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论教学型院校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21-03-05 07:54: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建立一套适合教学型院校发展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教学型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笔者对教学型院校的特征、发展状况、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改进教学型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型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的教育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与综合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社会各界的领军人物、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相比,教学型院校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面广量大,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一、我国教学型院校的发展状况

    1 教学型院校的特征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分类及高等学校分类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才凸显出来,有关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大家公认这是一个难于解决而又不能不及时予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中,大家比较认同的分类方法是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是学科综合性强,学术水平高,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多,满足社会对高层次研究人才和研究型成果的需求,主要面向全国。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培养本科生、硕士生为主,招收少量博士生,重视科学研究,主要面向国家大经济区域及部分特殊行业。教学型本科院校,以本科生教学为主,强调学校规模效益和专业规模效益,其发展战略选择是拓宽专业而大幅度提高规模效益,主要面向本省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适应多样化高层次职业岗位需要,主要面向是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本文讨论的教学型院校主要是指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公办的有一定办学传统的教学型本科院校这两类,不包括民办独立学院。

    下面我们从基础性特征、制度性特征和产出性特征三方面来与研究型大学相比较,分析教学型院校所具有的实质性的特点。

    基础性特征主要是关于学生、学者和知识方面的特征。学生方面,从整体而言,教学型院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智力成绩在各省学生高考成绩的10%至30%区间段内,高考成绩最好的10%范围内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应被研究型大学录取。以江苏为例,江苏省是一个教育大省,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为526 030人,高校录取人数为384 944人,录取率为73%,其中本科录取192 524入,专科192 420人,本科生录取率为36.6%:2008年全省共有考生507 544人,全部招生计划中,本科有195 998人,占38.62%:专科有189674人,占37.37%。本科里面有一部分还是独立学院(本三)的学生。考虑到不同省份情况和招生人数的差异,教学型院校学生的录取成绩应在高考学生智力成绩最好的30%之上。学者方面教学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区别比较明显,只有一半以下的主要学科门类或者是个别主要学科可能拥有国内最高学术水平的,能参加国际最高学术水平交流、合作的学者群,以及支撑这个学者群的、学科结构完整、学术层次合理的合作团队。如果一所院校一半以上的主要学科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那就是研究型大学。在知识方面教学型院校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精英学术思想的大众化,科学原理的技术化,技术成果的实用化。实用成果的市场化,而研究型大学更关注的是科学前沿的发现和原创性的标志性成果。

    合适的制度环境是高质量的“教学型”院校成长的保证。在院校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教学型院校为了保证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其制度应该有一种亲和力。各级政府参与教学型院校管理的程度较高,学校也更能接近社会和市场,注重教育的公平性,从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而研究型大学则需要更大的学术自由和更松散的组织结构。更尊重个性和宽容失败的管理机制,需要政府一定管理下的自治,大学与社会也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更加注重大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才的选拔性。在院校内部管理方面,教学型院校的常规运行主要是由校领导通过校级职能部处进行科层制驱动,业绩评价和利益分配以学术标准和非学术标准并重。

    从产出性特征来看,课程是区别不同院校的实体,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型院校的课程设置有行业特性和岗位针对性,有区域或院校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大量的是行业或区域的专业人才和骨干。教学型院校产出的知识往往是已有知识综合运用而形成的新技术、新方法,其科研成果也主要为行业和区域发展服务。以江南大学为例,江南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我国轻工、食品、生物技术高科技的摇篮与依托单位之一,轻工特色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先后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机织原理》、《食品工艺学》、《现代教育技术》、《图形设计》、《食品化学》、《发酵工艺及设备》等,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服务于轻纺等行业,他们中的佼佼者成为工业生物技术、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日用化工、创意设计等行业的领军人物。学校科研成果非常注重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2 我国教学型院校的发展状况

    教学型院校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 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本科院校中。有研究生培养能力的普通高校(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479所。去除几十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型院校应该有1050所左右,与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基本持平。

    从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来看,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 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在校生2 021.02万人,按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和分校点)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8 679人计算,教学型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应达到九百多万人,占到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数的近半壁江山。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进程中,教学型院校的贡献功不可没。

    就目前而言,我国教学型院校比较复杂。从办学的时间上看,有办学几十年的老学校,有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有合并后转为本科院校的;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看,虽然都以本科生培养为主,但是有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本科生与专科生混合培养或只培养本科生等三种情况;从学校的学科覆盖面看,有的是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或学院和单科性学院:从办学规模看,有几万人的巨型大学,也有几千人的学院;从学校的隶属关系看,有教育部直属院校、各省市区属院校(占多

    数)、中心城市属院校、各厅局属院校等;从区域分布和差别看,教学型院校区域分布最广泛,中心城市、边远地区都有教学型本科教育存在,不仅办学条件差别较大,而且师资水平、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从招生质量上看,有的超过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有的还不如专科学校,有的生源很好,有的降分也难以完成计划。如此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二、教学型院校的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不同类型的学校体现出不同的办学层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质量标准也就不同。以前传统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也是单一的“内适质量”,即只注重知识性和学术性。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要全面考虑学术标准、社会需求标准和个体发展需要。

    1 教学型院校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人”,换言之即教学型院校要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满足社会和个体的需求。它集中体现了教学型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定位,也需要学校一定的办学条件和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教学型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广量大层次多,培养大量的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具有复合型、开放型和应用型的特征,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创新精神高的要求。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少量的研究型创新型的高素质精英人才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大量的具有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有明显的区别。

    2 教学型院校的教学质量标准

    很多人担心高等教育的扩招必将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这是用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来衡量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结果。事实上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发展性的质量,质量标准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学校类型的变化而变化。质量应该分层次地体现在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因此质量标准不应是一个统一的模式,不可以用同一质量标准评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

    内适质量标准。即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注重知识性和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实行精英教育,对学术性标准比较重视,而教学研究型大学则次之,主要体现在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专业对人才培养规格中的知识性水平要求较高,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广博、精深,有的还推行本硕连读的基地班培养模式,如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外适质量标准。主要指满足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教学型院校不同的专业都提出了社会对此项专业所需人才的规格要求。如江南大学传统的生物工程专业(酿酒方向)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是“本专业培养在酿酒技术与工程领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能从事酿酒工厂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金融学专业要求毕业生“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金融业务、投资业务、财务管理及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

    个适质量标准。即满足人的个体发展需要。教学型高校不仅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有具体的要求,也要促进入的全面和谐发展,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专门人才”等等,通过学校对专门人才的系统培养,使毕业生需求得到满足,价值得到增值,将来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对完善教学型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

    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推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从以下8个方面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具体的评价: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再加上特色项目,这是一级指标,再分成19项二级指标和44个观测点具体评价学校。对于今后评价体系的变化,我们提出如下改革的建议:

    (1)要强调教学型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人,它集中体现了教学型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定位。有恰当的、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评价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2)要突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学型院校要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体现其外适性的特点,要有一定的社会对学校和毕业生的评价作参考。这样也有利于学校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3)要体现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型院校的师生比可能没有研究型大学高。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在教学方面的精力投入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4)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学生是质量的主体,将大学生就读经验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监控依据并将其整合到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去,对实现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目的有重要意义。未来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发展性评价,需要通过大学生就读经验的数据和信息来研究学生在大学里的收获和产出,并作为探索大学教育实践有效性的主要标准。

    (5)要重视教学条件的利用。高等学校要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学校各种高等教育资源,重视成本核算和控制,创造出尽可能多的高等教育产品。

    (6)要加强对专业和课程的评估。除了水平评估外,借鉴国际和国内部分著名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各学校要定期组织对课程和专业的评估,以加强对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业质量保证等方面的了解和监督。

    责任编辑 周杨

    相关热词搜索: 指标体系 质量标准 院校 评价 教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