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解析《摩尔?弗兰德斯》中摩尔的反抗女性形象

    时间:2020-06-20 03:40: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摩尔·弗兰德斯》与其之前的小说有很大区别。一是以自救的女性为主要人物,二是主人公摩尔并不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既有印象,故事情节大胆且创新,人物形象富于冒险精神却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着重分析和解读这本书中摩尔的反抗女性形象。

    关键词:英国文学 《摩尔·弗兰德斯》 女性形象 反抗斗争

    英国当代小说家伍尔芙曾评价丹尼尔·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可以与那些为数不多的堪称无可否认的伟大的英国小说并列”。这部小说是笛福的重要作品之一,影响深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摩尔,出生于监狱,并不光彩,并且事件频发,有多次婚姻,甚至无意中嫁给自己的弟弟,做过妓女、行窃为生,进过监狱,年近70才迎来了相对和平和安详的生活。回首摩尔几十年漂泊、冒险的生活经历,可以称为一部处于18世纪英国女性的反抗史。

    一、对社会中爱情与婚姻的反抗

    爱情是文学作品里常被称赞和美化的主题,但在这本小说中,爱情却显得尤为廉价。摩尔曾经是相信爱情的,一度为爱情所迷惑甚至奋不顾身,直到她被所爱的男人抛弃,被迫嫁给他的弟弟,她开始不再相信爱情的纯粹,既然男子可以从爱情中随意脱身,视爱情为万物,那为何她不可以呢?从此在她的世界中,交易与利益凌驾于爱情。在其游荡人间的几十年间,她看过太多已婚人士包养情妇的例子,爱情不是唯一,婚姻不是忠贞,婚姻对她而言也成了获取利益的另一条途径,她结婚的目的不是为了爱情,不是为了组建家庭,而是为了通过婚姻让自己过上富足无忧的生活,改变阶级,这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时也符合当时社会男子的婚姻目的。至此,对充满反抗精神的摩尔来说,爱情与婚姻不再是束缚其的枷锁,而是被其打破的罐子。

    二、向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固有印象反抗

    摩尔不是待绅士“采撷”的淑女,甚至在大多数人眼里是荡妇。虽然其在成长阶段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生活的压迫,现实的诱惑,让她不能成为淑女,她十分擅长利用年轻、美貌、机敏的优势,以她自己的方式和途径谋生,这与男权思想中,温柔、贞洁的理想女性形象正好相反,但这一评判标准是男权社会专为女性定下的,却对已婚男士包养情妇等恶劣行为不做评论。摩尔冲破了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一部分固有印象,她特立独行、顽强不屈,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女性形象。

    摩尔女性形象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其不依附男人的经济独立与自我独立。对于几个世纪前的社会来说,毫无家庭支持,身处宗族关系中的女性想要独自生活,且实现经济独立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但是摩爾却确确实实做到了。首先她将婚姻作为实现幸福生活的渠道,可数次的不幸婚姻,都让她面临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她的身上始终有一种强烈的不屈服、不甘心的冒险精神。她最终走上了行窃的道路,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实现了个人经济自由和独立,并且其获得的财富比跟随她的丈夫还要多,这显然充满了现实的矛盾和讽刺。在其他妇女束缚于厨房、餐厅的时候,摩尔可以完全独立于丈夫之外,而不是男子的附属品。

    三、对人生命运的反抗

    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摩尔逐渐实现了经济自由、个人独立,但读者容易由此忽略摩尔的出生状况。她出生在新门监狱,母亲被绞死,没有家庭的支持,从小孤苦无依。但她不愿屈服命运的安排,不甘心过贫穷、饥寒交迫的生活,不甘心永远处于社会最下层,而是看准时机,抓住机会,利用优势,以顽强的意志与生活做艰难的抗争。尽管数次遭遇变动,生活不顺,经历坎坷,但她在被生活与现实一次一次地打击后,仍然选择重振精神,寻找新思路,谋求新生机,在旧社会的黑暗中孤立地对抗着环境,克服困难,终于在70岁时迎来了安详、平静的生活。从出生到结局的对比中,可以看到摩尔充满奋斗精神的、不平凡的一生。出生决定了她降临世界的时间,却不能决定她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她最终以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战胜了命运车辙的安排。

    美国文学批评家杰拉德·吉列斯比在谈到摩尔时这样说道:“笛福描绘的是一个传统的向上爬的流浪女人,这个女人不是应受指责的罪犯,而是一个充满个性矛盾的、富有活力的人。”笛福笔下的摩尔命运多舛却不甘于平凡,她努力挣脱束缚实现自我独立,这为后世文学开辟了新道路,对当代女性的生活指导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杰拉德·吉列斯比.欧洲小说的演化[M].胡家峦,冯国忠,译.北京:三联书店, 1957.

    [3]王春侠,范立彬.从两个女人的命运看笛福的女性意识——《摩尔·弗兰德斯》与《罗克珊娜》解读[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11).

    [4]李宛悦. 空间行走的游历者——《摩尔·弗兰德斯》中的摩尔女性形象解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02).

    [5]阮世勤.一个女人的史诗——重读《摩尔·弗兰德斯》[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作者简介:李娜,女,本科,河北大学,研究方向:英语)(责任编辑 刘冬杨)

    相关热词搜索: 反抗 德斯 弗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