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丁玲精神的真实影像

    时间:2020-03-27 07:52: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涂绍钧同志是我的本家,我们相识、相交已有十余年。他是中国丁玲研究会、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馆员,很早就从事丁玲研究工作。在我与陈明老的接触过程中,他便不止一次地向我提到,绍钧自学成才,很不容易;在学会的日常工作中,更是一位难得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用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会员的信任和尊敬。同时,在从事研究丁玲的学术工作中,也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

    《纤笔一枝谁与似——丁玲》(以下简称《丁玲》)原为作者在纪念丁玲诞辰100周年前夕,应约撰写的一部39集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后因经费不能到位等原因,未能启动和正式开始拍摄。不久前,作者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认真地从头至尾进行了补充、改写,以“纪实文学”的形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2009年初出版。全书除《引子》和《后记》共24章36万字。我有幸将全书仔细读完,深深感到这是一部独具一格、独出心裁的丁玲传记著作;它形象地展现了丁玲献身革命、献身文学事业的光辉人生,对“丁玲精神”进行了比较全面和完整的阐释,是“丁玲精神”真实的、生动的影像。与我已读过的一些已出版的丁玲传记不同,《丁玲》一书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一、信而有证,有依有据

    作者将这部传记定位为“纪实文学”,想必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目前,关于‘纪实文学”的界定,还没有—致的看法。不过,有一点似乎是大家的共识,那就是首要的是一个“实”字,“真实性”是传记文艺作品的灵魂和生命。也就是说,它属于所谓‘‘非虚构性文学作品”范围,真实可靠性成为读者最关注的焦点;违背实际的“非真实”凭空编造,绝对不是纪实文学的品格和本质。当然,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却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合理虚构的成分,只不过对文学想象有相当严格的、科学的限制。

    一般说来,传记纪实文学与其它文学艺术作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描写的核心内容,应当是现实或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不能凭空杜撰、虚构和捏造。作者对历史人物及其生平事迹的叙说和解读,都必须依据确切的、已有的真人真事。在历史真实的基础和范围内,才容许以个人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方式,进行文学性的历史背景的解析和细节的描绘,做到忠实历史、还原历史、解读历史。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文坛上却充斥着大量耸人听闻、哗众取宠,胡编滥造、胡言乱语的所谓“纪实文学”,有的还一度成为流行的畅销货。以关于丁玲的个人生平事迹的论著来说,就有种种有意无意、或多或少,或明或暗、似是而非地“完全是胡说八道”的东西在媒体时时出现。例如,广泛传播的什么丁玲在延安是“暴露黑暗派”,什么“丁玲历史问题结论的一波三折”,什么“不解的恩怨和谜团”,以及丁玲“溺水的故事”等等,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报刊出现,甚至闹得沸沸扬扬、煞有介事。这些歪曲事实、混淆视昕的“纪实”,以讹传讹,误导了读者对真实历史和当事人的认识和理解,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严重混乱。

    涂绍钧的《丁玲》完全与这类所谓“纪实文学作品”不同,他在书的《后记》中特别声明:“所记几乎都是真人真事,包括不少人物对话,都能找到出处。”其实,作者早在2003年出版的《走近丁玲》中,便严肃地指出:“近些年来,国内有些学者,甚至包括个别曾自诩为‘丁玲研究专家’的先生们,却在贬损包括鲁迅在内的革命文艺家的鼓噪声中,追赶浪潮,对丁玲及其作品进行酷评,恣意歪曲,变来变去,无疑是一种学术良知的缺失。”遗憾的是,直到如今,这股“学术良知缺失”的浪潮,依然还不时喧闹、翻腾。正是怀着对包括丁玲在内的革命文艺家及其优秀传统的热爱和尊崇,他不辞辛苦、坚持不懈,以澄清历史事实、还历史本来面目的本真,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和恒心,完成了这部近500页的新著。

    传记采取倒叙方式,从1975年5月18日的北京秦城监狱拉开序幕。丁玲在这座铁窗中被关押五年后,终于被释放发配到山西省长治市嶂头村。途中她暗暗思忖:“为什么眼前常常是一团白雾,一团拨不开的白雾?这团白色,不能不勾起我无限的思绪,让我想起儿时我父亲死后那满屋的一片白色,想起我,那不幸的母亲,想起我漫漫七十多年的风雨人生…””于是,我们看到,丁玲从四岁父亲去世成为一个《伶仃孤女》、《少年叛逆者》,经过不断的奋斗然后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闯荡北京》;再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女,成长为著名革命作家的不平凡的历程。

    丁玲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十分坎坷曲折、艰难险阻的漫长岁月,可说是近一个世纪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几上几下、几起几伏。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就是“我不幸、也可说是有幸总被卷入激流漩涡,一个浪来,我有时被托上云霄,一个波去,我又被沉入海底。我这条小船有时一帆风顺,有时却顶着九级台风”。她曾经在风口浪尖、暴风骤雨中叱咤风云、冲锋陷阵,也曾遭遇到魑魅魍魉、陷于绝境;她有过光彩夺目、身居高位,名扬四海、声誉鹊起,也几度昏天黑地、祸从天降,几乎一蹶不振、永劫沉沦。

    从传记的标题中,读者便可看到,丁玲的第一次大起大落,大致上是从《初登文坛》,发表《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接着是《出版(红黑)受挫》、丈夫胡也频被捕并牺牲(《“文艺的花是带血的”》);她化悲痛为力量,参加“左联”、编辑《北斗》,《踏上新的征途》,随后遭国民党反动派绑架、监禁,《身陷囹圄》、《抗争在魍魉世界》。

    丁玲的第二次起伏是经过党组织的营救,经历了千辛万苦、千难万险,风雨交加、风驰电掣,才于1936年11月抵达陕北,由“昨日文小姐”转变为《“今日武将军”》;然后再《初抵延安》、《奔赴抗日前线》,带领《西战团在西安》,主持《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发表《在医院中时》、《我在霞村的时候》、《三八节有感》等等作品的《窑洞岁月》,接着开始党内整风、审干、被批评、审查而带来又一次《转折》。

    第三次的波折最大、时间最长,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书的出版并荣获斯大林文学奖(《桑干河上》、《走向世界》、《为了新中国文艺的繁荣》),到《风云突变》被错误地蒙冤划为“反党集团”、“右派”、“叛徒”(《到北大荒去》、《把心磨出厚厚的茧子》)。当“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掀起,她和陈明同时被投送北京秦城监狱,度过五年铁窗生涯,直到71岁才摆脱了牢狱生活,发配到《太行山下》。1979年1月12日,历经坎坷的丁玲终于回到了北京,《重返文坛》。

    涂绍钧接触和研究过大量有关丁玲的第一手材料,多次沿着传主生前的足迹,寻访过全国许许多多地方,亲身体验着她的人生道路和心坚石穿。书中叙述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在《丁玲全集》、陈明的《我说丁玲》、《我与丁玲五十年》以及《丁玲年谱长编》等等著作中,基本上都不难查对、核实、印证,真正做到了信而有证、有根有据,真实可靠、忠实史实。因此,从

    总体上看,这本著作可以毫不夸张地可称为信史、青史、诗史、正史。

    丁玲的确是“一位历尽磨难,九死不悔的无产阶级文艺战士”。从《丁玲》一书中,读者不难体味到,她走过的82个岁月,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近400万字的各类优秀的、鼓舞人心的作品;更多地还有她对旧世界的压迫和不平等的反抗和斗争,对党和人民的坚信不移、忠心耿耿,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对人类理想的不懈追求和鞠躬尽瘁,它们集聚和显现为光彩照人的丁玲精神。丁玲是一位新型女性,是巾帼精神的完美表现;丁玲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延安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丁玲是一位杰出的革命作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代表;丁玲是伟大的国际主义者,是人类理想精神的写照。纪实文学《丁玲》深层地、多方面地挖掘了丁玲精神的精髓,不愧为丁玲精神的写实画卷。

    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纪实文学兼备纪卖性和文学性。前面已经提到,长篇纪实文学《丁玲》这本著作,是根据作者多年前撰写的电视连续剧剧本改写而成的。现在经过加工和修改,作为传记文学作品的构架和形态,仍然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电视剧的模式,因而显现出与一般的传记作品有很明显的不同。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它更加注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具有更多的影像因素及其组合,而不是单纯的历史纪录和事件的简单罗歹0堆积。从形式上也许可以说,它是一部电视纪实文学作品,兼有纪实和电视剧的品性。或者说,《丁玲》这部传记著作,呈现出电视剧和纪实文学两种体裁的交叉和融合,是将两者嫁接的尝试。

    《丁玲》书中的描写,有的来源于史料,有的源于作家本人的创作,有的根据亲朋好友的回忆,有的则为作者亲自与丁玲接触访谈的记录和对丁玲研究的成果。纪实文学作品的纪实性和文学性,是统一于一体的。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它容许进行艺术性的描绘和形象塑造。这部纪实文学另一个独特的亮点,就是描绘的生动性和鲜活性,让读者感受到的是有血有肉、情真意切的丁玲,是立体的、栩栩如生的丁玲,是可信可亲、如见其人的丁玲。或者说,这部书是丁玲一生的生活纪实、生存纪实、生命纪实、形象纪实和灵魂纪实。

    首先,在《丁玲》一书中运用了大量对话,通过各种人物相互之间的交谈,既展现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又突出了他们的不同关系。当已是共产党员的冯雪峰与丁玲初次在北京会面时,年青的冰之便坦诚地向他倾诉内心的苦闷说:“面对这充满虚伪、欺诈和弱肉强食的社会,我只有愤恨,想反抗吧,又常常感到无助、孤单。”冯雪峰立即回答:“‘你笔下的那个‘梦珂’,就是一个在绝望中力图挣扎,刻意追求的新女『生嘛。如果我们的中国有更多的女性觉醒,更多的男同胞觉悟,不就有了希望么?”丁玲接着便说:“冯先生过奖了,我只是借助梦珂的形象发泄了我这几年来的苦闷。其实,寂寞中我真希望和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

    这里记述的俩人初次见面的几句话,简洁而意味深长。它表达了丁玲当时所处的窘迫而又无奈的社会背景,以及内心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同时,又隐隐约约地透露出对这位“笨拙的农村型的”共产党人的一见如故和一见钟情,为以后两人的情感纠葛和终身友谊埋下了伏笔。而从冯雪峰的答词中,可以明白他之前虽未与丁玲见过面,可早已对她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和了解,特别是对她的处女作《梦珂》,有相当透彻的解读和深刻的评价,足以说明他是一位高水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艺理论家。

    其次,《丁玲》中的有些描写,是依据作家的作品改写的。例如,在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和审干结束后,丁玲、陈明和画家石鲁到一个贫困的、易患大骨节病的村庄深入生活和访问,创作了《三日杂记》。她以质朴的、写实的“报告文学”的形式,分别用《到麻塔去》、《老村长》、《娃娃们》、《看谁纺的好》和《五月的夜》几个小标题,生动、感人地记叙了她这次不寻常的农村三日之行。虽然访问时间很短,但在她的思想和创作上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三日杂记》是丁玲调到边区文协后写的第一篇作品,可说是她最初的“新写作作风”的代表作之一。毛泽东看过这篇作品后非常高兴,表扬“丁玲能够和柳拐子病的婆姨睡一个炕,很不错。深入生活”。

    《丁玲》一书中的第十六章《转折》,着重用了三节篇幅再现了这段历史,尤其对毛泽东提到的“和柳拐子婆姨睡在一块聊天”作了细致地描写。丁玲他们从延安出发步行几乎走了一天,黄昏时“转过一个山坡,传来了几声吆喝牲口的声音。一排错落的窑洞出现在他们面前。忽然,他们身旁窜出一群羊来。大羊身边,还有不少小羊羔。—位六十来岁的老汉甩着羊鞭:咩一”丁玲走上前去:“老乡,这哒是麻塔村么?茆村长在哪里?”牧羊人:“这哒就是。俺就是村长,茆克万。”这些描写与原作十分吻合。但是,接着他们在村中的活动,书中却改为通过丁玲与陈明的交谈呈现出来。第二天早上,当陈明去找丁玲时,她告诉说:晚上“和茆村长的婆姨聊得太久,我和她睡在一条炕上。唉,实在是个可怜的女人啊!她说搭帮她老汉是个好人,一生勤俭、忠厚、可是命太苦,她嫁过来没有几年就得了病。柳拐子病啊,四肢都伸不直,胳膊、手指、腿上的关节都暴了出来,就像老柳树的树节—样。整天不能下地,还坐在炕E纺线线,缝缝补补……”陈明回答说:“真要感谢主席的那个《讲话》,号召作家们深入生活,写工农兵,要不是深入下来,农村的生活我们哪里知道这么多!,,接着,陈明又对丁玲说:“现在算是真正可以轻装上阵了。你不知道,幸好那年中组部给你作了一个正式结论,不然,在抢救运动中,还不晓得有多少麻烦!”看到这里,读者不难明白,这一章的标题《转折》,含意包括了丁玲这一时期处境的方方面面,从思想、工作到创作的变化,多么丰富、复杂!

    再如,当“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到东北丁玲和陈明所在的宝泉岭农场时,有一天丁玲突然被一伙人带走。陈明为找丁玲,便请假四处打听和奔走,一个多月三次到汤原,最终才见到丁玲并将她接回原来的住地。这段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曲折经历,经两人的共同回忆,由陈明于1979年6月写成《三访汤原》的长文。《丁玲》—书没有复叙陈明三到汤原的详细经过,而是选取丁玲在汤原时给一位值夜班的工人缝补破被套的细节,说明她和看守的工人在非常时期的浓厚情谊。通过两人的对话,交代了陈明先后三次来看望她。丁玲说:“他第一次来,给我送来衣服,可惜没见上面。昨天来,有宝泉岭的造反派李威在这里,很凶呵!我们也只说了几句话,我让他走了,免得吃眼前亏。老陈总是不放心我,其实,我在这里蛮好的。”等到丁玲离开后,“老王头望着丁玲的背影,喃喃地说:‘好人哪,为什么总要遭罪呢?’明亮的灯光下,可以看见泪光在他浑浊的眼里闪动…一”丁玲与陈明夫妻在最深重苦难的岁月中,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恩爱情恋,通过这组镜头的闪现,生动感人、原汁原味

    相关热词搜索: 影像 真实 精神 丁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