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大陆电信业再起人事调整潮

    时间:2020-12-06 07:52: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下一个调动的会是谁?

    今年6-7月,大陆电信业及主管部门掀起了10年来第三次人事换岗的第一波。6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赴任中移动党组书记。7月12日,中国电信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尚冰调任为工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求发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本刊截稿前,尚冰所留下的位置依旧空缺;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正在中央党校学习。显见第三次换岗的第二波,并不会遥远,这引发了大陆坊间各种猜测。

    据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5月透露的信息,接下去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中国联通总裁陆益民可能会有新的任命。

    奚国华
    中国移动党组书记

    从已完成的第一波来看,奚国华年届60岁,已达到中央对副部级官员的退休要求,为何转而进入国家企业?尚冰一路从联通运营公司做起,直至2008年电信重组转入中国电信任党组书记兼副总经理,其履历从未与通信业最牛企业“中移动”有过交集,为何能擢升至工信部?

    中移动的人事手术

    此番电信系统人事大调整,与2004年、2008年的两次人事变动,殊有不同。

    2004年前后,8位电信企业一二把手出人意料地被调换。国资委有关人士事后透露,此举是对地方电信运营商恶性竞争以及“长期就任一职位容易滋生腐败”的焦虑所致。

    2008年人事得以第二次调整的原因是,为发展3G,电信行业需重组,而又恰逢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良机。

    至于此次人事变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更多是源于中移动腐败案的倒逼。

    自从2009年12月开始,中移动党组书记、副总经张春江的落马犹如一个线头,将中移动的腐败链条一一抽出,截至今年6月,中移动共有8位高管相继落马,调查仍在继续。对于刚刚经历发展黄金10年的中移动来说,高管的相继落马无疑扰乱其发展的步伐。

    据《京华时报》于2010年6月的报道,中移动集团董事长兼党组书记王建宙已过了退休年龄。

    但此次,60岁的奚国华“空降”中移动,年逾63岁的王建宙并未全退,继续担任董事长一职。

    按照中央及国资委对央企领导人退休年龄的要求,相当于副部级官员的高管退休年龄为60岁。这意味着,中移动目前的人事架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

    奚国华此番由官而商,被外界视为具有多重意图。

    一方面,中移动的垄断优势使之背后牵连着众多利益团体,尤其腐败窝案爆发之后还牵涉内部人事的动荡。这显然需要一位老到的党组书记进行稳控。“李跃今年51岁,若担任央企一把手尚显年轻,与奚国华搭档合作,有利于公司运转。”一位中移动内部负责人称。

    同时,近两年,中移动正面临中联通和中电信逐步上升的竞争压力,目前中国移动的TD用户仅3000多万,而且这个数据还饱受质疑,两年后要完成1亿TD用户的任务并不容易。

    而奚国华在电信通信领域的资历可谓相当完整,其政府背景有利于帮助中国移动争取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助力中国移动走出3G的式微局面。

    尚冰
    工信部副部长

    一个历史经验是,因网通一年多的内部整合工作并不理想,2003年4月,时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调至中国网通,对其进行了强势整合,推动网通上市。

    至于未与中移动有过瓜葛的尚冰,此次调入工信部主管电信行业,观察人士认为,这有利于在一片中移动反腐声潮中使工信部保持客观态度。

    独特的政企关系

    电信业至今未休的腐败大案,以及由此而来的人事调整,都可追溯到电信业的经济国家主义。

    尽管中国电信行业自1998年就实现了“政企分离”,但继续保持着中国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最微妙的关系。

    1998年邮电部被撤销,信息产业部成立。当时的电信企业高管皆是由原部委官员转任。比如1999年时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的杨贤足出任中国联通董事长。此后惯例形成:2000年3月,时任信产部电信管理局局长的常小兵出任中国电信常务副总经理;2002年时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出任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

    这种政企人事的打通,表现出中国大陆对战略性和前瞻性行业,有明显的发展导向偏好,体现一个高层共识:政府要做的事不只是给这些行业提供有利环境,还要通过人事流动,进行具体指导。

    在此共识下,企业管理被看作是政企分级负责和共同合作的活动,企业被当成了政府机构,而不是企业家借助高超的经营技巧、魄力和判断能力操纵市场的场所。

    这种从政府部门转到相应企业担任要职的模式,来源于与中国相邻的日本发展经验。上世纪前半叶,日本作为工业化起步较晚的国家,政府承担了发展的职能,通过扶持战略,将自身与大企业,特别是战略性行业大企业的命运直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期间波折,也让日本花费很长时间去寻找一种适合的政企关系,希望这种关系既能支持政府树立真正的产业政策,也能保持企业界的竞争。

    但这个尺度并不好找。后来在对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全球反思中,政府在与企业合作中扮演的角色不是被指责为过分突出,就是被贬低为只起辅助作用,甚至是被企业俘虏。

    工信部的无奈

    2008年至今,工信部一直被社会寄予厚望,也被业界视为中央强化产业政策战略,借鉴日本、德国的标志。

    但工信部不仅与三大电信巨头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内部自身也是变动频繁,特别还受发改委、广电总局的掣肘。

    2011年3月25日,北京国际广电展,《三网融合解决方案》吸引观众观看。

    工信部是由原国防科工委、信产部、原信息比办公室、国家发改委部分人马等合并而成。2008年,工信部第一届部长班子是一正七副,来自不同部委,因不符合国务院的“各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二至四人”规定,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李毅中担任第一任工信部部长时被称为“救火队长”。在“救火队长”位置上干了两年后,李毅中总结道:“由于多种复杂原因,工信部职能和手段尚不完全,职责到位仍然艰难。”

    由于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和规模没有有效管理手段,工信部曾雄心勃勃出台的十大振兴规划、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目标等都失去了根基。而一旦投融资审批权力交给工信部,发改委也将失去实权,变成一个画图纸的规划部门。

    在三网融合上,工信部同样遭遇广电总局的反对,至今三网融而不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显然清楚这个格局。2011年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温家宝的《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其中,温家宝谈到推进三网融合问题说,正是这一点上,暴露出我国体制上的一些突出问题,各部门、各行业往往不能在国家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体制问题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工信部是2008年“大部制”改革的标志性试点产物。如今身处左右夹击,侧面显示了2008年改革的绩效。

    与尴尬内外部环境相关联的是,工信部高层变动频繁。到今年7月,工信部部长早已换人,老副部也只有杨学山及陈求发两人。从当前党组成员来看,还没满足“48岁以下干部要有1-2名”的要求。这意味着工信部还会有新的人事变动的可能。

    编辑 罗科 美编 黄静

    相关热词搜索: 电信业 再起 大陆 人事调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