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千万富翁的血泪理财路]千万富翁理财

    时间:2018-12-30 04:48: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每个受骗者都是真正的千万富翁。在银行的户头上没有千万资产,这些私人银行甚至懒得骗你。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告诉你几个事实:   受害者至少都是千万富翁,因为这款名为Accumulator的金融衍生品,经过KODA(Knock-Out Discount Accumulator,即累计期权合约)的包装,在“打折股票”的幌子下,只出售给那些在这家银行的户头上具有千万港元以上资产的“高端客户”。
      仅仅一年半,在香港的汇丰、荷兰和星展三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就售出了1000亿美元的“打折股票”,其中一半以上都卖给了内地投资者。按照平均每个投资者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计算,则内地有受害投资人1500人到2000人。
      根据他们购买的股票不同,以及股价的不同,绝大部分人亏本,其中不乏血本无归,甚至还倒欠上银行一笔不菲贷款的人。北京律师赖建平在香港荷兰银行的2100万港元损失殆尽,并背上了200多万港元的债务。上海一家网络公司的老总金亮(化名)在香港汇丰银行的千万资产化为乌有,还倒欠银行贷款23万港元;北京的H女士也在香港某银行开户,结果银行采取欺诈、伪造文件等恶劣手段,使其公司的8000多万港元资金投资了Accumulator,这些钱不仅损失殆尽,她还倒欠银行约9000万港元。
      尽管很多受害者都宣称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的这场骗局,但银行却能拿出十足的证据来证明他们已经尽到了所有的告知义务。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精心设计的骗局,能俘获千名千万富翁,并让他们成为“负翁”?《商界时尚》采访了“Accumulator受骗族”里的一位内地民营制造业企业家,他化名张明,为我们揭开了“打折股票”骗局的伎俩。
      
      富人的游戏
      
      2006年年底,张先生如约接到了香港星展银行的投资顾问王女士打来的电话。上个月,朋友采纳了这位王女士的建议,购买了一款产品,已经盈利了23%。
      提及2398的回报,王女士仿佛并没有因此炫耀自己的推荐有多英明,她告诉张先生,还有其他的投资产品,回报会更高,但是他们只为这家银行的大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王先生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通过各种方式,将1000万人民币换成港元,存入了这家银行。
      事后,张明才知道,1000万港元只不过是“玩Accumulator游戏”的门槛。星展银行只为在这家银行有1000万港元以上资产的高端客户推荐Accumulator产品,1000万港元也只是“Accumulator游戏”的保证金而已。当然,1000万港元并非只能是现金,同价值的股票或其他投资也能作为保证金,但是当现金不足以支付Accumulator时,银行可不经投资人同意,自动转卖股票或其他投资。很多投资人只有在其他投资都全部亏空时才知道自己进入了圈套。
      随后,张先生开始收到王女士的邀请,到香港参加财富俱乐部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张先生在内地参加过不少,尽管号称“会员聚会”,其实就是产品说明会。热情的接待、激情的述说,感觉就像进了传销企业里的“老鼠会”,张先生很是反感。但是这家银行的聚会里请来了很多国际化的金融学家、银行家,这吸引张先生决定前往。尽管产品说明依然是这些活动的重头戏,但能与内地和香港的亿万富翁同坐一室分享“华尔街”最新的理财经验,张先生对王女士充满了感激。
      不久,王女士给张先生打来了电话,推荐给他一款名叫KODA的金融衍生品,详细说明了这款产品的操作机理,并明确指出这款产品的高风险性,只适宜专业投资者。因为希望能选择低风险的项目,张先生拒绝了王女士的建议。但是,张先生依然收到王女士电邮过来的一份该产品的英文说明书。
      
      “贴心”的投资顾问
      
      两个月后,内地的股市出现了大幅调整。张先生主动给王女士去电话,希望她能推荐几只港股。王女士介绍道:“我们这里有一款低风险、高回报、资金周转灵活的打折买股票的项目,此前好像和您提过。”听到“打折买股票”这几个字,张先生立即充满了兴趣。并详细听王女士介绍了这款名叫Accumulator的产品。
      王女士告诉张先生,在一年的期间内,当该只股票股价跌到比购买时的价格还低就必须买一倍的货;比当时市价高3%时,合同自动取消。张先生没听明白王女士的介绍,但心想,能以不到8折的价格购买股票,而且股票在一年里增值3%是极其正常的事情。只要股票增值3%,他就能获得28%的收益,便同意先买1000股试试,并爽快地履行完必要的手续。
      几天后,这只股票增值超过3%,张先生的账户上如约增添了收益。当天,他给王女士又去了电话,又试着买了另外1000股股票,幸运的是这只股票第二天就大涨s%,张先生开始埋怨自己的小气,并询问王女士能否自己来操作。王女士告诉他,这款产品只能由专业人士代买,同时告诫张先生,这款产品风险很大,建议张先生不要买得太多。
      王女士的建议让张先生更是心存感激,他决定再买1000股。不幸的是,这只股票再也没有翻红,张先生的账面上数字停止了增长。让张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噩梦还没有开始。
      一个礼拜后,当张先生再次打开自己的账户,发现现金莫名其妙地少了6万多港元。他打电话给王女士,王女士显得异常平静。她解释,这只股票的股价已经跌破了约定的打折价格,因此银行自动从张先生的户头上每天扣除现金,按照约定的折扣价购买1000股选定的股票。她还劝张先生,现在他的账户上已经有3000股股票了,当翻红3%时,收益会更多。
      
      陷阱,环环相扣
      
       张先生现在才认识到Accumulator的风险,而股价的一路狂跌让他的账户以每天3万多元的速度迅速萎缩。两个月后,他希望王女士能帮他停止这场疯狂的游戏,但王女士以合同约定有效期为一年之以拒绝。
      张明转而找到银行,以当初未详细阅读冗长的英文合同而提出毁约时,却被告知王女士已经离职,银行方面建议张先生聘请律师代理交涉。当他找到香港的律师时,律师却告诉他,他正在受理一起类似的诉讼,受害人不但损失了账面上的所有2000万港元现金,还被银行要求追加了200多万元。仅因受损金额巨大而提出毁约,法律并不支持。
      在缴纳了受损标的1%的律师费后又过了一个月,张先生在律师的陪同下到银行听取了录音。张先生和王女士的每次通话都记录在案,但让他感到失望的是,录音记录不允许复制,只能在银行听取,根据录音整理的文字记录不具备法律效力。让人气愤的是,一些对银行不利的对话会被“莫名其妙’’的杂音进行干扰。
      银行录音里清晰地记录了王女士首次推荐KODA时对这款产品的机制和风险的说明,以及后来建议张先生不要购得太多的提醒,这两个电话已经能证明理财顾问尽到了告知义务。
      “我根本不知道两个月前推荐的KODA和后来的Accumulator就是一回事,况且70多页的英文合同我根本就不可能在要求的时间内读完。我是完全信任王女士,才委托她全权操办的。”张先生 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在银行大发雷霆,但这仍未能阻止自己的账面资产以每天2万多港元的速度缩水。打折股票不是股票
      张明的噩梦在一年后终于停止下来,1000万港元的现金最终只剩下了不到三分之一。相比其他受害者而言,张先生的损失只是小巫见大巫。
      明明是银行的强取豪夺,私人银行却出奇的理直气壮。
      私人银行的理直气壮,是因为Accumulator在香港是合法的金融产品,而且其设立和运作也在香港金管局的规制之下,维权者唯一翻盘的理由就是能证明其在销售过程中隐瞒了风险,或未尽完整告知的义务。但对于早有防范的私人银行来说,他们早处心积虑设计好了规避环节,甚至准备好了录音记录,这让维权之路难上加难。
      让人气愤的远不止于此。张先生在签署的众多英文文件中,偶然发现一份用来证明自己国籍身份的文件。如果投资者具有美国国籍,私人银行就会停止对其出售这款产品,因为美国法律禁止销售这种带有对赌性质的金融衍生品。这很容易让中国人想起“鸦片”来,鸦片由欧美人发明,但不允许在自己的国土上出售。鸦片让人慢慢上瘾,而Accumulator让投资者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被套牢。
      KODA于是被“Accumulator受骗族”们形象地称为“金融鸦片”。
      无奈之下,张明加入了“内地香港私人银行受害者联盟”。一些“Accumulator受骗族”开始在内部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谋求联合南下“上访”。7月底,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赴港的6名成员代表共损失逾10亿港元的十余人分别向香港立法会、金管局和警察局进行交涉。金管局已经对事件表示遗憾,称在3个月内看完所有投诉个案,以确定是否立案调查。但涉案的汇丰银行、荷兰银行及星展银行仍拒绝回应。
      直到这时,张明才明白当初自己买的并不是什么“打折股票”,他的钱也根本没有进入到股市。所谓的“打折股票”,只不过是在私人银行打赌某一只股票的“涨跌”。
      
      和银行签署KODA协议,就意味着张明被迫对一只股票“买涨”。如果这只股票涨了396,那么银行会输给他钱。但是如果跌了,就要不断地补,当钱不够了,银行就借给钱继续补。直到银行认为投资者没有能力再补了,它就斩仓了。
      在这场与银行的对赌中,银行的风险只有26%,而投资者的风险无限。是赔是赚,也许在进行这场游戏之初就已经埋下了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 血泪 千万富翁 理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