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天意之作——邓诺古村

    时间:2021-03-11 09:20: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邓诺古村位于大理,基本形成在明清时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了千年的发展,邓诺古村的语言、村名及族别都没有改变,是我国目前为止保留的最完成的古村落。通过研究邓诺古村落对于研究我国文化历史发展及建筑特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邓诺古村;遗产保留;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TU253;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3-0158-01

    云龙诺邓古村,从史籍记载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自唐以来,历经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依山就势建成了大量的民居,古村落中现存的民居仍然有上百院,岁月沧桑,诺邓民居已显得有些破败、寒酸,但依然保留下了其历史文化价值,是云南山地白族活着的民居博物馆。

    一、建筑特色

    诺邓民居的石基、石梯、石板路特色鲜明。诺邓古村有数百家住户,一条小河把村子分割成了两半,南面的住户坐落在山脚缓坡台地上,北山的民居则布局在陡坡上,村民每盖一栋房子,首先要取当地的红沙石,垒出一个平台,石脚最高的达到四、五米,然后在平台上镶上石基,再造房屋,个别户镶的平台达四、五台,形成了台梯式四合院的独特景观;诺邓村从村脚到村头步行需要20多分钟,村中的路道按“井”字形设计,横穿两条,竖延两条,采用当地的石板铺成,人畜共用,历经上千年踩踏,光滑的石板路上留下了一道道马蹄的足印,仿佛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村中还有无数的石阶,有的住户大门到堂屋石阶就有四五道,最长的一户大门前的石阶达到十七级。石基、石梯、石板路形成了在其它地方很难看到的景观。

    诺邓村的房屋建筑保留了白族民居的风貌,建筑风格多为“四合五天井”、“四合院”、“三坊一照壁”、“一正两耳”等。从表面看,诺邓民居与其它白族地区的建筑风格没有不同之处,但要细细观赏,就会发现它的独特性。诺邓村房屋布局在陡坡之上,远远看去就像一幅画挂在山坡上。诺邓村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依山就势的构建,有的院场方正十多米,宽敞无比,有的形成台梯式院落,有的则小巧玲珑,最小的当属田家所继承的“一颗印”院落。白族人把方正的民居建筑称为“一颗印”,“一颗印”老宅院坐落在北山坡的村子中间,受到后有人家、前有公共路道的限制,宅基地无法拓展,主人因地制宜,精心构思设计,在坡地上垒起了两台石基,最高处达到3米多高,后台建盖正房,前台上安排耳房、大门,相对应的两栋耳房净长度只有两米多,楼梯、大门、围墙俱全,院内布局精巧,院场长度仅为1.5米,宽1.3米,天井采光,大门通风,院场排水,体会和品味“一颗印”,可以真正感受到心宽不怕屋窄的心境。

    诺邓村大门的建造最讲究,也最具特色。在人们心目中,他既显示了主人的名望,又被当作“财门”、“福门”、看待,修造前要请风水先生定向,择吉日吉时安门和进门。大门建筑风格多采用木架瓦顶,依山势地势进行布局,式样繁多,千姿百态,有三滴水屋面、一滴水屋面和无屋面三种结构,屋架施予木雕,古朴幽雅。门中有门、院中有院是诺邓民居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大门一般不允许正对堂屋,实在避不开则在大门里面装一道木屏风来隔开。多数大门外面还要修一个照壁,祈求纳福聚财,个别居民户地基窄小,无法摆布照壁、大门,就破例将大门和照壁叠加在一起修建,既像一个大门,也像一个照壁。

    二、院落特点

    诺邓民居院落形态各异,屋檐有“两滴水”,“三滴水”等不同类型,最高的达到五滴水。屋内的装修也各不相同,平台院场的铺设多采用石板,堂屋一般铺六角砖,房屋采用实木装修,村民尤其讲究窗子,窗子的建造类型主要有棂花窗、书条窗、万式窗等,式样达470多种,主人或追求功名,或祈求平安,或向往知识等等,都可从窗子上表现出来,有的院落窗子式样达到十多种,在其它地方很难看到。

    三、装修特点

    诺邓民居很讲究院内装修,凡抬梁构架、檐头挑枋均刻有蟠龙翔凤,窗棂隔扇的设置、雕刻点缀更是工整精巧、形式多样、变化无穷。诺邓民居无论大门、照壁、厅堂的构建,所有的石、木、转雕刻及彩绘都具有很强的寓意,以象征、谐音等手法,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良好的家风。

    四、形态特点

    邓诺古村的形态特点主要可以总结为符合性、立体型、多层次性这三个方面。邓诺古村是多种构成元素复合构成的,同时由于所在地要与周围的山地环境相适应,所以形成了邓诺古村的立体性。邓诺古村的多层次性主要是由于在建筑特点上具有逐渐深入的层次性,同时与自然有机结合,为我们呈现出多层次性的变化形态,表现出多种形态的变化特色。

    五、结语

    在目前我国的社会背景下,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已经深入到各地,随着我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古村落的保留工作到了刻不容缓的底部,很多古村落的特点都不能得到完整的保留,这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非常不利的。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制定有效的措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公孙欠谀.天意之作—邓诺古村[J].时代金融,2009(08).

    [2]李海燕,张东强.邓诺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J].山西建筑,2012(36).

    相关热词搜索: 之作 天意 邓诺古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