街回族的历史文化

    牛街,曾名柳河村、冈上、牛肉胡同、礼拜寺街等,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1949年以前的牛街,包括牛街、教子胡同、糖房胡同三大纵巷,及麻刀胡同、寿刘胡同、王老师傅胡同、沙栏胡同、羊肉胡同、吴家桥头条(共计四条)、老君地等多条横巷。牛街地名的来历,主要说法有二:一为牛街旧名牛肉胡同演绎而来;二为牛街也曾名榴街(因当时这一带很多人喜欢种养从西域引种的石榴),牛街是榴街的音转。牛街之名见之于史籍,则为刊行于清康熙二十五年的《日下旧闻》。自此至今,沿袭了牛街这一称谓。

    牛街回族聚居区的形成,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唐宋时期东南沿海各港口城市回族的先民们在经商贸易中大展身手的时候,当伊斯兰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在西北大地进行传播时,北京尚没有回族先民留下的足迹。据传辽代曾有回族先民流居北京之说,但鲜有记载佐证。比较可信的是,蒙古军队攻下中都(今北京)后,曾任命回回人阿刺浅为中都地区的行政长官——达鲁花赤(断事官,秩三品,掌刑政之属)。后人推言,此人为中都第一任回回行政长官。

    另有一说认为:牛街礼拜寺初建于辽统和十四年(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明正统七年(1442年)重修。按穆斯林围寺而居的传统,如果牛街礼拜寺初建于北宋至道二年,那么当时在牛街已有不少回族先民落居于此。牛街及北京回族先民的历史,也应追溯到宋代。

    元代是回回人比较多地进入北京的时期。当时元政府新修的大都城内,集中了回回人中的官宦人家和富商大贾。相传当年大都城内有清真寺30多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东四清真寺和西四的锦什坊街清真寺,便为当时大都城内所建的清真寺。而包括牛街在内的中都旧城,仍是普通回回人的聚居处。明代有部分来自江南的回回也迁居北京牛街。成书于清朝雍正初期的牛街地方志书《冈志》中载称:“今燕都之回民,多自江南、山东等省份分派来者。”主要指随燕王朱棣自南京等地来北京的回回人。牛街民间流传的“祖先是随燕王扫北,揪着龙尾巴来的”的传说,从一个方面印证了这一事实。牛街也从这一时期起,成为北京回族最集中的居住地,直至今日。

    清代以来,各地回族因经济及社会各方面的原因,迁居北京者亦为数不少,部分落居牛街,使牛街的回族人数不断增长。到20世纪30年代,北京已有穆斯林人口17万多,约占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牛街回民就业源的增大,不少人到各工厂、机关工作,人们不断迁出牛街。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牛街地区的危房改造和拆迁,使牛街不少回民迁居他处,未能再回到牛街,使牛街回民從拆迁前的2万多人,减少为1万多人。但到目前,牛街仍然是北京回族最聚居的社区之一。北京回族人口也已达25万之多,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二、牛街回族的社会经济

    牛街回族的传统经济模式,《冈志》中有一句不敬之词:“居民多屠贩之流。”此语虽指出了牛街回族以屠宰贩运业为主的传统经济方式,但不是全部。民国以前,牛街回族的经济状况常被人们以“两把刀、八根绳”来概括。“两把刀”指卖牛羊肉和卖切糕的。因为牛羊肉和切糕要用刀切开来卖,故称“两把刀”。“八根绳”是对挑担行商小贩的泛称。一根扁担,两个筐,前后各以四根绳系起来,俗称“八根绳”。此外,也有不少牛街回族人从事牙行(即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菜行、果行、骡马行、驼行、羊栈业、饮食业等行当。其中牛街一半以上的小商贩在饮食领域,多为经营清真小食品,如卖烧饼、麻花、切糕、白薯等。饮食业中牛街回民创办的“同和轩”、“西来顺”、“元兴堂”、“两益轩”等饭庄,享誉京城。

    整体上来看,牛街回族传统的经济活动,多为赖以谋生的小本经营,主要服务于北京回族的日常生活,社会地位也较低。

    新中国成立初期,牛街回族经济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分散的个体或家族经营,转入回民消费合作社,回民工商业者参加公私合营、联营或手工业合作社,使他们成为国家职工。但经济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牛街的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进入21世纪至今。改革开放以后、牛街回族的经济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业日益发展,回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当时,牛街街道集体经济主要由城南民族实业公司(即牛街联社)、劳动服务公司和企业办公室等组成。城南民族实业公司是街道的骨干企业,集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为一体。其中具有百年老字号的老店“宝世斋”,以开发生产伊斯兰宗教民族系列工艺品为主,所生产的景泰蓝民用系列产品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宣武玉器厂是该公司所属的以生产玉器产品为主的工艺美术企业,工厂继承和发展了回族独特的传统工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可靠的信誉,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好评。在1993年的北京国际穆斯林经贸洽谈会上,该厂的产品备受青睐,被有关部门确定为民族

    特需用品厂家。劳动服务公司是为解决待业青年就业而于1980年举办的,到1994年已拥有固定资产900多万元。以微利便民為宗旨的第三产业,在90年代的牛街已建成商业网点160多个,极大地方便了回族群众的生活。

    到1993年,牛街街道各经济部门共实现利润548万元。街道经济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事业的发展。牛街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先后办起了牛街民族养老院、清真食品小市场、牛街民族文化站、回民托儿所等公益事业。据在牛街地区的调查,1953年,牛街回族的人均月收入只有6.12元,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到1994年,人均月收入达265.5元,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进入2l世纪后,牛街的经济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牛街的改造,牛街地区建起了北起广安门大街,南至南横西街、枣林前街,西起白广路,东至教子胡同,占地35.9公顷的民族特色街区。今天步入牛街,清真超市和各种清真老字号食品店、餐馆林立在街道两侧。经过旧城改造的牛街在规整中依旧散发出浓浓的老北京味儿。牛街着重在民族特色上做文章,尤其是清真食品的经营,相继开办了清真超市、清真美食餐厅、清真牛羊肉市场。牛街的清真食品经营涉及加工、销售、餐饮等方面。目前,牛街建有大型清真超市1个,农贸市场1个;老字号经营者8户。他们大多继承了传统的一家一户门店式的经营模式,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口味,成为今天牛街地区食品经营单位的特点,起到了繁荣牛街地区经济的作用。根据牛街工商所统计,2005年牛街财政收入超过1.9亿元,牛街地区回族等各族人民的生活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和发展。牛街在发展以清真餐饮业为龙头的经济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路子,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商业品牌,在清真产业发展历史上添上了重要的一笔。

    牛街清真超市在牛街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发展中起着典型的示范作用。这座由北京市特优细菜中心投资兴办的清真超市,开业于2003年1月17日,是北京市第一家规模最大的清真食品、用品专营超市。创办这个超市的目的,就是为在北京这个拥有1500万人口的大都市居住的广大穆斯林提供方便、放心的购物场所,解决清而不真、清真不便的问题,满足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长的购物需求。超市现已引进10多个省市200余家知名企业及品牌商品7000多种,其中既有北京清真食品公司、正兴德茶庄、北京年糕杨的年糕和冲调系列,北京天成祥的清真面包,北京华特食品的清真香油、麻酱,北京时代百乐的“艾米”清真膨化食品系列等北京当地的知名企业和商品;也有内蒙古大草原的牛羊肉食品,西安老孙家牛羊肉泡馍,唐山伊家包装熟食,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跃华包装熟食,山东周村清真烧饼,宁夏夏进乳品的清真牛奶,河南王守义清真十三香调味品,以及山西长治回民化学公司的清真香皂、牙膏和洗涤用品等。2004年,为满足穆斯林群众生活的进一步的需要,为给清真老字号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位于超市二层1400平方米的清真美食城正式开业。又一次拓宽了清真超市为穆斯林群众服务的领域,为清真餐饮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提供了新天地。

    从牛街清真超市开业至2005年7月的统计,超市接纳购物人数已达300多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上交各项税收325.5万元。牛街超市的发展已呈现出清真超市、清真美食城、清真便利店并进连锁态势,牛街清真超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清真商品销售平台。清真超市“清纯至真,顾客至上,诚信至高”的经营宗旨,在工作中不断得以发扬。作为大都市里的清真商品超市,企业的生死线在于保证商品的清真性,否则在大都市里决无立足之地。牛街清真超市之所以发展到今天,与他们十分重视商品的清真性息息相关。牛街超市采购部的员工,都是熟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牛街多年从事清真副食业工作、有着丰富经验的采购人员。超市所进的商品,都由超市分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与采购人员一起到清真食品供应商的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并察看厂家的生产流程,察验当地民委或伊斯兰教协会的证明。对每一件商品都要看清配料,确保符合穆斯林群众的饮食习惯。并要求厂家出示食品的分析报告,征求礼拜寺阿洪、乡老的意见,合格后才能在超市出售,以保障超市出售的每一件商品都是真正的清真商品或无违犯穆斯林饮食的任何禁忌。

    牛街人在发展清真商品经营方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路子,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品牌。“牛街”作为一个以北京街道名注册的商业品牌,越来越受到国内众多商家的关注,也反映出牛街人注重商业品牌价值,谋求持久发展的现代化商业意识。

    三、牛街回族的教育文化

    历史上,牛街回族的教育经历了经堂教育、新式回民教育、普通国民教育,乃至当代全民教育等阶段。

    辛亥革命前夕,回族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受当时“兴学堂,普及教育”社会思想的影响,想通过提倡文化,改革经堂教育来振兴本民族。世代为北京牛街清真寺“札付冠带住持”的牛街回族人王宽(字浩然,行五,经名阿布杜·拉合曼)阿洪,自赴沙特阿拉伯麦加朝觐,并游学亚非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及土耳其回国后,“乃锐意兴学”,于1907年在牛街清真寺内创办回文师范学堂,由其弟子达浦生主持教务,学堂“改良教法增订课本,经学中兼习政文及科学。”1908年,王宽经多方努力,并联合了在京的回族知名人士马邻翼等,在牛街创办“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两等小学堂是7年一贯制的小学,初小4年,高小3年。初小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格致(自然科学知识)、体育、图画、手工、音乐等;高小还有历史、地理、几何、代数等。星期五下午不上课,以方便师生到清真寺参加聚礼(主麻)。每周加授阿拉伯文、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与“堵阿”共5课时,小学堂讲授的阿文与宗教课程取代了过去清真寺的启蒙经学(小学儿),既有启蒙的宗教课程,又以主要精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深受回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纷纷送子弟入学。而小学堂所规定的讲授伊斯兰教知识和星期五下午放假礼“主麻”,也成为民国时期全国所有回民中小学所效仿的定制,一直沿袭到解放后的50年代。这所学校在1912年改为官办,改名为京师公立第三十一两等国民小学校,1918年改名为京师公立第二十小学校,1928年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二十小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改名为牛街小学。1946年到1948年间,学校曾改名为北平第十一区第十五保第一国民小学校,1949年又恢复为牛街小学名,1987年牛街小学改名为牛街民族小学。后因生源不足,并入牛街回民小学。

    两等小学堂的创办,开回民新式教育的先河,启迪了回民随社会发展兴办教育的思想,开创了回民教育新的发展之路,意义十分深远。

    在清真第一两等小学堂创办后,为了适应更多回民儿童要求入学的需要,回族人刘伯余、索廷弼、王梦扬等又克服各种困难,在麻刀胡同兴办了“中才

    相关热词搜索: 回族 大都市 变迁 历史 社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