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浅谈民族化芭蕾舞剧《白毛女》魅力所在

    时间:2020-11-21 08:01: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20世纪初芭蕾舞传入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是在延安新秧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歌剧。该剧的音乐采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戏曲的音调音乐表达加以创造发展,无论从取材、音乐风格、舞美的角度看, 还是从服装、道具、布景的运用上,无一不体现了中国民族化芭蕾的艺术成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点。它借鉴西洋歌剧的形式,继承并发展了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

    【关键词】芭蕾;民族;歌剧;舞美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于1945年初创作于延安,同年的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演出,受到在场热烈欢迎,后来在解放区各地陆续上演,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全歌剧的主题思想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一、故事来源民间并扎根于生活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需要和工农兵群众相结合。并且在同时期,延安的共产党人还发动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深刻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共产党的理念和思想的艺术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准备召开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来临。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些艺术家在院长周扬的指示下,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深入山区采访,以林漫的笔名写成了短篇小说《白毛女人》。《白毛女》这部作品将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共产党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成为解放区标志性文艺作品,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阵营。剧本情节大概是地主恶霸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污辱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后来喜儿被迫逃入深山成了满头白发的“白毛女”。八路军来到了该地区,才使得喜儿重见天日,但国内也有真人的白毛女,是四川的罗昌秀,为了躲避地主,在山林生活了11年,后来被共产党救出,于2002年去世。整部舞曲采用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中国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方欧洲歌剧的创作经验与表现形式,这是在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发展并很好演绎起来的第一部中国新歌剧,它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表现了中国底层人民复杂的斗争生活,反映了整个民族的风俗文化、习惯、人物性格、品性、心理状况、精神风貌等。同时,它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表演手法,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在秧歌剧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民族形式,为民族芭蕾舞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新兴道路。舞剧中的“红头绳”、“漫天风雪一片白”、“我说、我说”还有舞台剧中大量的民族当时的朴实等,都是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

    二、音乐演出的创新是曲、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舞剧

    在舞剧音乐上:序曲中,黄世仁家的大门口,一群辛勤劳作的底层人民遭受地主剥削,长期被奴役鞭打,作曲参照秧歌剧的演译经验,搭配了秦腔和眉户调(女声独唱以愤怒有力地控诉):“看人间,往事几千载,穷苦的人儿受剥削遭迫害……”《白毛女》这部舞剧采取了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戏的曲调表现,再加以改编和创作的经典手法,同时又借鉴了西洋歌剧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处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乐人物性格的形象。

    在歌剧演译上:歌曲中的语言很好的继承了中国戏曲的说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并未像戏曲唱词表现出的词歌化特征, 并且在唱词过程中多使用了西洋歌剧的独唱与合唱形式。歌剧中的演唱、独白和对话,往往在演员歌唱之中,在音乐的伴奏之下,用吟诵的调子或插话的形式来进行。主人公喜儿在全剧的独唱大量采用《小白菜》作为主旋律,她出场就是用歌唱叙述了戏剧发生的特定情境:“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整七天……”然后用独白的表达形式向观众介绍了身世和家庭。剧中其他人物,例如杨白劳、黄世仁、穆仁智也都在出场时,通过歌唱独白作自我介也用独白叙述事件过程。人物对话采用的是话剧的表现方法,也注意学习戏曲中的诉说。《白毛女》剧中的独白和对话虽然在歌剧中属于次要地位,但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贯穿在许多主要情节,和音乐歌唱结合得自然且紧密。

    在舞剧的语言上:写實的表演占主要地位, 最突出的表现即该剧的语言中日常的对话占据重要地位,远大于押韵的唱词, 唱词的写作部分偏重于生活中的口语化,富有民族特色。歌词凝聚、深入人心,一般采用传统戏曲唱段中句句押韵的方式,音韵和谐、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同时运用了民歌和传统戏曲中抒情写意的方式,运用大量比兴、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在舞台表演上:该剧用代表性的支点道具加平面布景的舞台设置并没有采用写实的门窗道具, 整个舞台空间简便, 用整块的软布桌椅等必要道具。这样的舞台设计既适应了当时延安物质资源匮乏的环境, 同时兼顾了艺术创作风格。主人公喜儿的肢体动作设计沿用了戏曲表现中的圆场步、模仿青衣行为还有衣袖擦泪的动作、夹着着女性坚忍不拔形象等。

    三、以创作风格的独特演译舞剧

    舞剧《白毛女》的艺术表现和创新创作体现在音乐方面。整部剧的音乐伴奏采用了中西融合, 运用了大鼓、小锣、二胡、板胡、三弦、唢呐、笛子, 萨克斯同时配套使用了大提琴、小提琴。如序曲里的男女齐唱的背景音乐,可以听出该剧的音乐伴奏扎实有力萨克斯吹奏在结尾与大鼓振奋人心的结合。舞剧中的背景音乐《北风吹》以笛子轻快的声音引人入胜,再接以小提琴链接的天衣无缝,表现出主人公喜儿天真淳朴,生活虽已给她心中投下阴影,但她仍对生活充满希望。歌剧《白毛女》要传达的核心内容是:封建社会一定会被文明开放, 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所代替。

    四、充满时代魅力的新舞剧

    古话“以中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 舞剧《白毛女》的诞生代表着一个文艺时代的开端。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艺术水平, 它更是代表着中国创新音乐的高度。中国歌剧从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 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的精心研究, 几经揣摩,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西洋艺术形式并有着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流派。舞剧中四代的喜儿, 四代人心中的白毛女。王昆、郭兰英、彭丽媛、谭晶, 在不同的时代也赋予着表演者们对主人公喜儿的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也是他们共同努力的前进方向。正是这样一些合理因素的存在才促使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演译传神。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舞剧《白毛女》它不仅仅是我国民族歌剧的奠基石, 更是中国歌剧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歌剧《白毛女》并不是作为个例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中, 而是时代造就音乐的产物, 更是在中国秧歌剧黄地上繁荣盛开的新兴产物。

    五、总结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大约有四十余年了。四十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及《讲话》的发表,引起了解放区乃至全国文艺面貌、文艺工作者面貌的深刻变化。在《讲话》的引领下,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与工农兵结合,工农兵群众参与文艺活动,便革命的文艺运动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形成了一个有史以来空前蓬勃、热烈的群众文艺运动的高潮。在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勇于创新,共同探索芭蕾民族化,根据同名歌剧集体创作改编的成果《白毛女》作为实践大量运用中国民间舞蹈、古典舞蹈的动作,使之与芭蕾舞艺术相结合,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较早的主要成果之一,在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发展上起了奠定基础和开辟道路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来源中国知网《白毛女背景资料》.

    【2】中国民族文化芭蕾舞艺术鉴赏.

    【3】来源中国知网《白毛女背景资料》.

    相关热词搜索: 白毛女 民族化 舞剧 浅谈 芭蕾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