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巫风,楚文化的温床

    时间:2021-03-26 08:04: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楚人“崇巫”的风尚由来已久,楚国民间的乐舞多与巫风结缘,且明显地带有艺术的性质;楚艺术中的绘画(壁画)也同巫风之盛有关;屈原将诗歌与楚国巫术神话的丰富想象,使“巫风”飞扬高举。这股神秘活泼的气韵便成了滋润楚文化的温床。

    关键词:巫风;楚文化;屈原;《九歌》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14-02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不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①人类社会处于低级阶段,由于认知水平不足,生产力低下,只能借助想象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神话藉之而产生。“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逾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②由此可见,神话可以视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最初发源。

    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完整的神话故事或神话体系。即便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也是后人不断地“添盐加醋”完善而成的。华夏民族因为地缘文化的限制,本来就缺乏完美神话的生存土壤,更兼之农耕文明讲究勤劳务实的人文风尚,少有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人身自由,故而我们的神话显得相对本分、本色一些。但楚文化中的巫风却是一个例外。

    一、巫风的神秘语境

    说起楚文化的本源,我们可以追溯到“楚人先民崇火、拜日、尚赤、尊凤的原始巫文化。周代任何民族或部落,无不有巫(‘巫’与‘史’、‘尹’一样,是‘知天道’的宗教性政治性大人物);诸夏之中,楚人巫风更盛。”③这不仅表现在巫在当时楚国里占据着显赫地位,还因为楚国社会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衍化而来,楚民能力低下,混沌不分,生活不适,巫不仅充当了“师”和“医”的角色,还是楚人与天地祖先交流思想、情感这一重大活动的“主持人”,称为“卜筮”。

    “巫”地位之显赫,作为用之重大,气象之神秘,使得楚人“崇巫”的风尚由来已久。而在“巫”周围酝酿滋生的一种与鬼神之气相近的神秘的人文风气“巫风”,也日渐盛行起来。这巫风渐渐不同于远古那种神秘而愚昧的迷信和纯自然崇拜,而是明显地带有艺术的性质了,愈到后来,这股神秘而活泼的气韵便成了滋润楚文化的温床。

    据有关文献记载,战国时期楚国虽然早已进入阶级社会,但“巫”这种在原始社会作为为精神文化“化身”且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仍然活跃。原始的巫术礼仪风习还弥漫在社会中。《汉书·地理志》称:“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王逸在《九歌序》里还说得更详尽:“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为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因为作九歌之曲。”这里官方的乐舞之盛可见一斑。

    楚国民间的乐舞也不逊色,多与巫风结缘,巫都是能歌善舞的人。《吕氏春秋·侈乐篇》曰:“宋之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所谓“巫音”,即巫的乐舞。这里把“巫音”作为楚国的衰败之源,仅只是一种可能的说法,未必确实。但若据此而推论楚乐舞之盛却是事实。在巫风不盛的诸夏看来,巫音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在楚人眼里,庙堂之雅与村野之俗却可以统一起来。最早在宫廷兴起巫音的灵王,就曾亲自拿起羽钹,随着鼓点翩然起舞过。其实,灵王的过失不在于崇巫而在于虐民。巫音被引进宫廷,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确实可以说明楚巫的乐舞伎艺是相当出色的。

    二、巫风的浪漫气质

    一般来说,世界各国古代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神话。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④最早的神话,神的自然属性很强,具有某种图腾崇拜的性质;随着社会的进化,神的社会属性逐渐居于主位,开始向人靠近,且有了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由神人同性逐渐走向神人同形,艰难地完成了神人合一的形象转化。

    楚国历代相传、至战国时代仍然丰富多彩的古代神话和巫风的结合,正是酝酿楚文化走向鼎盛时期的“土壤”和“温床”。王逸在《天问序》中曾提到“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诡丽,及古贤圣怪物行事。”由此同时可以看出楚艺术中的绘画(壁画)也同巫风之盛有关。壁画所涉及的内容有“天地、山川、神灵”,还有“古贤圣怪物行事”,题材逐渐宽泛,从自然、神怪到人;它的画法“琦玮诡丽”,虽未脱“巫气”,却也是一家之风。

    屈原的经典名作《天问》,大概是“保留远古神话传统最多而又系统的文学篇章,表现了当时时代意识因理性的觉醒正在由神话向历史过渡。”⑤《九歌》原是民间祭神的乐歌,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是一种集体活动的产物,自然与巫风神话密不可分。

    再看看《楚辞》,在它绝大部分作品中,如《九章》、《九辩》、《招魂》、《大招》中,特别在《招魂》中,保留着古代大量的神话传说:“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复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蘼散而不可止些……”

    屈原的文学创作毫无疑问受到了巫风文化的影响,“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与充分。“内崇楚国之美”的屈原,一面接受北方儒家理性主义的精神,另一面又给它注入和楚国巫术神话相联的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这就不仅使得儒家理性主义热情奋发,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命,还使“巫风”飞扬高举,日日以盛。巫风的盛行,似乎是一种封闭落后的存在,但它刚好为楚国艺术的发展、包括塑造屈原、宋玉这样的大诗人准备了北方所没有的天然条件。

    三、得天独厚的环境熏陶

    北方的神话远逊于南方,其主要原因就是“巫”被“史”过早取代。北方艰苦的自然环境使氏族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长年累月的征战促成了文明的艰难、顽强生长,整个文明的起点很高。“当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从孔子到荀子,从名家到法家,从铜器到建筑,从诗歌到散文,都逐渐摆脱巫术宗教的束缚……”⑥

    而南方的生存条件则相对好得多,楚国的贫富分化也不及北方那样剧烈。因而整个社会较长时间的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的阶段上,巫风长盛不衰且自成一体。从《楚辞》到《山海经》,在南方各个领域,仍然弥漫在一片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的图腾——神话世界之中。美人香草,芳泽衣裳;百亩芝兰,八龙婉婉;山妖女鬼熔于一炉,人神杂处亲密无间。楚国之所以能产生比北方丰富多彩的种种奇丽的神话传说,而且人神差别很小,富于艺术意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马克思曾把人类古代民族的文化状况分为“粗野的儿童”、“早熟的儿童”、“正常儿童”三种,“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⑦。相对于古希腊这个“健康的儿童”,华夏文明可能属于相对早熟的一种文明。几乎所有的内河文明都生于忧患,忙于治水,缺少一些“可爱的”欢乐色彩,所以神话传说远不及古希腊灿烂闻名。但中华大地楚文化中因为巫风的盛行,却具备了某种神秘欢乐、积极活泼的艺术色彩,形成了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成为中华民族童年时代里发育得“最完美的儿童”,这自然与巫风这张“温床”的培育有关。

    注释:

    ①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8月版.

    ③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版.

    ④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⑤⑥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

    相关热词搜索: 温床 文化 巫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