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大文化校本课程的认识与探讨

    时间:2021-10-21 18:19:0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学校课程集中体现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面对时代发展和未来挑战,为了使学校教育真正做到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负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适应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我校开设了“大文化校本课程”。下面简单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具体作法:

    一、对大文化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而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其特点是:“以校为本,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载体”。“大文化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在以学校为本体课程的体现,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得以具体化、操作化、度量化的重要依据。是基于学校的大文化素养培养而设计、编制的,充分而鲜明的显示出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素养的价值取向。

    二、开发大文化校本课程的意义

    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基于当地和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我校以“人性为先,发展为本”为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了“争一流,创名校”的办学目标。而大文化校本课程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它贴近实践,有很-http://www.damishu.com强的适应性,校本课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学校课程创新。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教育发展规定了方向,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实施课程改革,合理配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是教育的需要,是当前课改形势的要求,也是校本建设的需要。

    三、大文化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三年左右的实践,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出一套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自身特长开发校本课程,朝研究型教师方向迈进。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成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以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着力点,立足于面向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全球一体化对人的素质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实践,科学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创造思维能力、探究与发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中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四、大文化校本课程的构成

    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我们开发出了系统化校本课程和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非系统性校本课程。系统化校本课程是以学校资源(师资资源和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家长资源与社区资源)为前提,我们开发出了的《走进沱牌》、《华夏传统文化精典系列》、《电脑基础知识与技能》等课程。非系统性校本课程是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前提:“以优化学科知识为目标的学科延伸类课程”,如:《英语口语交际》、《游戏中的数学》、《生活中的物理》等;“以扩大知识面为主要功能的文学宣传类课程”,如《读书、品书、说书》、《中国近代散文欣赏》、《成语乐园》、《广告中的艺术》等;“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的活动、艺术类课程”,如:《中国建筑文化》、《中国民族音乐》、《少儿艺术体操》、《儿童健美艺术与艺术健美操》等,以构建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

    在挖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上,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把当地社区(如:沱牌)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走近陈子昂、走近沱牌、酒与文化);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把学校传统项目与优势项目转化为校本课程。

    五、大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1、以三个“明确”对课程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①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或办学思想,校本课程必须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②明确学生的需求,学生对哪些课程有兴趣,希望有哪些方面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感兴趣的领域和知识;③明确课程开发的条件:有哪些人力、物力?有哪些可供开发的资源?能获得哪些指导与帮助?开发者要以对主题的公共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网络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2、确定课题,确定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明确开发的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作支撑。使开设的课程植根于当地和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中。研究主题确定以后由课程负责人向课程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并由课程负责人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含《课程纲要》)。

    3、教师开题,学生选课

    校本课程的开设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开发者开设的课程能否正式走向课堂,完全取决于学生。通过教师开题,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全校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领导小组印发课程目录,由学生参考教师开题情况自主选择,并认真填写《选课表》,由学校统一调节,合理分配各班人数,如果学生选择的人数太少,这门课程自然取消。

    4、组织实施

    ⑴落实上课。时间、地点、人员的落实。每周星期三下午为学校大文化校本课程学习时间,教师不能也没有机会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时间,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授课场所,凡授课时间学校教导处、教科室、中心教研组及值周组都要对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原教学班班主任和大文化校本课程相关教师共同做好学生到班学习的管理。

    ⑵培训教师。首先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他们初步了解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等。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教师们了解有关校本课程实施的要求,加强对课程开发技术的具体指导,切实加强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以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⑶开发教材。学校要求课程负责人必须与该课程的所有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适用性强、适合学生口味的教材,我校宽带的接入,为提高教材开发质量提供了保证。

    ⑷组织教学。学校要求教师按《教学进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情况,完善教学进度计划。各教研组定期组织评教评学,学校每期开展一次大文化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扎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5、评价考核

    ⑴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参加学习的学生人数,二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期末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学校制定了《大文化校本课程教师工作考核办法》。

    ⑵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依据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数,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考核。其中以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学习效果为辅。

    六、大文化校本课程的管理

    1、课程计划管理。

    学校制定《大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作为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把每学年初定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时间,各教研组进行需求评估调查,制定方案,9月中下旬正式实施。

    2、课程实施管理。

    学校把校本课程纳入课程总表统一管理。要求全校每一个学生必须在所开课程中选修1门,每一位教师必须负责(或参与)一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规划、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材管理、教师培训等工作,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七、收到的效果

    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信心更强了,促进了学生对国家课程的学习效果;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教育科研的能力得以不断增强;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学校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整体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校本课程 探讨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