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转变观念,立足创新

    时间:2020-09-21 08:01: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随着课程理念与课程结构的变化,高中语文的新内容大量涌现。这些新内容包罗万象:课程定位、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材呈现方式、写作训练体系,甚至具体到文本内容的确定。然而,课程实施两轮后的今天,很多“新”依然是“新”,令教师困惑。其中最突出的是三个“新”:“活动体验”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必修教材全新的写作训练体系,选修各个模块的定位。

    一、活动体验关键在体验语言而非活动

    “活动体验”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正确运用,原因很多。从语文本身看,主要是三个方面。传统方式的惯性作用是基本原因。常态教学中,静态的“文本研习”是主要方式,并且是“教”的方式而不是“学”的方式,虽然“以学定教”已提倡多年,但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同时,新的“文本研习”要求中带有“活动”特点的元素被忽略,比如加圈点、写批注、作摘录等解读方法。另一个相反的倾向是,积极实践活动体验,但活动体验课脱离文本,出现大量为活动而活动的“非语文”现象,任务指向与体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无关。

    教材当中部分训练题归属何种方式不清,给方式的运用带来了不便。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属于“活动体验”类型,然而设计的活动有些令人费解。如:(1)《亡人逸事》写了“亡人”的哪些“逸事”?这些“逸事”表现了“亡人”什么样的性格?(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翠翠、傩送和祖父的形象特点,并说出你的理由。(3)下列两组学习材料,分别是清人脂砚斋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出场的评点和现代作家王蒙对《红楼梦》主要人物性格的评点,你同意他们的见解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前两组应属于“文本研习”,后一组应属于“问题探讨”,均不是活动体验。类似的问题在教材中还有。这说明编者对教材三种学习方式的涵义难以明确界定,导致三种方式在教学中的模糊。

    消除传统方式的惯性作用需要从制度层面促进课程实施者转变观念,尝试运用,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实施中的“非语文”现象则需要清晰界定三种方式,确立各自的定位,提供设计“活动”的合理路径,便于教材修订与正确实施。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重复已有的理论界定。“文本研习”指向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包括文本关键词句的理解、主要意思的概括、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作家观点态度的把握、表达技巧的赏析。“问题探讨”指向文本内容的“质疑探究”,探究的问题,是理解基础上的深层次问题,需要分析和综合,侧重于理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培养。

    “活动体验”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探究,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参与和亲历语文的学习,在活动中倾听、开口、动手,体验语言,借助运用习得语言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这些活动都应基于文本,并且用学生自己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表达。如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历史画外音”板块选了两组摄影图片,“活动体验”可以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对照片的感受,对照片发表自己的评论;交流对摄影图片取材、画面构成的认识,归纳读图要领;可以要求从两组图片中选一幅,拟写解说词;可以要求给文前安妮的照片配一段说明文字或为她写一则墓志铭;等等。

    二、必修写作应当围绕写作观整体规划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写作训练具有多元性。写作观、写作指导还有写作实践,这么多内容,到底教什么?是教“写作观”还是教“写作指导”?还是二者都教?写作实践的能力点呈现散状,按照这样的方式训练,效果会好吗?另外,量也太大了,阅读的选文量本来就大,哪来课时训练呢?……这是我们现在还能听到的疑问,而且持这些观点的教师绝不在少数。于是写作训练就有了三种状态:一是随意散漫;二是读写分离;三是强制表达。

    问题出在哪儿呢?陈旧的观点与能力的缺乏使我们拒绝全新的训练形式,我们习惯的文体训练架构不见了,于是开始手足无措。客观地说,相对于原来的教材,写作的静态序列的确被弱化了,而这恰恰是教材编写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它不是没有体系,而是变得开放了,注重生成了,它有一个框架但并不严谨有序。它的训练有3个向度,即“关注人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借助阅读专题并依托它让学生获得话题素材,对话题形成个性认识。围绕向度,它有与阅读相对应的19个训练专题,每个专题由写作观、写作指导、作文题3个要素组成。5个写作观主要解决写作的“态度”问题,“写作指导”侧重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作文题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能不能达到训练效果?还有待通过实践得到验证。

    从操作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建立角度意识,围绕写作观整体规划。写作观是对写作的看法与认识。教材编排了五个方面的写作观,试图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导向作用——作文与生活,启示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作文与思想,启示学生意识到自己思想的价值,善于发现,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文与生命,启示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真诚、平等的心灵沟通,是个体心灵的陶冶;作文与做人,启示学生关注社会,尊重他人,敢爱敢恨,会爱会恨;作文与语言,启示学生学会表达,向生活与经典学习语言,善于运用修辞并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应该说,这个安排基本上是由浅入深的,从自身起始,以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结尾,因此,必修阶段的训练安排可以按照教材的现有顺序进行。

    一个“写作观”统领一个模块中的四个技法指导与表达实践。因此,“写作指导”与“写作实践”应该围绕“写作观”进行,建议四次训练各自针对所统领的“写作观”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写作指导”穿插于指导、讲评过程中。以第一模块为例,实践一可以定位于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成长的喜悦与烦恼,技法上侧重指导叙述;实践二定位于感悟经典,技法上侧重指导如何使观点鲜明;实践三定位于故土的记忆与心灵的回归,技法上侧重于指导如何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实践四定位于感悟自然,技法上侧重于指导如何绘景状物。这四个角度基本覆盖了“写作观”中阐述的主要观点。“写作指导”中涉及的技法不宜机械地读或讲授,可以要求学生在重读经典时自主阅读它,可以在讲评学生作文时对照它,重新体会它。

    三、选修重在个性化知识与个性化学习

    有教师觉得,有一些选修模块的重点与难点难以把握,比如“中外戏剧选读”“新闻阅读与写作”“鲁迅作品选读”等。其实,这一问题的背后是对课程定位的模糊,不了解各个模块的课程任务。这就自然导致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用必修理念处理选修教材,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的重复。“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必修强化“共同基础”,选修则侧重“多元”与“选择”。“共同基础”意在全面、共性,“多元”与“选择”意在个性、特长。也就是说,选修课程重在学习个性化知识、个性化学习知识与深度学习知识。

    个性化知识取决于课程定位,它规定了个性化知识的方向。5个选修系列都有自己的方向,如“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与戏剧”,方向是培养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使学生获得鉴赏与审美的策略知识;“文化论著研读”,方向是培养探究能力,着眼于“研”,使学生获得探究的方法;“新闻与传记”,方向是引导理解与实践,尤其是实践能力养成。在这些方向下,16个模块都有自己特定的、独有的知识。个性化与深度学习一般指自主与探究学习。自主强调选择性,鼓励独立思考与独特体验,探究强调发现问题、深度解读、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教师需要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定位模块的独有知识,教会自主与探究的方式。

    从教学设计角度看,选择、重组、整合教材内容最为重要。选修模块往往内容多,量又大,篇篇都讲、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应当依据模块任务与学情灵活处理:有的重点篇目可以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有的课文则可以一带而过或在组合中学习,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必在课内讲析;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就集体学,有的则可个别化处理。课文适于练的就练,适于讲的就讲,适于读的就读,不平均使用力量。对文本的解读,要在服从模块任务的前提下,发现文本的独特性并把它确立为重点、难点,组织学生探究这种独特性,深度解读,透彻认识。

    以苏教版《中外戏剧名著选读》为例。此模块以戏剧文学的基本元素为主线,选择中外戏剧文学的经典作品,构成七个学习单元,铺设不断深入和拓展的学习序列。通过戏剧评论、演出、创作等个性化的鉴赏探究活动,学生能感悟戏剧文学的奥妙,体味舞台艺术的魅力,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获得鉴赏戏剧文学的能力。第一单元选择了曹禺话剧剧本《家》中“鸣凤之死”这个片段,以小说文本与戏剧文本对比的方式呈现,提供了一个通过比较来认识戏剧的案例和视角,让学生初步领略戏剧与小说等体裁的不同,在赏鉴过程中感受到戏剧的特点。显然,戏剧特点是这一单元的个性化知识,对比是学生要掌握的方法知识,这就是学习重点。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研室)

    相关热词搜索: 立足 转变观念 创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