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詹姆斯·芬顿编《海明威短篇小说集》浏览之余

    时间:2021-02-25 08:00:5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时下读书和写作一不小心就容易偏离常识。若谓不信,随便找一本丝绸之路导游书,吸引你的一定是“酷驴提示”和“小贴士”,外加五彩纷呈的照片。澹定之后,你发现还是得找一个好本子的《大唐西域记》之类的经典来读。手边如果有别人用心多年的《岑参集校注》或者耶律楚材的西游记之类,那了解西域啊边塞啊简直就是奢侈的享受了。这是我二进新疆回来后的读书体会。闲来读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忽然发现多年的外国文学作品杂览过程也有问题:好像从没关心过本子校勘的事。读1995年“人人丛书”版《海明威短篇小说集》,知道编校用力用心的本子实在让读者写意并且受益。继而意识到外国文学研究在汉语的土地上缺少学术意义上的校勘心力,因此难深入。此是题外话,按下不表。

    编辑得好的集子照例有一篇周详的导读。詹姆斯·芬顿职业写书评,并且不是我们脑子里那种常见的书评,因此文章写来驾轻就熟——他毕竟是很有声誉的《纽约书评》的撰稿人。“海明威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他的行文风格简洁经济。他的文字风格影响力如此之大,不能想象现代小说缺了它会怎样……许多读者包括我自己认为他的作品写得最好的是短篇小说。”然而,芬顿发现以往的海明威短篇小说集并不能满足他探索作家创作心路历程的需要。海明威自己编的集子也不能避免给读者带来阅读的混乱(我自己就藏有1938年“现代文库”版《海明威短篇小说集》,现成的混乱样板)。芬顿的本子的任务便成了“理乱”。留存至今的海明威文献里还有许多未发表的短篇手稿,编者以为那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他只选取已然问世的东西。1923年到1938年间的作品已经够普通读者一览海明威短篇的全貌了。此后海明威忙活别的去了:按芬顿的话说海明威不甘心只当短篇小说作家。1951年出的《老人与海》在芬顿眼里不过是拉长了的短篇小说。1959年前后写的《不定期的节日》到作者1961年死也未发表,里面的内容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属于作者二三十年代就发表过了的东西。

    海明威第一本书是个杂拌集子,叫《三个短篇十首诗》;其中有一个故事散佚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后来的出版商认为它太淫秽。《不定期的节日》透漏给我们的信息:格特鲁德·斯坦因也不喜欢它。这位女作家说:故事不错,但“碰不得”。意思正如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画展上却不能挂出来;也没有人买,因为买回去不能挂。这篇“问题小说”叫《在密执安》,1921年写于巴黎,海明威自称处女作。1922年妻子哈德雷的箱子在里昂火车站遭窃,海明威损失了一些定稿。因为斯坦因反对,海明威把《在密执安》搁在旁处,连同《我家老头》躲过一劫。《我家老头》是海明威留出给一家杂志的。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雷同舍伍德·安德森的一个短篇。海明威第一本集子里另有一篇小说叫《过了季了》。

    芬顿以为海明威并不处于现代派试验性写作的前沿,他的成就在于继承了吉普林的传统并增添了它的活力。他给传统的流行的冒险故事形式增加了尊严,而这一切又是在现代派的语境下完成的。斯坦因给他提供建议,乔伊斯欣赏他的作品,诗人庞德帮助他出版第二个集子《这年头》(1924年)。海明威文字风格的简洁正是在这个集子露端倪的,因此芬顿选这个集子里的东西时尽量用的是最初发表的原作。《这年头》增订版出来后,D.H.劳伦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评论:“这是本小书,但它并不假装只写一个人的故事。可它就是一个人的故事。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一个人的生活它都讲了……这些素描足以创造这个人和他的全部历史:我们不需要知道更多。”芬顿说劳伦斯在海明威身上看到的是牛仔的自由不羁的性格。劳伦斯钦羡海明威的正是他并不装作喜欢谁。芬顿以为劳伦斯看错了海明威,他远非对世事取无所谓态度的人。写《这年头》的人1917年到1919年间经历了很多震撼人的事情,“他还没有来得及打开人生经历的包袱。”

    根据传记材料,海明威因为视力弱未能入伍,只在红十字会申请到救护车司机的工作。这是他第一次前往欧洲,也是他第一次亲历战争。海明威在前线负过伤,养伤时爱上了他的护士。他想回前线,伤势却未能让他如愿。他交了一个朋友,结果那朋友却是个同性恋。海明威回到美国,亲耳听见人说他是个瘸子。他成了当地的英雄。一年多后,他爱着的护士甩掉了他。

    作为编者,芬顿感觉传记材料里的第一件事很重要。假如被拒绝入伍是谎话,那海明威不报名参军就很可耻。假如他的话当真,芬顿以为被拒绝的人应当是很痛苦的。海明威心目中的英雄是在军队纪律约束下的战场上的士兵。他自己后期生活里有过许多类似的经历。在西班牙他扛过枪,不过身份是战地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古巴,海明威有过堂吉诃德式的举动——用机关枪武装的游艇去追潜水艇。德军撤退后在法国,他和一群法国佬做扫尾擦屁股的工作。不过,他从没在军队纪律约束下真正当过兵。海明威自己也知道,这意味着自身的勇气还不足以接受终极挑战。于是,按芬顿的话说,他只好在自己的作品里与勇敢的人发生联系,与战士、斗牛士和猎手的事迹发生联系。“不过,他不只对勇气感兴趣。懦弱也是他(小说)的一大主题,此外还有失败和力量的衰退。悬而未决的事情不断成为他小说的素材。”芬顿说海明威也以被拒绝的人和受伤的人的身份写作,《短故事一则》就是这样的作品。《士兵的家》更是他自己战后的经历体验。有了这样的背景材料,我们不需要读评论也能把握到海明威小说的脉。芬顿对许多篇什都有分析,我却感觉阅读原作之前读这些分析文字摸不着头绪。母语操英语的人可能体会得到字句以外的蕴含,英语属于外语的读者恐怕只能从上面的信息里找到些背景帮助。外国文学的隔膜感大概不容易根除呢。

    相关热词搜索: 海明威 詹姆斯 之余 小说集 浏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