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

    时间:2020-09-21 07:58: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产业结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发展方向都至关重要。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结合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比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根据2007、2012年的两张投入产出表,计算出39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以及增加值影响乘数,对比2007、2012年的产业发展状况,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的构成。结果发现,目前仍需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低能耗、高效益的新兴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产业结构;投入产出;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增加值影响乘数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是否健康发展的问题逐步受到了高度的关注。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状况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方向。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只是经济总量的逐步增大,应该也体现在产业结构的逐步合理化、健康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改变。站在长远角度看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了可观的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健康化。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三大产业的内部结构的调整、优化能源生产效率能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的产业结构,着力分析优化产业结构的方法。

    投入产出技术是定量反映产业结构的方法最科学方法之一,是通过投入产出表全面系统的反应各部门的相互联系。该技术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最早提出,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钟契夫[2],《投入产出分析》,1993)。基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成果显著。

    一方面学者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产业结构关联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发展中国家加快工业化步伐,产业关联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Hirschman[3](1958)提出了产业关联效应的概念,而后有人提出采用完全需求系数矩阵即里昂惕夫逆矩阵的产业关联分析方法,并被广泛应用开来。杨斌斌[4](2002)利用里昂惕夫逆矩阵计算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对我国六大产业进行分析,且通过交叉关联分析得出对供需双方都有很大调节作用的产业部门;丛黎亮,万静[5](2007)除了从投入和产出结构以及产业关联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产业结构问题,还结合了技术矩阵,结果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国际标准模式偏差较大,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必须对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所占份额和影响力进行科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这样才能加速产业结构转变进程。肖皓、朱俏[6](2015)针对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系数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增加值和节能减排的系数的改进。另一方面学者基于投入产出的角度使用不同模型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薛声家[7](2003)建立了产业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在不增加总投入的假设下,以极大化国内生产总值、保证三次产业的合適比例等为目标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分析;孟彦菊,向蓉美[8](2010)使用的是计量经济与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的联合模型,建立了居民消费面板模型,预测出未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分部门消费数据,再将预测数据带入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产业结构逐年变化趋势。

    基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分析,正确认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为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建议。本文拟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借鉴前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上,使用2007年至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中相关数据,结合三大产业增加值构成状况,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并且运用影响乘数得出我国的主导产业,以期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关政策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1.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1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2008、2009两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长速度放缓降到9%左右,但是GDP仍然是增长的态势,2010年由于我国GDP基数大,并且产业结构之间没有合理化的发展导致增长速度放缓,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

    观察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2002年至2012年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少。第一次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持续性下降,2009年起比重已经降至10%以下;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在2002年至2006年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06年后,第二产业比重开始缓慢减少,但第二产业仍然是我国支撑性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在2005年后开始上升,在2012年,第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仅低于第二产业2.3%,在国家倡导发展服务业的环境下,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步增大。

    在三次产业中农林牧渔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现阶段的支柱产业,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现代经济大环境下,逐步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如何调整第二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提升第二产业的经济效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额贡献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

    1.2产业关联特征

    1.2.1部门划分

    下面本文根据投入产出表进一步作我国产业结构关联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投入,所以每年编制一张表成本极高,我国现行的制度是五年编制一张投入产出表,本文运用的是2007、2012年两张投入产出表,这三张表对部门的划分是按照统一的42部门划分标准,但是2007年至2012年的部门划分在细节上仍有区别,本文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产业的内部结构变动和关联性,对部门进行统一划分,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邮政业合并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共计39个部门。

    本文根据2007、2012年两张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重新整合计算出2007、2012两年的39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根据该表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列昂惕夫逆矩阵,据此再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已进行以下的分析。

    1.2.2影响力系数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计算出列昂惕夫逆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I-A)-1中各列元素是对应部门的最终产品增加一个单位时,需要对各部门直接与间接提供的总产出量。在(I-A)-1基础上可以计算出39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在列昂惕夫逆矩阵中,每一列元素的合计

    与各列合计的平均值(社会平均影响力)对比,得出的系数成为影响力系数rj,即

    当某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说明该部门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反之,小于社会平均水平。通过计算2012年的39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发现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的影响力系数非常低,这是由于农业产品的增加对其他部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拉动作用。以制造业部门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工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这些部门对社会生产的辐射比较大,能够较好的带动其他部门的生产,这些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应当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技术更新换代和产品升级。建筑业的影响力系数也比较高,而房地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比较低,随着我国国民对房屋购买的积极性的提高,对商品房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应该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加大投资,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这两个部门的对其他部门的带动效果比较好,这而其他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普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得到重视。

    对比2007年与2012年的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发现农业的影响力系数变化非常小,发展非常稳定。而第二产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等部门都有很明显的下降趋势,因为这些部门已经处于成熟的发展水平,再发展的潜力不是很大,因此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会逐渐下降。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这几个部门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这些部门在2007年至2012年逐步发展起来,尤其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其他各部门生产技术和效率,因此其影响力系数有大幅度提升。然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事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影响力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然而目前我国国民处于消费升级的阶段,国民更加注重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以此带来其他各部门发展,因此应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相关部门,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1.2.3感应度系数

    在列昂惕夫逆矩阵中,每一行元素的合计

    与各列合计的平均值(社会平均影响力)对比,得出的系数成为影響力系数si,即

    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水平也是1。2012年农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6743,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是因为农业的产出除了直接用于居民消费的一部分外,有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撑性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远高于1,尤其化学工业的感应度系数是社会平均水平的三倍之多,因为这些部门都是基础产业和传统的制造业,其产品大多作为中间产品用来支持其他部门的生产,居于产业链的上游,当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较快时,各个部门纷纷增加投入,这些部门会有社会需求的压力,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但国民经济放缓增长速度时,这些部门就会供过于求,形成浪费。因此对于这些部门应该在稳定其产量的基础上,重点扶持那些有社会需求压力的部门的发展。建筑业的感应度系数远低于其他部门,仅为0.4743,原因是对建筑业产品的肖皓没有表现在投入产出表的第一象限,而是在第三现象,同时对建筑业的最终需求也体现在投入产出表的第三象限中。我国经济对第三产业的依存度仍然不是很高,其中只有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其他产业部门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尤其一些新兴产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对比2007年与2012年的各部门感应度系数的变化,第二产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上升比较明显,第三产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国民经济对这些部门的依赖性增加,我国在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引导下,这些部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社会对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的需求有明显的减少。

    1.2.4交叉关联分析

    同一个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不一定一致,为了反映各个部门的拉动和支撑情况,根据计算的数据作出图2来具体的表示2012年我国39部门的产业关联情况。

    处于第一象限的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的部门,这些部门的产出的增加会很大程度上带动其他部门产出增加,同样其他部门产出增加对这些部门的需求也非常大。这些部门中重工业较多,中间投入比重较高,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经济制约作用都很明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感应度系数大于1而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产业在第二象限,这些部门的属于弱辐射力、强制约性的行业。这些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虽然拉动作用不强,但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很明显。一旦上游部门的供应出现了问题,将严重的影响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正常运作,属于应当优先发展的行业。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的部门在图2的第三象限。这些产业的产出增加对其他部门影响较小,并且其他部门产出的增加对该类部门的需求也非常小,是国民经济中关联程度低的部门,其中有很多部门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种新兴产业十分非常具有发展潜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当适当扶持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影响力系数大于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1的产业在第四象限,属于强辐射力、低制约性的产业。该类产业一般居于产业链的下游,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但受其他产业的制约程度较小,一般为提供最终产品的部门。

    国民经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较大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应尽快进行产业调整,在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同时,积极的帮扶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大力扶持有较大盈利空间的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我国产业的高级化。

    图2 2012年我国39部门产业关联情况

    1.2.5增加值影响乘数

    一个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带动和制约作用可以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现,但是一个产业部门对整体增加值的影响,还需要通过增加值影响乘数来体现。从投入产出表的经济关系可以看出,当一个部门的最终产品增加时,会引起各部门产出的增加,同时又会引起增加值的增加。每个部门最终产品与增加值之间的这种数量联系,用增加值影响乘数来度量。即:

    其中En为各部门增加值影响乘数的列向量;An为各部门的增加值率的列向量。影响乘数是相对稳定的经济参数。

    由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增加值影响乘数。增加值影响乘数的均值为1.7038,因此低于该水平的产业的最终产品增加时对增加值的影响作用不是很明显,高于该水平的产业,对GDP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农业最终产品的增加对GDP的影响并不大,主要因为农业产品的增加对其他部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拉动作用。而第二产业对增加值的影响比较突出,尤其制造业中的纺织业、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业等部门,对增加值的影响是农业的两倍以上,经济效益好,对GDP的拉动作用大。服务业对增加值的影响尽管比农业大,但是仍然比较低,没有真正发挥第三产业对GDP的推动作用,因此还应该继续发展第三产业,充分挖掘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文体娱等产业的潜力,加快中国经济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速度,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结论与建议

    2.1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指那些对其他产业起着引导性作用的产业,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它应具有较大的前、后向效应和影响,通过这种关联产生对一系列部门的影响,并使这些部门派生出对其它部门的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还有产业的增加值的变动对GDP的影响能力这几个因素来选择主导产业。

    根据前文的分析,影响力系数、感应力系数都大于1的产业直接和间接关联性强,属于强辐射强制约的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作用非常显著。在2012年,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均大于1的部门有七个,还需要考查这七个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值的影响程度,该七个部门的增加值系数都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部门的最终产品的增加对GDP的影响作用非常显著,尤其是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的影响力乘数远远高于其他部门。因此认为该七个部门为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主导产业,我国应该非常重视这些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内部的转型,注重产业技术的开发和改进,大力发展这些产业,尤其新兴信息产业部门,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要也显著提升,因为这种需要信息设备生产部门在这几年间飞速发展,生产水平也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逐年提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2012年相对于2007年发展非常迅猛,变成2012年的主导产业,这是由于我国的“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十二五规划要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成果。

    2.2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各产业部门的分析,认为我国仍然是第二产业占主导的经济结构,在主导产业中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均属于第二产业的部门,在优化升级第二产业的生产技术的同时,更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

    (1)农业是强支撑性产业,对其他部门的制约作用明显。而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也在逐渐减小,因此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对农业的大力扶持,促进农业的生产方式科技化、生产分工专业化,保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以期保证国民生活得到保障以及其他产业的生产需要。

    (2)工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和带动作用非常大,在我国七个主导产业中,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其余主导产业全部属于第二产业。而其中大部分产业是重工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力。相对于轻工业而言,重工业的产业链要长很多,其发展对拉动内需总量的效应是持续性的。另外重工业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也非常大,且对国内需求影响也非常大。在重工业的发展中,应该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至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水平。现在我国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上非常具有竞争力,可是在先进技术的掌握上仍然不够完善,且产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具有潜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还未充分发展。因此,进一步的发展着眼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解决经济效率低的问题。面对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的转型,“一带一路”经济区的开放,为轻工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轻工业上需要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采用新技术、新能源来提高经济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3)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中只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面对消费升级,国民由物质型消费转变为服务型消费,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但是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在国际形势中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把握好机遇,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物资消耗少、成長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步伐,加强人才引进,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2]Leontief WW.Quantitative Input-Output Relation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1936(8):105-125.

    [3]Hirschman A.O.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Womens Health.Studies in inter-sectoral relations.1956(5):61-66.

    [4]杨斌斌.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05):23-27.

    [5]丛黎亮,万静.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产业结构高级化[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01):36-40.

    [6]肖皓,朱俏.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评价与改进——考虑增加值和节能减排效果[J].管理评论,2015 (03):57-65.

    [7]薛声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产业结构优化[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49-53.

    [8]孟彦菊,向蓉美.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基于投入产出表的面板数据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4):13-17.

    [9]席雪红.基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探索,2012(03): 120-123.

    [10]刘佳,朱桂龙.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我国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演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02): 136-139.

    [11]杨智峰,陈霜华,汪伟.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4(09):38-49.

    [12]张翠菊,张宗益.中国省域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15(10):32-37.

    [13]宋锦剑.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0(3):92-97.

    作者简介:胡本田(1967-),男,安徽广德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宏观经济学;张慈慈(1996-),女,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

    相关热词搜索: 投入产出 产业结构 我国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