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1-02-04 16:04: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时常披着华丽的文化外衣,隐蔽性、模糊性、欺骗性极强。而我国一直以来主要或更多注重意识形态显性灌输,一些高校对文化的作用重视不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高校应构建一个应对西方意识形态隐性渗透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范式,促进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促,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佳的实效,产生共生效应。

    关键词: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具有突出的价值和意义。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文化自信培育又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关联,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探寻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促的方法途径,既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佳的实效。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文化自信是在长期的文化学习、交往、交流、交锋中对文化的作用及其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深度认同和执着信念。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目标、内容、过程、育人机制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关联性。

    1.工作目标具有同向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会在不同时期随着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内涵。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明确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文化自信”概念本身涵盖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我们的文化自信应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应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而不是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进而实现文化自强,增强文化软实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文化进行认知、价值选择、创造性转化等,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可见,两者工作目标的大方向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且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性和文化性有机统一的教育活动,提高文化素养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

    2.教育内容具有对接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国家的意识形态决定的,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具有系统性、丰富性,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其重要内容。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特定文化精神决定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需求、文化心理和个性。如果脱离本国的文化实际,妄图随便移植他国的文化内容来进行对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不会成功的。[3]历史上有过这样的经验与教训。

    而文化自信的内容具体到我国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内容来源。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言而有信”的诚信品质等,以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革命先烈、改革先锋、时代楷模故事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两者的内容在很多层面具有对接性。

    3.实现过程具有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用社会主导的思想文化来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过程的统一,是个体按照社会要求“人化”的过程。而文化自信培育是文化主体对文化自信的客体进行认识、选择、创造过程中不断对文化产生确切的自觉与自信的过程。两者都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教育与学习过程、知情意发展的心理活动过程、态度形成与改变过程、内化与外化等的过程。[4]

    且思想政治教育是國家治理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育对象、环境、内容、载体等各要素无不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感染。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培育的过程都要求形成广泛的文化价值基础,把教育内容、实践活动、教育环境等要素聚合形成“文化场”,让人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可见,两者都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蕴,过程具有一致性。

    4.育人机制具有互补性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强调通过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去塑造人,主要或更多地培养和发展人的社会性。文化自信则突出从文化的角度,对个体进行精神培养和心灵滋润,提升人的个体性。

    虽然两者在育人机制方面各有侧重,但具有强烈的互补性,不能把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性忽视人的个体性,也不能过度重视人的个体性。因为无论是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还是文化素质的提高;无论是显性的灌输,还是隐性的教育渗透,最终都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的人。两者都是通过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进而推动民族和社会发展。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着力点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融合共生成为趋势。自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最早提出“共生”一词,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以来,逐渐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基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两者能够充分地融合互促、共生共长。

    首先,逻辑起点上坚持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既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又彰显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营造融合共生的环境。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时常披着文化外衣涌入,而我国一直以来主要或更多注重意识形态显性灌输,一些高校对文化的作用重视不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泛政治化或枯燥无味等,导致大学生出现厌烦、抵触等不良情绪,以及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为此,高校应构建一个能够回应文化需求和文化挑战,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范式,将文化以间接的、隐蔽的方式浸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其不自觉或无意识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效果才会更持久。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增强受教育者的文化自信,那么西方文化的“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就会化为泡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就能在新的时代得到继承和传扬。

    其次,教育内容要坚持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既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又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促进资源共享、互融互促。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培育的共同目标,教育内容的设计也要服务这个目标。虽然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素质的灵魂,但文化素质也是重要素质,都是重要教育内容。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不太注重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的现象,如教育内容过于狭隘,尤其偏重政治、道德教育,缺乏对人自身发展的教育内容的全面探索。[5]高校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既要有政治层面的内容,还要有个性层面的内容。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又要将学习科学理论知识与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播相结合。既充分发掘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规范等思想政治类资源,又挖掘和利用儒家经典、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的作用。

    再次,教育方式上要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创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培育融合共生的工作模式,产生共生的效能。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教育要关注人的思想层面、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凸显教育的真正意蕴不是教化,而是人文关怀,是人与人、心与心的对话,是提升精神境界、实现精神上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共生过程产生新能量是共生的重要本质特征之一。契合当代大学生以“00后”为主力群体,具有个性特征鲜明、开放程度较高、文化需求多元化等鲜明特点,以及个体需求不断变化,应树立供给侧改革思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培育融合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时代性和吸引力、感召力;另一方面在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交流等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增强思想的引领性,提升文化的思想含量,构建思想政治与文化交融的大格局、新生态,这样就能产生更佳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具体路径

    1.把培育文化自信作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考量

    理念决定方向。文化在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养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置身开放、融合的时代背景和严峻的意识形态形势,从思想上、宏观设计上重视文化自信的培育,把培育文化自信作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考量。

    首先,更新教育理念,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7]亲和力的核心要义就是让人有亲近感,愿意接触。而文化正是这种潜移默化,下自成蹊,具有亲和力的隐形教育力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也强调要挖掘各种育人要素,构建文化育人等十育人体系,这正是与文化自信、文化复兴的大趋势紧密相连,正是对文化作用的凸显。特别是针对受到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进行文化的扩张和渗透的冲击造成一些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对西方文化盲目推崇等问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刻认识到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将文化自信培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中国文化筑基铸魂、亮剑发声。

    其次,把文化自信培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一是加强宏观设计,把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進文化的制度,努力发挥我国的文化资源和优势,以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开展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命力。二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理论灌输的理念,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的解读和宣传,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等的研究和弘扬,注重挖掘和传承优秀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丰富和创新工作理念和思路措施。三是注重抓住课堂教学、环境塑造、实践养成等具体环节,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及构建涵盖大学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组织、文化制度管理、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等方面的大学文化传播体系,形成有利于培育文化自信的生活场景和校园氛围,使得大学生将文化自信作为自觉的精神追求。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文化认知认同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础。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灵魂,加上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频繁,在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高校要在增进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上下功夫。

    首先,增加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中的比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要加强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设计,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学习,让大学生对文化自信“三大文化”的主要内容有一定认知,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熟知特色内涵,明白发展趋势;加强文化创新发展经验和成就的总结宣传,分析当前国内外的文化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认清大学生肩负的文化责任。二是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挖掘开发各类课程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与价值资源,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把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纳入生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大学美育”等文化素质教育相关课程建设,开展文化讲座、文艺欣赏等文化培训活动,将优秀文化成果精髓渗透其中,并注入时代文化和世界文化元素,帮助大学生重温中华民族历经的从古代高度文化自信到近代文化自卑、文化自闭、文化自負的复杂心态再到当代文化自信理性建构的一个过程[8],引导认清世界文化格局和我国文化发展态势,正确甄别和对待各种文化,抵制各类错误思潮侵蚀和错误观点。

    其次,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9]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作为头等大事。一是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法律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学校综合改革、法治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相融,体现到党建工作、文化活动、课堂教学、学生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二是强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以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抓手,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三是强化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养成。加强考核激励、典型示范引领,使得大学生在内心深处与核心价值观建立起紧密的心理连接、行动自觉,引导大学生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10],产生党员干部带头、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积极循环。

    再次,将中外文化比较和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不是盲目排外,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在国际借鉴与比较中展现的文化优势。[11]特别是在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今天,推动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尤为加重要。当前高校存在海外传播力度不够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广度不够等问题。为此,一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差异,积极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建立和完善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传播学等大学生跨文化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和辅助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传播技能与策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让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如何保障中国文化安全等问题。二是将增强海外传播力,扩大国际文化传播作为重要工作。在各种学术交流、人才交流、国际培训、国际会议等国际化办学过程中,主动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化,丰富文明交流互鉴领域。三是通过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体验太极拳、武术等实用化、生活化传播方式,让留学生和国际友人深入体会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减少、化解因思想文化差异在国际传播中产生的文化冲突、文化误读等问题,提高留学生和国际友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以情感上的“软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创新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拓展文化实践形式和领域

    方式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的关键因素。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环节,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标准。培育文化自信的关键也在于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12]虽然高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强调实践教育,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实践需要多次反复、逐步深化认识,文化自信的形成也需要巩固强化。为此,高校要不断创新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拓展文化实践载体和领域。

    首先,创新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一是促进文化学习教育常态化生活化。课堂教学要采取圆桌讨论、翻转式课堂、讲故事、文学经典研读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注重文化体验情景创设,通过积极情绪体验和多样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的积极性。日常工作中注重发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开展重大纪念、民俗文化、文明礼仪教育、红色基因弘扬等活动,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喜爱的音乐、舞蹈、文学、绘画等各种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中,采用文艺展示、仪式活动、人文景观、故事传播等形式,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生活化、具象化。二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韵味。基于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环境”,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媒体文化传播体系,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13],加强富含文化内涵、彰显文化自信的微电影、动漫、网文、短视频等传播广、有创意、符合时代特征的全媒体作品,以及同一内容的VR、H5、直播视频等多终端发布。三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纵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特点是常引用古典诗句、谚语阐述思想,体现了文化话语的魅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丰富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改进原有话语体系,用与受教育者实际生活相接近的元素和内容,表现理论、教材等文本话语,将抽象话语和复杂话语向具体话语和简单话语的转换,借助文化话语这一“中间处理器”进行加工和改造[14],将“硬讲道理”转变为“讲硬道理”。

    其次,不断拓展文化实践的形式和领域。一是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为契机,组织大学生发掘身边的传统文化、宣讲国学精髓、传承红色基因等,开展文化政策咨询、文化服务、文化体验、文化调研、文化表演等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他们主动融入社会、深入农村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在实践体验中解决思想疑惑、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在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中实现自我教育和素质提升。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一批以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大学生到博物館、图书馆、科技馆、艺术馆等中,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三是及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增进师生对话,把握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与变化趋势,并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要主动运用新技术驱动工作创新。可运用算法等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的文化偏好、思想动态、兴趣社群、社会实践行为等进行“画像”,精准把握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和需求变化,便于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时效性强的教育引导和服务。既对异常数据、行为提前智能预警、实时监测,进而及时干预纠偏,也对践行文化自信的典型、行为进行激励强化。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2][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鲁力.文化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功能与自觉[J].理论导刊,2016(6):83.

    [4]董雅华,袁周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间性及其“大数据”的技术依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

    [5]曾文,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看到人、走进人和发展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5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42.

    [8]李燕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路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10][1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1).

    [11]刘宏达,张春丽.以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价值、理论指导与实践要求[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2):55.

    [13]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

    [14]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69.

    (责任编辑 钟嘉仪)

    收稿日期:2020-06-09

    作者简介:张锅红,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广州/510641)

    *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有关意识形态问题研究”(20YJA71004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与广州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研究”(2019GZYB07)的成果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共生 培育 路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