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吴为山雕塑精品赏析

    时间:2021-02-19 08:03: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十多年来,吴为山创作了四百多件雕塑作品,提出“写意雕塑”的观点,并建立了自己写意风格统摄下的“意象性”雕塑语言,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写意作品,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雕塑界引起广泛影响。

    1998年荷兰女王访华时,特地向中国政府提出想见见中国的吴为山。在江苏省省政府的安排下,荷兰女王带着荷兰人民的问候来到吴为山的雕塑展,她在作品前驻足良久,仔细观摩,女王本人也是一位雕塑家,受到系统严格的雕塑训练。她看到了吴为山所塑造的《齐白石》、《林散之》等具有强烈写意风格的作品后,由衷地评论道:“看得出,吴先生所塑的老人是从五千年文化中走出的。”

    吴为山所塑造的老人传递给世界一个中国文化的声音。他所塑造的老人不是普通的老人,而是中国文化的老人。他曾赴美国奥克拉荷马州为近代文理大师顾毓先生塑像,雕像现已分立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他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托所塑造的近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像,现在也已经分别立于中国两所著名高校的图书馆。吴为山教授曾数次创作齐白石,通过对造型、手法等雕塑语言的锤炼,数度对于齐白石的艺术加以诠释。所以吴为山所塑造的《齐白石》是多次重塑、重新认识的结果。有评论家认为:“吴为山的雕塑是对话式的,是开放式的,而不是结论式的,不是强制的。我发现吴为山自己也在不断地创作齐白石,这也是说,他除了和人物对话,和观众对话以外,他还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向自己提出追问。这样的创作过程,它的意义不单单只是‘艺术的’,它更是一个文化的活动过程,如果有了一次次更多的这样的过程。有了更多的这样的创作,它带来的必然结果是雕塑文化的品质提升,带来的是雕塑艺术的自身超越。”

    首先,吴为山的雕塑艺术蕴涵强烈的中国笔墨精神。创作于1998年的《齐白石》极富神韵。面部肯定,寥寥数刀,逸笔草草,却是形神俱在!身体部分苍苍茫茫,意象万千,蕴涵水墨精神!换个视角,从齐白石的拐杖的底端往上看,顺着藤杖似乎可以找到这件雕塑作品精神气韵的注解,那犹如倒写的一笔书法,是一股草书之势,笔走龙蛇,婉转扭折而上,其中有象、有力、有气。缓而迅,滞而疾,腾挪迭让之间有股集结之力,其中有文化、历史的意象。而后一直到头部,至那扭曲、变形、有力、肯定的面部为止,便是这一笔书法之结尾,也是神气精神的最后体现!吴为山的这种将书法艺术揉于雕塑作品中还见于他的其他作品。创作于1999年的如《远古笛声》,为吴为山教授所喜爱的创作题材之一。该作品采用大写意的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的书法艺术蕴于作品形式之中,整体扭曲而富有骨力的造型和局部淋漓肯定的“笔触”手法,无不彰显充沛而强烈的书法文化精神。造型极具表现力,人物迤逦而来,似来自莫名的远古;笛声悠悠,无笛胜有笛,手法简约而意象,具有隽永而高古的意境美。曾有配诗释读曰:“笛声远远的传来,月的幽凉,夜的幽凉,同化作宇宙的幽凉了。”对于这种雕塑中所体现出来的笔墨精神,有评论文章写道:“吴为山无疑为中国雕塑的发展做出了继往开来的贡献,他使中国雕塑有了本土化的特征。这表现在他的作品,无论手法,还是精神,都回到了作为中国艺术整体的一个环节上来。在他的作品面前,我们原先对于雕塑的认知体系几乎全无所用。在其他中国雕塑家的作品里,你几乎无法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根源。好像在雕塑领域,艺术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普遍呈现失忆状态。而我们却很容易体会到吴为山雕塑的亲切意味,因为他的作品蕴涵中国人文化血脉流动的基因。吴为山的作品有笔墨味,就像我们在京剧的唱腔、水袖的舞动、中国的园林和太湖石体会到笔墨味一样,笔墨象征中国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与精神的高度统一。”

    其次,吴为山的雕塑蕴涵充沛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背景。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本人非常喜爱雕塑艺术并深谙此道,他收藏有吴为山教授的多件作品,如《扎辫子的小女孩》、《羌族老人》、《春风》等,对于这件《齐白石》,他尤为推崇,专门撰文发表自己的感慨。杨先生的行文的特点是“秋水文章不染尘”.语言凝练、简约而准确!对于《齐白石》,他在文中特别提到:“捕捉到一个矍然独立的灵魂!”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美国哲学家安乐哲教授看到吴为山的齐白石,时值在为中国老子的《道德经》做英译工作,他认为吴为山教授的《齐白石》正是他所研究体悟的中国哲学中的“老子”,于是他提出请求并愿意出资,希望吴为山能授权将齐白石的作品照片用作其苦心经营研究并翻译的英译版《道德经》的封面。这本译著将在世界范围内发行,他认定了吴为山的《齐白石》就是他所痴迷的中国哲学中那“惟恍惟惚,其中有象”的老子精神的视觉形式和代表。这说明了吴为山的《齐白石》已经不是传统肖像意义上的齐白石,他塑造的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性符号。

    2003年,英国古典主义雕塑大师,英国皇家肖像家协会主席安东尼·司顿斯先生专程来到南京,与吴为山进行艺术交流。两位具有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雕塑家一见如故,并结成了忘年之交,有了兄弟般深厚的友谊。看到吴先生创作,总是几块大泥,立定意象、精神,而后是抹、挑、揉、捏……恰是毛笔的书写,力道揉于纸上,全然体现了东方的写意精神,酣畅淋漓。安东尼先生感叹不已,他开始悄悄地研究着吴为山的雕塑,每件他都仔细端详,并加以评论,尤其是对《齐白石》情有独钟。他大半生潜心研究中国的写意以及“一画”论,研究齐白石和石涛。他对着吴为山的《齐白石》谈道:“一画的字面意思是一个线条,其观念是一件作品从头至尾,画笔一直随画家的神气运动而不间断,这样完成的作品就叫做 ‘一气呵成’。这些原则赋予吴为山雕塑方法上的灵感,他所作的泥塑头部人像经常小到只有9厘米高,或者大到两倍于真人,而他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够完成,最多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他的目标是不求过多的形似,而是抓住雕塑对象的神韵……吴为山1963年生于一个书法之家,其祖父高二适曾经是20世纪最出色的书法家之一,他本人也是位具有传统风格的书法家和国画家。在中国,吴为山无疑是他同辈雕塑家中的佼佼者。他对儒家学说的深邃反思和他为孔子创作的半身胸像构成了南京博物院吴为山历史文化名人雕塑馆的核心。吴为山对传统充满了敬重之情,并有相当好的收藏,包括从前的一些字画和雕塑作品。他最早从事的雕塑项目是上个世纪那些伟大的书法家、画家和科学家的塑像。其中最优秀的作品是出自他对已故的伟大画家齐白石的研究。”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具备了中国艺术中的笔墨精神,所以具有中国人精神审美内核的认知性,由于具有强烈的中国人文精神,所以在与世界艺术对话的过程中,就具有鲜明的文化身份和强烈的语言,所以对于《齐白石》这一作品,《美术》、《美术研究》、《艺术界》等学术期刊多次刊载评论。它曾多次赴港澳台及及美国、荷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展出,并被博物馆、大学及政府机构和个人收藏。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对吴为山具有强烈中国气派和中国精神符号性的雕塑艺术的最好注脚。

    (吴为山教授,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会员(FRBS),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所长.)

    相关热词搜索: 赏析 雕塑 精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