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二十一世纪中国爱伦.坡小说跨学科研究综述:2001-2019

    时间:2020-03-28 07:51: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文章通过对2001-2019年国内爱伦。坡小说的相关研究做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将“跨学科”作为切入点,从一个较独特的视角对国内坡小说研究的脉络进行了整体的把握。以时间为轴,通过文献检索和查新按专著、期刊、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四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整理,为跨学科视角下研究爱伦.坡小说理清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爱伦.坡小说;跨学科;综述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中国学者对坡其人其作品的译介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周氏兄弟。文章将时间区间限定在从千禧年至今即2001年-2019年,对国内爱伦.坡小说的相关研究做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将“跨学科”作为切入点,以期从一个较独特的视角对国内坡小说研究的脉络有整体的把握。下文将以时间为轴,通过文献查阅和整理拟按专著、期刊、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四部分行文。

    一、专著

    首先将梳理专著,以“爱伦坡小说研究”为关键词,其中与主题相关的有以下9条:

    任翔(2006)在其专著《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中介绍了爱伦·坡的生平、研究了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及其小说的影响。其视角为文化危机,正好与国内坡研究文化转向相呼应。廉运杰(2008)以传记的形式评述了爱伦.坡的一生,关注点为现代主义,国内较多学者对坡的作品中所呈现的现代主义或现代主义要素均有所关注,并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共识。上海大学的坡研究专家朱振武为国内坡小说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数部著作和系列论文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对坡研究感兴趣的学者的必引用借鉴的参考书目。《爱伦·坡小说全解》(2008)内容包括:爱伦·坡传略;爱伦·坡创作略论;本书撰写的几点说明;道德内省类;侦探推理类等。《爱伦·坡研究》(2011)分爱伦·坡生平、爱伦·坡评论二篇,介绍爱伦·坡的生平及其小说。该书从文化与美学角度展开对坡的讨论。这部专论非常具有一种整体性,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总而言之,该专论可谓一本关于坡的综合全面的著作。青年学者于雷(2015)出版了《基于视觉寓言的爱伦·坡小说研究》可以说另辟蹊径,独创地从三个维度对爱伦·坡的“侧目而视”加以考察:(1)作为美学观的“侧目而视”;(2)作为批评、创作观的“侧目而视”;(3)作为哲学观的“侧目而视”。另一学者罗昔明(2016)借用经济学概念“消费主义”详尽阐述了消费主义视域下的爱伦·坡研究,该专论中包含对坡的小说和诗作的详尽分析,“消费主义视域下”无疑属于跨学科范畴。汪琼(2017)认为新世纪的爱伦·坡小说研究凸出文本发生的内在肌理及其相应的认知范式,注重采用以文本为核心的“多元化方法论”,融合发生学批评、传记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以及各种围绕“种族问题”所展开的社会学批评,从而使得坡的小说研究得以置身于文学与文化、现实与想象、自觉与直觉相互交织的审美网络中。与于雷相关研究呼应,探讨坡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一种因侧目而视而带来的全局视野,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跨文本跨主题等的“体系美学”。去年卢敏(2018)的著作虽不是关于坡的专门研究,但其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凯瑟琳·塞奇威克等五位杰出作家的16部作品的道德主题,并通过横向、纵向的方式将这些作家与简·奥斯汀、爱伦·坡、福克纳等作家进行对比,是一种对爱伦·坡小说研究的比较文学的尝试。

    二、期刊

    在期刊条目下,搜素关键词 “爱伦坡小说研究”,共有269条目,考虑篇幅期刊质量和与文章内容相关性,故选取以下3条代表性内容:魏贝贝于2012年对国内从2001-2012年来国内学者对爱伦·坡小说研究大致脉络进行了梳理。同年于雷在《当代外国文学》刊文,其论文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国外爱伦·坡小说研究显著呈现出“回归伦理”、“回归创作”及“回归本土”等三种格局并驾齐驱的态势,于雷认为新世纪的爱伦.坡小说研究凸出文本发生的内在肌理及其相应的认知范式注重采用以文本为核心的“多元化方法论”,融合发生学批评、传记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以及各种围绕"种族问题"所展开的社会学批评,从而使得坡的小说研究得以置身于文学与文化、现实与想象、自觉与直觉相互交织的审美网络中。此文是爱伦.坡小说研究跨学科思路的一個很好的应证。叶明珠(2017)聚焦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黑死病,鼠疫,肺结核、霍乱等疾病。爱伦·坡以他对这些疾病的认识与观察,将这些疾病表现出了当时社会的特有现象,展现出作者独一无二的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三、博士论文

    在学位论文-博士条目下,搜素关键词 “爱伦坡小说研究”,共有12条目,同理,考虑篇幅和与文章跨学科内容相关性,比较有借鉴价值的有以下6条代表性内容:新世纪初,任翔(2004)从文化危机角度出发、从价值的视野去探索爱伦·坡的文学世界。刘敏霞(2011)通过分析内战前以坡为代表的六位作家的哥特小说,探讨了民族身份的本质,认为哥特小说是对民族身份建构的想象和反思。民族身份的研究源于历史、政治、和社会学研究中民族主义的研究,近些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并应用到文学研究领域,和历史语境相结合,对文本进行新的解读和阐释。郝敬波(2012)借助研究爱伦·坡、马修斯和哈米顿等西方学者的短篇文体理论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影响,发掘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体观念形成的重要渊源,此文类属于比较文学范畴的影响研究。国内另一学者朱全定(2015)的研究与之有相似之处,他分析考察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媒介传播。将中国侦探小说置入世界侦探小说创作的大背景下,探究侦探小说的叙事艺术的独特性以及侦探小说向通俗文化转变的进程中对我国文化生产的启示,论及侦探小说爱伦·坡自是不可回避的一座丰碑。潘蕾(2016)试图理清爱伦·坡在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传播路线,其作品产生的相应影响,以及这种传播和影响背后体现出的现代文人的审美和政治诉求。苏加宁(2017)对比爱伦·坡与霍桑,认为荒野和古堡被视作心理空间的外化,投射出当时人们普遍的焦虑心态。

    四、硕士学位论文

    在学位论文-硕士条目下,搜素关键词 “爱伦坡小说研究”,共有181条目,因博士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存在一定的重叠或者交叉。加之上海大学的朱振武是国内坡研究专家,对坡的研究颇有造诣,朱教授所指导的博士和硕士对坡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全面的体系。同時,考虑篇幅和与文章跨学科内容相关性,比较有借鉴价值的有以下7条代表性内容:

    其中借用比较作为方法的是吴晟,该学者(2005)通过死亡主题的美学对比,发掘埃德加·爱伦·坡与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创作思想。程庆华(2008)力图从小说美学出发,结合爱伦·坡本人的效果理论对其幽默小说作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吴妍把爱伦·坡放回到其历史文化语境进行分析,为解读坡的科幻小说打开了新的视野。邓娜娜(2008)将爱伦·坡及其作品置于通俗文化背景下,通过重点分析《厄舍古屋的崩塌》等短篇名作,考察爱伦·坡本人及其作品与通俗文化的关系,诠释爱伦·坡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过程。王二磊(2008)联系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主要特征,探讨爱伦·坡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以现代主义为理论框架的还有张秀丽,不过张的研究对象是坡的诗歌。张秀丽通过探究坡对现代性危机、现代人的精神困顿,以及现代诗歌书写危机的回应,试图阐述他的诗歌的美学意义——在毁灭和死亡中救赎失落的灵魂,获得永恒的统一和美。张的论文缺年份信息,同样缺少年份信息的还有许广洁、杨婷,三人的毕业院校均系上海大学。许广洁尝试运用爱伦·坡本人的批评理论,从创作美学的角度入手,对其文艺思想和文学作品进行重新阐释。而杨婷从文化研究的大语境出发,通过对当代美国爱伦·坡研究不同领域主要研究成果的具体分析,归纳出当代美国爱伦·坡研究超越文本、跨越学科、穿越时空的文化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最后得出文化研究是坡研究的新视域。该学位论文是国内坡小说研究明确提出“跨学科”字样的一篇重要文献。从以上的梳理不难看出以上海大学朱振武教授为首的坡研究学者已自成一派,2008年是多产的一年,呈井喷状,蔚为壮观。文末,有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会议论文值得一提:黄丽香 (2008)用别于常人的系统功能语法对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泄密的心》进行语篇分析。用语言学方法考察文学问题,该提法较罕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爱伦.坡辞世以来国内外评论家们分别从心理分析、形式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社会文化等角度对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进行诠释,而且成果显著。在新世纪,随着大量出版物的问世和受西方爱伦·坡多元化研究的影响,中国的爱伦·坡研究呈现出了丰富的局面,但也存在着研究方向和研究重心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爱伦·坡与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作家作品的相关比较研究并不多,仍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文章通过对2001年-2019年国内爱伦.坡小说的相关研究做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将“跨学科”作为切入点,从一个较独特的视角对国内坡小说研究的脉络进行了整体的把握。以时间为轴,通过文献检索和查新按专著、期刊、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四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整理,为跨学科视角下研究爱伦.坡小说理清了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任翔著.文化危机时代的文学抉择 爱伦·坡与侦探小说探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廉运杰,著.一个人的现代主义者[M].爱伦·坡评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3] 朱振武,主编.爱伦·坡小说全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 朱振武,著.爱伦·坡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5] 于雷,著.基于视觉寓言的爱伦.坡小说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 罗昔明,著.消费主义视域下的爱伦.坡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6.

    [7] 汪琼,著.爱伦·坡小说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

    [8] 卢敏,著.19世纪美国家庭小说道德主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

    [9] 魏贝贝.中国爱伦·坡小说研究综述[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01).

    [10] 叶明珠.爱伦·坡哥特式短篇小说中的疾病叙事研究[J].佳木斯职业报,2017(07).

    [11] 任翔.诡异的世界与虚灵的真实:爱伦·坡与侦探小说论略[D].中国人民大学,2004.

    [12] 刘敏霞.美国哥特小说对民族身份的想象:1776-1861[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13] 黄丽香.小说语言的形式与功能——《泄密的心》功能语篇分析[C].2008年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A].

    基金项目:文章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跨学科视域下的爱伦·坡小说与伦理批评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4zc116。

    作者简介:陈子丽(1983.01- ),女,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美国文学评论。

    相关热词搜索: 跨学科 中国 二十一世纪 综述 爱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