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0-09-08 07:56: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在现代社会,教育教学应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既要紧密围绕课堂教学的规律,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教育教学应当具有创造性、发展性及特色性。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它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和提升空间,用发展眼光着力教学,以发扬特色改进教学,才能顺应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的新要求。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赵丹(1980- ),女,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与理论。(辽宁 锦州 12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分级教学的研究生公共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201214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82-02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①随着国内高校的不断扩招,众多高校相继引入完全学分制,施行完全学分制逐渐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全学分制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由的知识空间,学生有权自主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指的是结合教学理论体系,选择最佳教学方式,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它不仅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而且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

    本文通过阐述完全学分制实施的必要性,着重探讨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策略,从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对教学主体的研究和监控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使高校教师对于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高校施行完全学分制的必要性

    综合来看,大学生是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最大受益者:一方面,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特点,自主地挑选学科课程,挑选上课的时间和教师;另一方面,学生能够灵活地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是选择性。完全学分制充分从学生的个性、喜好、特点出发,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科领域,促使学生为今后的就业道路明确方向。二是自主性。完全学分制设置了同一课程多位老师的选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以及教师的授课特点等,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校方安排。三是能动性。完全学分制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偏重于学生能力的测试;一改过去期末纸笔考试的传统模式,这就可以在客观上纠正学生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将学生的过程学习记录在内,有利于将学生的努力成果明显地区分开来。四是创新性。学生的学习更具创新性、开拓性和开放性特征。在传统本科教育体制中,学生入学前就确定了所学专业,很少有学生会选择其他学科课程。而在完全学分制度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还可以涉猎其他的学科领域,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总之,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施予学生的约束力减轻了,展现给学生的是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学习方案,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努力的方向,从而发展和完善自我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完全学分制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探讨

    完全学分制也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挑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和主动地位,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在选课和选教师的过程中,不管是年轻教师亦或老教授,都站在同一起点接受学生的选择。有的老师,由于上课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吸引了超过班级最大限额的学生报名;有的老师由于某些原因不被学生认同,遭遇了“下课”的尴尬境遇。

    完全学分制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它直接促使教师提升业务水平,进而才能够创新开设更多学生热衷的课程,这不仅使授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提升,而且让学生们大受裨益。在这种情势下,高校教师更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多渠道、多途径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提升课堂教学设计水平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以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依照教学对象的特质,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合理地优化各种教学资源的配置。

    1.以当代理性主义为理念,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够清晰、明确,就会导致教学活动陷入混乱状态;课堂上的引导力和和核心力缺失,则无法达到最终的教学要求。纵观我国的教育教学历程,一直存在着以学习知识为重,却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在高等教育中也不例外,教学大纲中,对于知识习得方面的目标具有明确性,但是对于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却较为抽象模糊,由此一来,高校教师容易走入误区,将课堂教学的重心紧紧围绕于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学生技能的提升。一旦课堂教学目标局限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自然会导致片面重视书本知识和教师讲授,忽略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人文素养的熏陶以及正确情感价值观的树立。当今社会的大部分高校学生,存在着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际能力相当欠缺,两者存在明显的反差。

    当代理性主义的理念强调技能的培训与习得,该理念认为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纲要,其中包括外显的行为能力,然后以该纲要为主体核心设计具体的教学分目标,并且明确每一个分目标下包含的能力训练内容。由此,教学活动就能够产生具体可感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以此教学观为基点,教师详实地探究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的要求,通过仔细推敲,可以确定出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即明确每一节课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容,包括习得的知识,掌握的技巧,发展的智力,形成的思想观点以及获得的品质习惯。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和进行,同时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抓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有助于全体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吸纳尽可能多的营养。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以及发展需要来设计,要“与时俱进”,即课堂设计要体现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成果;要“学以致用”,即把课程理论知识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体验及认知紧密联系起来,多为学生创造实践训练机会。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顺应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同时要观照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发展特性,即符合知识序以及认知序的要求,此外,还要依照简易顺序,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讲授应当直白简明,深入浅出,使学生便于领会和吸收。

    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顺应学生的需要。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渴望接收到更高层次更加丰富的知识。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充满着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大量的途径获取广博的知识,而且这些途径可能比课堂更加有声有色,活泼有趣。所以,呆板的教学手段,简单的“填鸭”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多层次、多角度地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应当依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自主学习的方法、课堂探究以及课下延伸的方法,特别是要运用学生们偏爱的小组游戏,个性表演、具体案例探究等策略,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如微信、QQ平台等,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提升对教学主体的研究和监控能力

    依据人本主义的教育理论观点,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和班集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全部参与者所表现出来的经验、智力、情感、价值观都可能对教学环境产生影响。②所以高校教师对于教学主体的研究,包括学生和教师自身,既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点,也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保障。

    1.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与监控。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发展需要,所以了解学生,探究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与监控是必然要求。

    “爱”是课堂无声的力量。关心学生的成长应成为教师的必修课,高校教师要提升分析学生以及教育学生的水平,加强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认识和了解。坚决摒弃仅仅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客体的教育模式。分析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学生的基础状态以及学习的支撑性因素。学生的基础状态是指其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因素等内容,即他们的起始学习状态,这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以及以后的教育全过程。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观察、作业、提问、测试等形式把握学生的基础能力。教育工作者只有了解学生的基础状态,才可以制定与之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仔细探究所教授对象的支撑性因素,具体包括个性、态度、情感等,这些因素会加快或减缓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教师应当充分把握多种契机了解学生,除了课堂交流之外,还应在课外与学生积极联系,倾心交谈,进而掌握学生目前的学习动向,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吸收情况等。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反馈的信息,能够合理及时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结构,改进教学的模式手段,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2.加强对自身的研究与监控。高校教师对自身的监控内容主要包括个性品质、心理素质、教学水平等因素,由于教师个体的差异性,即使不同教师教授相同的课程,采用同样的教学手段,也可能会呈现相异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自身进行SWOT的细致探究,吸收学生、同事的反馈等手段,全面地研究与监控自身,从而积极改正不足和缺点,探索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当做意识观察的对象,对其进行全面开放的检查、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监控。主要包含观察自己的教态、仪表、风范以及语言等,同时依照教学的实际情境适时地加以调节和控制。特别是情绪调节这一方面,教师应当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消极情绪影响到教学活动,也应避免学生的情绪影响到自身的教育行为。

    (三)增强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与教师的组织能力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1.引用合作教育理论,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合作教育理论主张合作探究性的教学氛围,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教师和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合作互助关系。教师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大部分已经是成人,一方面不再乐意于仅仅充当被动接受者,其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能够和教师形成和谐融洽、平等互动的关系。

    所以,依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合作教育理论,教师应当积极地与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关系。首先,教学活动应当视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在合作交流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还应通过对话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主动习得新知。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乐于吸纳他们的评估和反馈,这样有利于优化师生的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影响。

    2.借助互动理论,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情境中,教师为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学生也通过适时的反馈和提问以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学习需要,双方通过积极配合互动,共同达成教学目的。教师要力求营造愉快轻松、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通过对话、讨论、游戏、表演等途径,借助新颖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拓展合作沟通范围,促使学生全面地加入到教学活动的进程中来。具体而言,互动性没有统一的实施要求和标准,但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互动应当是更加深入,更高层次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教学主体之间还是存在差异和区别的,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中,教师的身份为平等交流的首席,这里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的科学引导为前提基础的,并不是毫无目的、放任自流的自我学习和教育。所以,这种互动沟通,对教师的引导组织、掌控全局以及优化教学内容结构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确保有效课堂教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不管如今的教育技术发展如何迅猛,都不能取代教师的悉心口授。教学语言必须力求简明易懂、精确严谨、音量适度、节奏适中,富有感染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需要教师自我修养的锤炼和提升,广泛涉猎哲学、历史、人文等综合学科的知识,扩充内在的知识涵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谈吐得体,言语精炼,自然而然会吸引学生的关注,赢得学生的钦佩,这是对高校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此同时,非言语沟通也是颇为重要的,例如教师的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方面,运用非言语沟通应当力求真切、准确、自然。非言语沟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产业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以及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完全学分制的应运而生,遵循了因材施教、具体分析的原则,在开展的过程中大力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步伐。高校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重点是可以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进而达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陈欣,苏婕,蔡媛媛.浅谈完全学分制的优缺点[J].现代交际,2010(10):171.

    ②宋春燕,牛道生.论高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策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8):13.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振天.关于大学理念的再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

    [3]许高厚,施铮.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赵丹.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教育与职业,2013(12).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