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书写问题

    时间:2020-03-28 07:51: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媒介生态作为传播学的一个流派,可以改造成为百年中国文学史书写的理论原则。将媒介生态区分为宏观媒介生态和微观媒介生态,能够将其与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关联起来,从而为书写百年中国文学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从媒介生态的视角进行百年中国文学史书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以界定百年中国文学的叙述起点,更新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书写范式,变革百年中国文学史的叙述方式,厘清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媒介生态;百年中国文学史书写;“合力型”;文学史书写范式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1-0155-12

    将媒介理论引入文学研究,是当前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界对这一问题持续多年的热情,不仅说明媒介与文学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也说明这一研究对于文学研究本身的推进作用。印刷技术的变革导致文学的现代发生,没有近代以来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将会是另外模样。文学研究者正是看到文学与传媒之间这种互动共生关系,并以之作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我们在文学与传媒相关的领域才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近三十年来,百年中国文学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书写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对于“百年中国文学”概念的界定始终莫衷一是,如何去书写“百年中国文学史”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从媒介生态的理论视域出发,我们对“百年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可能会别开洞天。

    一、“百年中国文学”概念的形成

    及其文学史的书写现状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提出

    “百年中国文学”及其相关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北京大学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等所发表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文。文章指出:“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过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过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一道)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过程,一个通过语言的艺术来折射并表现古老中华民族及灵魂在新旧嬗替的大时代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过程。”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打破了学界一向固守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研究界限,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直至当下的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把握,使“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并试图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下审视中国文学。

    这一论述引发不小轰动,一时引起重写文学史的热潮。仅10年间,中国内地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名的论著至少就有十余种,见表1。

    收稿日期:2017-10-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百年中国文学与媒介的互动共生关系研究”(13AZW00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出版研究”(17BZWJ05);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研究”(17RWDZ10)。

    作者简介:胡友峰,男,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济南250100)。

    表1读秀学术搜索引擎所收录的1985—1995年书名中包含“二十世紀中国文学”的著作

    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1陈元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082黄子平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093乐黛云、王宁主编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所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14罗强烈原型的意义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题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085朱德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126乔福生、谢洪杰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127张夫圣地之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倾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8陈鸣树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9顾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0510王一川、张同道、丁涛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海南出版社1994.1011刘明馨、赵金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08

    2.“百年中国文学”概念的成形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提出的同时,争议之声也此起彼伏。首先是时间界定的问题。根据黄、陈、钱三人的论述,1898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上限,将严复翻译《天演论》介绍现代自然哲学、梁启超作《译印政治小说序》介绍西方文学、裘廷梁作《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关注文学媒介的问题视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起点。有学者认为,可将起点进一步推至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如谢冕以1896年丘逢甲所作《春愁》为例,指出百年中国文学的主题是“忧患”,基本情调是“悲凉”。②也有学者仍然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起点应是以白话写作与现代精神为标志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如宋世明认为,以1898年维新变法为起点,或许可以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地位的变迁和心理发展,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文学与清末文学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迥乎不同,“文学史并不等同于知识分子精神史”③。关于起点问题的争论,至今尚无定论。

    上述论述牵涉到另一个争议之处,即命名问题。有学者指出,晚清势必不能被排除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外,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无法包含晚清时段,这一命名的不严谨之处显而易见。雨箫认为,从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来看,要与中国古代文学、未来文学发展形成对应,并且考虑到国际交流时所使用的世界通用语言,最为贴切的是使用广义的“中国现代文学”这一概念。④但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一般用来指称1917—1949年这一时段的文学,用“中国现代文学”来指代这一时间段的文学仍有混淆之嫌。

    在此期间,董炳月已经注意到日本学者藤井省三的《中国文学百年》(此书尚无中文译本)在时间观念上的突破与黄、陈、钱三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所谓的“百年”只是一个泛指,其论述实际时间跨度长达150年。⑤“百年中国文学”的概念呼之欲出。199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由谢冕、钱理群主编的八卷本《百年中国文学经典》,收入自1895年至1996年的优秀作品。⑥此后,“百年中国文学”的概念频频被学界使用,并逐渐沿用下来。

    相关热词搜索: 媒介 书写 生态 中国文学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