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张一白,赚钱有理

    时间:2020-09-29 07:52: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肯定是张一白”

    每当自己参与创作的电影上映时,张一白先生微博底部的那个红色气泡中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数字,代表着转发、评论和私信留言的数量。但他一律不看。因为,不看也知道,都是骂人的话。

    大概4年前,2014年12月初,张一白执导的电影《匆匆那年》上映,口碑平平,豆瓣打分5.3,对电影不满的人专门跑来他的微博,他每发一条,都有人在骂:“拍得真烂。”“卖情怀。”“你毁了原著。”“你不配拍电影。”他被骂得很郁闷,和朋友出去聚餐都一反常态地在饭桌上沉默,掩饰不住地低落。

    两年后,到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是一样挨骂,他索性就不看了。骂来骂去,骂的话都差不多。电影宣传期,如果需要配合发布宣传物料,他会快速打开微博,“赶紧发,发完赶紧关上”。

    与张一白的第一次见面是5月21日,由他监制、刘若英执导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已经上映3周,这次的骂声,他想躲也躲不开了。

    4月28日,《后来的我们》上映的第一天,有媒体接到地方院线经理的爆料,称《后来的我们》出现大规模恶意退票,具体流程是,在预售期先购入大量电影票,创造优异的预售成绩,吸引观众入场,令影城增加排片,然后,在正式上映前再把票退掉。此次退票风波涉及影院数量接近4000家,首日退票总额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占当天售票额的10%。与正常状况相比,这个数字高得离谱。

    消息传出的那天晚上,张一白和导演刘若英、演员田壮壮正在北京电影学院为《后来的我们》做首映日的宣传。团队接到消息时,几个人正在舞台上为田壮壮庆生,一下台,宣传总监就立刻做了传达,张一白拿过手机刷了几下,“没当做是件特别大的事儿”,便和刘若英各自上了车,返回工体附近的工作室。

    回到工作室之后,消息传播得越来越凶,张一白隐约觉得事情恐怕有点严重。到了第二天,退票事件在全网“爆了”,四面八方的声音凶猛地砸过来,矛头从恶意营销指向导演,有的文章干脆在标题里带上刘若英的名字,对她的人品提出质疑。那几天,张一白一面安抚刘若英的情绪,一面忍不住在办公室发火:“妈的,这他妈的是怎么回事?”

    退票风波被定义为“恶意营销”,电影局很快宣布介入调查,截至发稿,仍无定论。调查结果迟迟没有出现,张一白也拒绝谈论更多细节,“其实我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我也看不懂在说什么。我坦率地讲,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这是个什么逻辑,我不知道怎么退、怎么进,我到现在,说句老实的,都是似是而非的。”

    张一白的一位前同事并不相信他的说辞。之前一起共事时,他就看不惯张一白“搞那一套”,消息出来后,他说,几个老同事在群里聊起,大家猜测这事儿是谁的主意,有人说:“肯定是张一白呗。”

    即便没有直接证据,但还是有人第一时间将矛头指向张一白,这与张一白近些年在电影圈的身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在电影营销上的连续成功,张一白被贴上了“最具商业眼光和商业价值导演”以及“产品经理”的标签,甚至被称为“中国青春片教父”。由他导演和参与营销的几部电影都取得了很好的票房回報:《将爱情进行到底》成本3000万,票房1.96亿;《匆匆那年》成本不到4000万,票房5.8亿;《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成本1亿多,票房8.6亿。

    这也让张一白的名字被投资方视为一种“市场保障”。近5年内,大多数国产爱情片都会和张一白“沾点关系”。要么是项目开发方、导演直接找张一白给片子当监制,仅2015年一年,他就监制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微微一笑很倾城》和《原来你还在这里》3部电影。而像《喜欢你》、《闪光少女》等张一白并不直接参与的片子,在上映前,营销和宣传团队也会专门到工作室拜访,向他咨询意见,《喜欢你》宣传期那支主打美食与爱的预告片,就是张一白的创意。

    甚至在最垂直的电影营销行业,《人物》采访到的几位从业者也都把张一白当做“老师”和“师父”。参与了电影《失恋33天》全程宣传营销的北京影行天下文化传播公司创始人兼CEO安玉刚说,他真正对营销有了系统性认知就是和张一白的合作。

    营销大师

    “肯定是张一白。”类似的推测还出现在了另一个情境中。

    电影《后来的我们》的结尾,陈奕迅演唱的主题歌响起时,一个个素人举着写给前任的话出现在画面中,自媒体“反派影评”曾在一期节目中猜测:这招,八成是张一白出的主意。

    这也是安玉刚当年首次和张一白合作时,印象最深刻的一招。当时为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宣传,张一白策划了一个“三行情书”的活动,拍摄了大量普通人的视频,剪成一条短片播出,在发布会上评奖,明星主演还和观众互动。电影营销的终极目的是让观众掏钱买票,因此,营销的本质就是以各种办法勾起观众的购买欲,而张一白采取的这种方式让并非电影主角的路人共鸣感飙升,这也是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的一个概念——情感的力量。

    后来,安玉刚和当时的搭档张文伯为小成本爱情片《失恋33天》策划营销方案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在全国票仓城市采访了300多人,拍摄了10多部《失恋物语》微视频,投放在各大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上,用普通人讲述的个人失恋经历引发了更多人的共鸣,最终,这种共鸣被转化成了电影票房。

    在做《匆匆那年》时,还是同样的方式,根据张一白制定的营销策略,发行方光线的团队专门做了一支“病毒视频”,内容是让普通人在黑板上写下对身边的同学、朋友、父母以及爱人想说的话,视频推出后,反响依旧很好。

    2015年,《匆匆那年》在首届中国电影营销大典上获得了最佳营销影片奖,相关报道中记载的获奖理由是:在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准确地抓住了互动爆发点。

    相关热词搜索: 有理 赚钱 张一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