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中国古代皇室书法教育考察

    时间:2021-02-06 07:59:3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文章编号:1003-9104(2008)05-0125-1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7JA760019)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向彬(1972— ),男,汉,湖南新化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书法美学方向在读博士,聊城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书法史论,艺术美学研究。

    摘 要:本文就我国古代包括帝王、皇子、后宫等在内的皇室书法教育作专题考察。帝王的书法教育主要包括向善书之人请教并讨论书法、设置侍书、利用内府所藏法帖学习书法等途径;皇子的书法教育主要包括帝王亲自教育、善书大臣教育、设置侍书等途径;后宫的书法教育包括后妃和宫人的书法教育,一般由内教博士教育其书法。

    关键词:中国古代;皇室;书法教育;艺术创作;考察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ese Royalty

    XIANG Bin

    一、中国古代皇室教育概况

    在我国古代,皇室家庭一直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家庭。尽管朝代更替,江山易主,但无论是谁拥有皇权,以他为核心的皇室家庭都享有当时其他任何家庭都没法享受的特权。以教育为例,皇室家庭中的教育方式不仅仅表现在或父子或母子或兄弟之间的教育,古代帝王、皇子以及后宫人员在接受教育时都享有皇室所特有的优越性。在皇室受教育的对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皇太子的教育。作为储君的皇太子,其受教育的好坏将对以后作为帝王所具有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有很大关联,所以,历代君王对皇太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因此,本文试以皇太子的教育状况为例对皇室教育的基本情况作出梳理概括。

    我国古代对于皇太子的教育,通常参考西周时期周公所制定的《世子法》。周公姓姬名旦,谥文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胞弟弟,世称叔旦。周公在教育周成王的实践上花了他一生的大量心血,为了建立天子之家的教育制度,他还亲手制定了《世子法》。《世子法》是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第一个专门为世子(太子)的教育所制定的法令性教育文件。它具体规定了天子之家的家教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和教育目的等诸多要求,对以后历代的宫廷保傅教育影响极大。《孔子家语》中有这要一段记载:

    子夏问曰:“《记》云:‘周公相成王,教之以世子之礼,有诸’?”孔子曰:“昔者成王嗣立,幼,未能莅阼,周公摄政而治,抗《世子之法》于伯禽,欲王之知父子、君臣之道,所以善成王也。夫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居,欲令成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也,君之于世,子亲则父也,尊则君也。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慎也。[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卷十子《夏问第四十三》。

    从文献可知,当时周公所制定的《世子法》中包括了世子学习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其实《世子法》还规定了涵养世子的心性和完善世子的德行等目的。在西周时期,为了教育世子,就配备了太保、太傅、太师等专门负责世子教育的人员。

    《帝学》中有这样的记载:

    “成王幼,不能莅阼。……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

    并在注释中云:

    “保,谓安守之;傅,犹敷也;师,传之教,大同也。师主于训导,傅即受而述之。《书·序》曰:‘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盖周公复政,留为太师。”[宋]范祖禹撰《帝学》卷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对太子的教育制度日益完善,师资配备也日益健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辅导太子的教师职官越来越多,在太子东宫先后设置有太子詹事、丞、中庶子、庶子、中舍人、左右率、率令和典兵二傅等等职官,而且这些职官的分工越来越具体。北魏时期不仅沿袭西周时期的设置,为太子设有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东宫三师,”还设有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等“东宫三少”。隋代时期,为突出太子教育的重要性,最早在东宫设置“门下坊”和“典书坊”。“门下坊”设左庶子、内设人和录事诸官,“典书坊”也设庶子、舍人、洗马诸官,这些官员主要从事皇太子的文化和道德教育。唐宋时期的皇室家教,开始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学校体系,将皇室的家庭教育走向学校化的进程。唐代除三公三少外,还设有太子宾客,并设置詹事府统管东宫政教事物,詹事府内设左右谕德官专门讽谕规谏皇太子。在贞观年间又专为皇太子设置了崇文馆,并设置学士官,还建有东宫图书馆,收藏大量图书典籍专供皇室子弟教育使用。据《唐会要》卷六十四载:

    “显庆元年三月十六日,皇太子弘请于崇贤馆置学士,并置生徒。诏:‘许之。’始置二十员,其东宫三师、三少、宾客、詹事、左右庶子、左右卫率及崇贤馆三品学士子孙亦宜通取。至上元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改崇贤馆为崇文馆。(避章怀太子讳也)”[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杂录·下》。

    从文献可知唐代崇文馆的设置以及太子的师资配备状况。此外,唐代为了健全太子的教育设施,还延续了隋代的设置,但将门下坊改为左春坊,典书坊改为右春坊,在左右春坊之内配置相应的庶子、卫率等职官。宋代为了加强皇太子的教育,增设詹事讲读官、太子侍读、太子侍讲官等职官,并设置资善堂作为皇太子及其他诸王子的肄业之所,并在资善堂设有翊善、赞读、直讲、说书等教官。南宋初还在东宫门内建有书院,后来将书院之名改为“学新堂”。

    明代时期对太子的教育极为重视,为东宫设置了一套比前代更为完备的太子职官以负责太子的教育,但不随便委太子以重任。谷应泰所编撰的《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中载:

    “太祖洪武元年春,正月。……辛丑,命廷臣兼东宫官。先是,中书及都督府议,仿元旧制设中书令,欲奏以太子为之。上曰:‘元人事不师古,设官不以任贤,惟类是与,岂可取法?且吾子年齿未长,更事未多,所宜尊礼师傅,博通今古,他日军国重务,皆令启闻,何必效彼作中书令乎?’礼部尚书陶凯请选人专任东宫官属。上曰:‘朕以廷臣有德望者兼东宫官,非无谓也。尝虑廷臣与东宫属有不相能,遂成嫌隙,江充之事可为明鉴。朕今立法,令台省等官兼东宫官,赞辅之。父子一体,君臣一心。于是以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兼詹事,冯胜兼副詹事,杨宪、傅瓛兼府丞,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邓愈、汤和兼太子谕德,章溢兼太子赞善大夫,刘基兼太子率更令。”谷应泰编《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开国规模》。

    由这则文献可知,明代为太子教育所设置的职官都是由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兼任,而且设置非常完备。明代东宫官属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等职官之外,还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谕德、赞善大夫等诸多职官。此外,还为太子配备了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以及赞读等职官。明太祖并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定左右春坊官,各置庶子、谕德、中允、赞善、司直郎,又各设大学士。后来因为给太子配置的职官太多,又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詹事院总管,洪武二十五年改名为詹事府,设置詹事一人,詹事统管詹事府、左右春坊以及司经局的各种政事,以便辅导太子。其中春坊的大学士执掌太子向皇上奏请及讲读之事,太子洗马掌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刊辑之事,校书和正字是洗马的辅助职官。为太子教育而设置的这套完备职官体系,对明代太子的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也基本延续明代的设置,设詹事府作为辅导太子的机构,但由于多种原因,清代的詹事府经历了几次废除和复置,并于乾隆年间将詹事府官员专门作为翰林院迁转的后备资源,但太子的教育还是清代统治者考虑的重要问题,直到光绪年间实行“新政”后,詹事府被最后取缔。

    相关热词搜索: 皇室 中国古代 书法 考察 教育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