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至亲好友的挽歌

    时间:2020-04-27 07:53: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至亲好友的挽歌,镶嵌在野夫用时间和历史梳理的背景之下,以一种私人化的叙事方式激活了人们共同的记忆。

    在很多人看来,野夫是不幸的,因为他至今未得到主流文学圈的关注。这意味着他不会获得名目繁多的官方或非官方文学大奖,成不了文学“大师”。然而这种“不幸”正是野夫极为珍重的立场,正是因为他的被漠视,他在民间、读者中获得的认可和声誉才显得货真价实,无制造之虞,无炒作之嫌。

    章诒和在野夫的散文集《乡关何处》的序言中说,她读了野夫的文章,“一夜无眠”、“痛哭流涕”。这也是像我这样的读者的感受。野夫的散文为何能让人如此无法自拔?

    有人说,真正的作家要保持和历史、现实的紧张关系,一旦与之和解,作品的死亡就为期不远。野夫说,他和这个时代永远无法握手言和——在解决温饱之余,支离破碎的青春被重新缝补成一首轻薄肤浅的抒情诗,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荒诞。

    所以野夫的历史是沉重的,他拒绝抒情。他把《乡关何处》归为散文集,而散文大体以轻灵见长,但是野夫的书却是一个例外。余世存说,20世纪汉语散文史上,很少有人像野夫这样,集中地、执着地书写着沉重的死亡。

    书的开篇是野夫母亲自杀而亡的故事。母亲在“我”出狱后,为了不拖累儿女毅然跳江自杀。野夫在文中写道:“整整十年了,身寄北国的我仍是不敢重回那一段冰冷的水域,不敢也不欲去想我投江失踪的母亲,至今仍曝尸于哪一片月光下……”

    《坟灯》一文写外婆之死。“反右”斗争中,外婆作为“军阀太太”承担着太多的灾难和屈辱。在野夫21岁那年秋天,为整个家庭耗尽心力的外婆在山中去世。“在那之后的若干年里,我几乎仍然沉浸在那种巨大的悲痛中难以自拔。”十年后,作为一名行囊空空的牢释犯,他破坟开棺拾出外婆的骨殖,背着她回到千里之外的平原,一还外婆的旧愿。

    写到大伯,大伯在革命中被“组织”编织了命运,却因为“革命中的爱情”这朵眩毒之花最终吞药饮恨长眠。该浪漫的不曾浪漫,该友善的最终也未能友善。

    然后写到儒雅幺叔,于清冷隐忍中死于异乡;杰出的却不能相融于社会的李如波,最后淹没于愚民浊海中……

    至亲好友的挽歌,镶嵌在野夫用时间和历史梳理的背景之下,以一种私人化的叙事方式激活了人们共同的记忆。这些人物的身上负载着太多的历史痕迹,恰好同时也是一代人共同的命运遭际。

    散文集后半部分旋律也几乎相同,只是死亡成分相对变少。野夫介绍了孤独守望大水井的仇老汉、逢苦不忧的瞎子哥、畸人刘振西、幽人苏家桥、烈士王七婆,每一个都是精致入骨的俗人、社会的边缘分子。

    野夫将他们写得传奇至极。如果说大书死亡是野夫直指历史深处的利剑的话,那些传奇式的人物,则是野夫对于民间的另一发现。

    在写苏家桥那篇文章里,野夫说:“在这个时代,真正有趣的人实在不多,喧嚷畸形的盛世,能够独享自己不屑的人,亦少之又少。”野夫心属民间,认为那里代表着真正的民心道统。这让我想起《中国底层访谈录》的老威,同野夫相似,生活的变故使他沦落到民间,无意中接触很多底层人物,老威发现,底层人的思想、血泪以及他们无以倾诉的孤独,永远被掩埋在成功者的泡沫之下。野夫在书中说:“这些底层的、体制之外的、畸零人的生活经历,你甚至都不用加什么修辞作料,只要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就足够反映这些来自生命丛林的故事,这些故事,亦足以摧毁被我们主流媒体所包装粉饰的所谓‘真实’的生活。”

    “土家人、重感情、硬汉子”,章诒和这样概括野夫。这九个字,解释了野夫人生艰辛曲折的原因。他干过警察,做过囚徒,当过书商,多次一贫如洗,几番千金复来。他人生的波折超乎我们想象。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经历,野夫在写死亡的时候才能那样坦然,在写民间的时候才能那样亲切。

    书的结尾,野夫写到他创作此书的初衷:我认为,有故乡的人仍然是幸运的。“如果我不写出那片土地上的故人故事,有几人曾知那一穷荒僻野,更有何人知道故土上那些真切的荣辱悲欣。如果没人知道那些默默无闻而又可歌可泣的地名和人事,那我若干年的寄生和成长岂不是一种虚无和负罪。到真正树老叶落之时,我却恐无根可归了。”

    千帆过尽,故乡依然是野夫心中最珍贵的港口。这部来自边远陬隅的民间私话般的《乡关何处》,意义正在于“藉由对过往亲友的命运检索,来管窥上世纪平民生活的一斑”。野夫说他“还了一笔人生的债”,痛在人心的是谁没有那笔债?

    推荐者:秦涛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博士生,央视《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人。出版有《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老谋子司马懿》等。

    《现代学林点将录》

    胡文辉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虚梁山泊一百单八席位,取近世某领域之人物对号入座,是为“点将录”体。点将录最不好写,一来以一家之标准选汰学界成名人物,易招惹是非;二来热闹归热闹,却难免游戏笔墨之讥。

    《现代学林点将录》上取清代学术殿军章太炎,下讫余英时、张五常等当代学人,兼涉国外汉学界一十九位名宿,正文涉笔成趣、妙语迭出,注释密匝扎实、旁逸斜出,人物之去取或容商榷,文笔与见识可谓一流,是近年难得一见的点将录佳品。跋语说本书半是现代学术梦华录,半是现代学人思痛录,洵非虚语。

    《书海泛舟记》

    范福潮著 重庆出版社

    民国学人的风采,展现在1949之前;民国学人的风骨,体现在1949之后。《书海泛舟记》是作者回忆童年读书经历的散文集。读完这一篇篇清隽的文字,“父亲”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他在建国前接受教育,曾是一位普通教师。他被打入牛棚,却读书不辍,为儿子以《初学记》发蒙,在防空洞里读《诗经》、病榻之上解《西厢》、雨夜登阁读《红楼》,如此坦然而沉静,仿佛周遭的乱世与己无关。于这种奇境中可以领略,即便在那样荒唐的年代,仍然有一股清澈的潜流,维系中国的命脉不绝如缕。

    《法象万千:睡龙醒语录》

    龙大轩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要读一些法学界的小品文字,《法象万千:睡龙醒语录》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集子里的杂文小品,绝非短时间内的急就章,而是作者二十年来陆续撰成。据作者自称每篇文字都已成诵,构文炼字的苦心孤诣可见一斑。

    写作之苦,对阅读者而言自然就置换成了快感的享受。本书对法界怪现状、学林现形记多有揶揄,读之不禁捧腹;文风幽默、辛辣、汪洋恣肆,恍然间让人看到《庄子》的影子。

    引一句《诗经》里的话:“善戏谑兮,不为虐矣”,也许是对这本集子的恰当评价。

    相关热词搜索: 至亲好友 挽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