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第二届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1-05-05 07:53: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07年7月14一16日,由《历史研究》杂志社、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传统与文化变迁”国家创新基地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界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以“城市与地域文化”为主题,探讨了城市大众文化与地域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来自美国、日本、台湾、香港和内地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美国著名汉学家周锡瑞(Joseph w.Esh-erick)教授作了主题报告。

    日常·休闲·表述近年来,对中国近世史的探讨越来越远离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视角不断向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话题转移。休闲、娱乐成为史家取材的一个重要方面。王笛(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历史系)选取成都茶馆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改良精英与地方官员对待和控制茶馆以及茶馆生活的过程。程美宝(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历史系)则对清末粤商所建戏园/戏院进行了探讨。张英进(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通过对盘剑著作发表的评论,在都市文化史语境中探讨了上海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汤彦(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则将电影作为考察娱乐生活的一个视角,以抗战初期的成都为对象,展现当时电影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发挥的“爱国”和“娱乐”双重功能。周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通过对《娱闲录》中大量剧评的研究,尝试了解民初四川知识界以不同寻常的热情品评戏剧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复杂心态。

    城市·空间·书写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生活变迁是探察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个窗口。史学工作者通过研究近代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形成,重塑时人在城市空间的活动,力图分析国家和社会各阶层互动对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生活的影响。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以地图为基本参照元素,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生活空间”、“权力空间”、“神圣空间”等五度空间。李德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成都少城公园为个案,对公园里的大众文化形式、内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Peter.J Carroll(美国西北大学历史系)研究了20世纪早期苏州特殊的城市空间——妓院,认为妓院与官僚、士绅以及商人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朱晶进(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把视线转向15-17世纪的欧洲,概述了城市集市的演变以及集市在城市结构中的地位。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以上海曹杨新村为例,深入研究了建国后人们的生产、生活、居住等空间形态的变化。陈蕴茜(南京大学历史系)则对民国时期各城镇出现的中山路以及以“三民主义”命名的道路进行了考察,认为这些道路的修建和命名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

    女性·话语·分析近年来,史学工作者从日常生活、休闲文化以及思想情感等各方面丰富着妇女史的研究。伴随着新文化史的反思,以身体史、性别史为路径的妇女史研究受到学者的格外青睐。由于新题材的发掘与采用以及新叙述方法的运用,作为历史“失语者”或“半失语者”的女性也被进一步解放出来。程为坤(美国加州大学契克分校历史系)展示了明清之际和清季民初两个不同时代北京妇女休闲活动的对照性画面。姜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以二战时期上海女子越剧的兴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二战对中国妇女地位及都市公众文化中性别话语的影响。相对于以上两位学者对“公领域”妇女的考察,王东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则把视线投向女性的“私空间”。以民国时期一位女中学生的日记为基本素材,以触摸心灵的方式描述了她的情感世界,分析了她对社会交往、婚姻、情感等问题的态度,展现了当时知识女性的自觉以及在“闺阁”以校园的复杂境况下寻求个人情感空间的心态。

    政治·文化·解读在远离重大而宏观的政治事件本身之后。史家在史料解读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关心的并不是政治事件本身的发展,亦不是这些政治事件如何被精英引导和发动起来,而是政治事件中普通大众的理解和感受。这种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政治的手法。使史学研究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和实际感受。小浜正子(日本鸣门教育大学历史教育科)从建国前后性与生殖言论的变化解读了当时公私界线的重构问题。高峥(美国马里兰大学历史系)考察了1949—1954年间杭州城市革命的文化侧面。田彤(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则对1927—1937年国统区工人的政治文化进行了探讨。刘世龙(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描述了刘湘的丧葬仪式是如何利用相关市县特别是成都的城市空间,以及当时政府和各界是如何借助其丧葬仪式进行社会动员的。李孝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认为,刘湘作为一个历史的象征符号,在其死后得到重新构建,形成了新的刘湘形象。这种构建主义式的分析方法可以看作是新文化史的理论自觉。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通过研究辛亥革命时期伟人将帅的形象、商家临机应对的种种举动以及消费大众对此的呼应等问题,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一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景象和民众心态。林志宏(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则描绘了1930年代中期华北危局情形下,具备更多“传统”元素的北平城市的形象。水羽信舅(日本广岛大学综合科学部)对民国时期自由知识分子王赣愚在昆明的民主主义思想进行了研究。卢汉超(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历史系)探讨的问题则是毛泽东如何运用饮食文化来表达一些政治概念。

    物质·环境·再现人们往往把近代中国的变化概括为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物质环境嬗变是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一个最直观写照。物质环境与市民活动相互联系,绘织出城市生活变迁的一个画面。刘平、赵良宇(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艾智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选取了交通工具作为探察城市物质文化变迁的一个窗口。前者以徐州为个案,再现了轿子、小车、人力车、电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与徐州社会变迁的过程;后者则描述了汉口公共汽车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汉口社会生活的影响。罗苏文(上海社会科学院)对近代景德镇瓷业经营环境进行了分析。

    群体·生活·重构公共生活和群体认同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注意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一些个人和群体的意图、思虑与渴望以及他们在那个时代的行为方式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王超然(台湾大学历史系)借助国民政府监察委员王子壮的日记探讨了战时重庆“下江人”的问题。陈廷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则以李思纯《金陵日记》为基本素材,参考《吴宓日记》,考察了政局动荡时期一批中国学人的生存样态。李培德(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对1930年代上海银行界的经济生活进行了探讨。Jeff McClain(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以华西协和大学社会学系为例,研究了民国时期教会大学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互惠互利的关系。李贤文(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则对1937年下半年抗战爆发后川剧

    界的反应傲了探讨。郑晓威(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重塑了成都知青在云南的种种生活。

    感官·微观·叙事受西方史学思潮的影响,历史研究越来越强调以感观来体验历史。同时,当代中国的历史学正从经典的、宏观的形式走向微观史、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这就进一步促使了从“分析”的科学的历史哲学到置身于。场景中的叙事的历史哲学转向。蒋竹山(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从高彦颐(Dorothy Ko)的新书cinderellas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和冯客(FrankDikotter)的新书Exotic Commodities:Modern Object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出发,探讨了近代中国史研究中对欲望、心理、性别、声音的关注和以此为基础的感官史研究取向。马敏(华中师范大学)借对王笛新著的评介,对当前历史研究路径进行了反思。阐述了当前叙事史复苏的大背景,认为把研究的范式由“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转向“公共空间”和“下层民众”以及在写作中追求可触摸的历史是王著的新贡献。陈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从人类文化学领域呼应了马敏所谈到的寻求大小历史之间平衡的问题。

    此外,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内容还涉及其他更为广泛的话题。吴国坤(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对李前人的小说特点进行了分析,韦兵(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则探讨了唐宋之际的社会转型中,佛教世俗化对职业伦理建构的影响。

    会议成果与学术展望 此次会议。成果颇为丰富。(一)研究理念的转向。以往对中国城市的研究,大多延续着“从传统到现代”的预设模式,但城市的发展不只是“从传统到现代。的线性发展,还伴随着进步与失落、互动与对立。(二)“以小见大”、“由下而上”的小历史研究成为本次会议的主角,人们越来越注重研究视角和对象下移,强调民众自身的感官体验。(三)文学似的叙事方法得到进一步提倡。这进一步说明,以结构、规律等概念性分析话语来解释历史的方式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而以“讲故事”著称的叙事史(narrative history)得到复苏(xvcovery)。(四)本次与会学者多将人类学、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起来对问题进行叙述和分析,学科交叉对当前史学研究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许丽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