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唐纳德·巴塞尔姆短篇小说《玻璃山》的解构主义解读

    时间:2020-07-28 03:37:3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作为美国后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唐纳德·巴塞尔姆成功地将解构主义运用于其作品之中。在其短篇小说《玻璃山》中,巴塞尔姆解构并颠覆了传统的童话故事,引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冷酷、荒诞的后现代社会,实现了对童话故事主题的重构。本文试从解构主义视角出发,以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消解二元对立为立足点, 使读者充分理解解构主义的基本理念, 感受全新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唐纳德·巴塞尔姆;《玻璃山》;解构主义

    作者简介:梁一鸣(1995.12-),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0--02

    童话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寄托和思考生命的结果。对孩子来说,童话让他们保持了对世界天真无邪的童心,激发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塑造着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又使其免受外界的纷纷扰扰。对于大人而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难免会心烦意乱,迷失自我。阅读童话时,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沉溺于无忧无虑的童话世界,不经意间勾起对往日的美好回忆,给人们带来一丝心灵上的慰藉。童话因其超凡脱俗的奇思妙想、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们所喜爱,但因其人物形象善恶分明,在语言特点、叙述视角和倡导的价值观上大同小异的相似性也为故事的重构提供了无限可能。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历史境遇下对童话的主要情节进行重组、加工,同一童话便拥有了不同的价值内涵,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唐纳德·巴塞尔姆(Donald Barthelme, 1931—1989)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并从事于新闻工作和杂志编辑,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新一代之父”。在其写作生涯,发表了4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并于1972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巴塞尔姆认为传统小说中既定的等级观念和文本结构已失去其往日的光彩,作家对时代的准确把握与深刻反思需要一种全新的文本形式,并尝试探索新的写作技巧对经典童话进行重构。在其小说中可见各种游移着的文字堆砌,他巧妙地运用互文和拼贴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解构与颠覆,消解了中心意义,表达了反英雄、否定终极意义的主题。通过其小说,读者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后现代社会中扭曲变形、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深刻体会到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

    一、解构主义理论

    “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上对语言中连贯意义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的方法,这是一种主要来源于法国学者雅克·德里达的文学批评理论。”根据乔纳森·卡勒对解构的理解:“解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它是对构成西方思想按等级划分的一系列对立的批评:思想与身体、言语与写作、存在与不存在、形式与意义等。而这种解构作品正是要设法把结构拆开,并对它进行再描述,赋予它一个不同的结构和作用。” 解构主义作为后结构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否定了内在稳定的意义、绝对真理的概念和等级观念,消除了长期占据人们思想头脑的逻各斯中心论,瓦解了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最终发展为对结构主义的否定和反抗,对英美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观点都在巴塞尔姆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唤起人们对既定的传统西方思维模式的深思。

    二、《玻璃山》中的解构主义体现

    (一)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认为“西方哲学在某种更广泛的意义上是逻各斯中心的,即坚定不移地相信某个终极的词,如:本质,真理或实在,它将作为我们一切思想、语言和经验的基础而活动。”然而在《玻璃山》中,巴塞尔姆摒弃了传统的价值观念,生动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冷漠、疏离、道德败坏、世风日下的后现代世界,否定了在这样一个荒诞的社会中终极意义的存在,逻各斯中心主义被瓦解。

    巴塞尔姆的《玻璃山》戏仿的是原斯堪的纳维亚童话《玻璃山上的公主》。在原童话故事中一位美丽的公主受困在玻璃山上的金城堡里,只有爬上山顶并摘取金苹果的勇士才能进入城堡解救公主,许多骑士都试图奋力一搏,拯救公主,但不幸的是都归于失败。主人公是一位贫穷但是聪明、果敢的年轻人,他历经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艰难,最终爬上了这座神圣而陡峭的玻璃山,成功地受到了公主的青睐。故事中的旁观者都为他感到骄傲,国王也给予了这位勇敢的小伙子一定的物质财富,赞扬他的勇敢机智。从此他们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原神话故事宣扬的价值观显而易见:人们必须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勤勉刻苦、勇气、和坚定的决心走向成功,而非单纯地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经济援助。然而在《玻璃山》中,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已被解构,它早已摆脱原有的激情、理想和承诺,已经变成了对名誉与财富的盲目追求,呈现在讀者眼前的是一个无秩序和无意义的社会,大多数人已对生活失去希望,整天浑浑噩噩,转而从酒精中去寻求安慰。“我的熟人们将一个棕色的瓶子在手中传来传去。(34)”在荒诞、冷酷的后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被金钱的利诱冲昏头脑,无情地践踏着自己的尊严,肮脏、贪婪的嘴脸昭然若揭:“我的熟人们正从尚未咽气的爵士们口中撬出金牙。(69)”“我的熟人们争论不休,谁该得到我的房子呢?(78)”这些人已然丧失了人性中最原始可贵的善良与天真,变得如此冷酷无情。他们对“我”的行为无情地讥笑、谩骂,居然想出用尖棍戳穿“我”的眼睛,用湿鱼抽“我”的肚皮,用石头砸“我”的后背,还诅咒“我”摔下来必定鲜血四溅,讽刺“我”是一个脓包。在登山的过程中,主人公“我”忍受剧烈的伤痛继续前行,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内心有着坚定无比的信念在驱使我勇往直前,而是“我”不想受到他人的蔑视,往日那对理想的执着早已化作泡影。在故事的最后,登山者的追求化为乌有, 在终极意义消亡的世界中,人们再也无法维系童话世界中的纯洁与美好,只能如同《玻璃山》中的“我”一样, 将美丽的公主朝山下的熟人扔去,这也证明了“我”所采取的追求行动最终是徒劳的。这也表明了后现代社会缺乏终极意义,逻各斯中心主义不复存在。

    (二)二元对立的消解

    雅克·德里达发现“二元对立模式其实是传统哲学把握世界的一个最基本模式,而且,两个对立项并非是平等的,其中一项居于高位,统治着另一项。要颠覆传统哲学,就必须解构这个二元对立,其策略便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将这一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在《玻璃山上的公主》中,存在着美貌与丑陋这一组二元对立:在山顶等待勇士的公主代表了美,而在空中盘旋守卫着城堡、看护公主的鹰则象征着丑陋。而在《玻璃山》中,这一传统二元对立被打破。“我”不再视公主为珍贵的至宝,而是“我将美丽的公主倒着身子,朝山下的熟人扔去。(98)” 原本神话故事中勇士们宁愿为其赴汤蹈火,但此时却被“我”冷漠地扔到山崖下,任由人们处置,这表明公主已不再美丽,而鹰也不仅仅是丑陋的象征。尽管鹰将其利爪刺进“我”细嫩的肉中,百般阻挠“我”登上山顶,却也带着“我”腾空而起,为“我”成功营救公主立下赫赫之功。美与丑这一二元对立就此瓦解。

    另外,在《玻璃山》中作者也瓦解了英雄与普通人这一二元对立。在原神话故事中,描写的是勇敢的骑士骑着华丽的马匹试图前来拯救公主,骑士们身穿坚不可摧的铠甲,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不畏任何的艰难险阻。相比之下,《玻璃山》中的“我”只是一个脚上绑上了登山钉,双手抓着橡皮粘,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人。在文中作者并没有透漏登山者“我”的身份,所以我们也无从得知“我”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在“我”登山的过程中,“我”竟然还在怀疑自己登山的动机。解救公主原本是一个神圣而艰巨的使命,是登山者们的梦寐以求的荣耀,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却想不出自己登山的理由。事实上,正因为这点,“我”才会在登山中表现的如此胆怯、害怕,因此“我”才会为了忘带邦迪创可贴而担心。很显然,“我”已经不再是原故事中受人欢迎的英勇自信的英雄豪杰,反而变成了一个普通、懦弱的无名之人。不但没有厚实的盔甲保护“我”免受伤害,也没有人为“我”欢呼喝彩。但正是这样的普通人却获得了成功。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肯定与绝对的否定,普通人也可以有所作为,在各种领域闯出一番天地。由此,普通人与英雄主义这一二元对立也被打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巴塞尔姆通过充分运用解构主义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文学标准,瓦解了文本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童话内容的解构,引起读者对传统文学叙述模式的反思,并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同时,《玻璃山》也揭示了在荒诞的后现代社会中人類生存的困境,从而引发人们对浮躁、空虚、无意义生活态度的反思,使其冷静思考生存的意义,在后现代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蕾.碎片亦即存在的证明 — 解构主义批评视角下唐纳德·巴塞尔姆短篇小说文本形式解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4):14-15.

    [2]姜京秀.论唐纳德·巴塞尔姆对童话的后现代重构[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3]花娟.巴塞尔姆《玻璃山》中的解构和重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6):169-170.

    [4]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牛津通识读本).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13

    [5]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纪念版).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6]邵华妮.从解构主义视角解读巴塞尔姆的《玻璃山》[J].新西部,2017(28):118

    [7]王晓俊.解构《玻璃山》中美国梦的神话[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1):87-90.

    [8]唐纳德·巴塞尔姆.《玻璃山》[J]. 金学勤译.外国文学,2001(03):9-11.

    [9]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相关热词搜索: 唐纳德 解构 短篇小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