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唱响歌谣,演绎品德课堂的精彩

    时间:2021-02-24 07:53: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品德与社会(生活)的课堂教学中,借助童谣、儿歌、歌词等开展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活的技能和方法,强化情感体验与表达,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选择。

    品德教学 运用歌谣 精彩课堂

    小学品德教材里安排了“诗园”,童谣、儿歌、歌词等被教材普遍采用,本文把这些形式统称歌谣。在品德课堂中运用歌谣进行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心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亲切自然愉快的氛围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生活的技能和方法,强化情感体验与表达,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选择。因此,在品德教学的课堂里,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各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编写歌谣,引用歌谣,诵读歌谣,使品德课堂更生动,更多彩,更有实效。

    一、在导入中唱歌谣,增强学习兴趣

    在课的导入环节中,特别讲究“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课堂教学中,一个合适而精当的开头,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引起积极有效的学习体验。歌曲和配有音乐的诗歌,常常被用来导入新课,因为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富有的心灵,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如果在导入时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或一段配乐的诗歌,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情境感染,激起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经验,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需要的情境中。这样,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集中了注意力,也获得美感。如老师在执教《城乡巨变》时引用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在舒缓幽怨的旋律中,屏幕上打出歌词,学生听着音乐,轻轻朗读着歌词,老师的一句发问“妈妈的家会是什么样的?”十分自然地导入课堂教学。

    二、在学习中诵歌谣,深化知识与技能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生活的知识与技能,精心编写成童谣、儿歌、诗歌等形式,通过设计诵读歌谣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欢快中掌握知识,增强了技能,提高了认识。如《我是小小安全员》的教学中,有位老师设计了“安全隐患扫描”这一板块,引导学生看图、联想、讨论,指出居家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提出预防措施,最后出示歌谣,让学生用快板表演,加深了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理解。

    烧菜端汤防烫伤,小心谨慎忌慌张/烧饭烧水避火灾,炉火打开人要在;

    高处取物易摔伤,一人爬高太危险/拖地洗衣地易湿,小步走路防摔倒;

    煤气泄漏酿大祸,阀门一定要关牢。

    对于小学生来说,简单化、成人化的说法是不可取的,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歌谣概括了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琅琅上口的三言两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唱,便于理解、记忆教学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在过渡中念歌谣,概括活动感受

    学生的社会性形成和发展,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品德教学倡导活动化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就以几个活动板块的形式呈现。在一个活动板块结束之际,出示教师事先精心编写的歌谣,通过诵读,小结这个环节的教学内容,总结探究的方法和技能,也概括一下学生的活动感受或情感体验,又为进行下一个活动板块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紧凑了课堂节奏,理清了课堂条理。如《父母的难处》,老师通过组织学生课堂采访,播放课前拍摄的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场景,讨论哪些难处和“我”有关,引导学生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为难之处,潸然动情时,出示了小诗《父母的爱》:

    父亲的爱,深沉如山/母亲的爱,柔情似水/面对父母伟大而无私的爱/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面对父母的难处/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让学生深情地朗诵,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调节了学生的课堂情绪,陶冶情操,激发美感,放松心情,缓解疲劳,为下一个板块“我为父母分忧”做好了铺垫。

    四、在理解中吟歌谣,提升感悟与表达

    小学生的社会性认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形成概念,理解分析,判断推理都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品德课堂教学时最好能提供一个比较直观且简洁的内容,来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构建。儿歌、童谣是能让小学生体验快乐的一种载体,它的生活性是创作者基于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和解释,朴素而真实,却充满了生活情趣,贴近真实生活中的儿童。所以在教学中引入歌谣,吟诵歌谣,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习惯,提升学生对社会的感悟能力,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并对这种感受做出合适的表达,升华了情感。

    如周老师在执教《竞争与合作》时,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方式和意义时,诘问学生:生活离不开竞争,生活也需要合作,我也在想合作到底是什么?然后出示小诗:

    合作是一双力量的手/它把一股细线揉成了一根结实的绳/合作是杂技场上飞旋的伞花/合作是奥运场上高奏的凯歌。

    合作是一朵智慧的花/它把神州5号送上太空遨游/合作是音乐厅中悠扬的旋律/合作是生意场上一杯庆功的酒。

    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形象的比喻,昂扬的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白了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竞争,也有合作,合作多于竞争,竞争与合作并存,我们既要培养竞争的意识,也要具备合作的素养。

    五、在践行中唱歌谣,强化道德判断与选择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道德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品德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是达到知行合一,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趋向。在教学中借用歌谣,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判断是非善恶。通过唱读歌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道德践行中,强化道德的正确判断与选择。如《我来试试看》(苏教版)老师在最后的教学环节里出示小诗《试一试》:

    小朋友,学做事/遇到许多第一次,大家一起来试试/动动脑筋勤思考,多多练习很重要/碰到困难多请教,不断努力要记牢/要想学好真本事,鼓起勇气试一试。

    通过小诗的朗诵,揭示了教学的真正意图是,鼓励学生敢于实践,敢于尝试,明白尝试是创新的前提。

    歌谣是教者匠心独运,将教材的内容浓缩其中,将教材的意图蕴含其中,“它有着清新的内容,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韵律,活泼的形式,鲜明的节奏,诙谐的风格,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它的趣味性为学生所喜爱,很多教师往往仅在结课时十分喜欢借用歌谣,或以富有哲理的小诗,或以活泼欢快的儿歌,风趣盎然的童谣,将课堂里获得的体验与感悟、过程与方法、认知与情感,指导于社会实践和道德实践。其实,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唱响歌谣,以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2009,(3、15、16),2010,(3).

    [2]檀传宝.德育美学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热词搜索: 歌谣 品德 唱响 课堂 演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