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寻归荒野

    时间:2020-09-16 10:08: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荒野”一词,在中国文化中似乎是一个被弱化的概念,关于它的古籍甚少,在《书·说命下》中有提及:“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的字样,在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也只是引用“大荒山无稽崖”之说来增加小说的神秘色彩,而我们今天所提及的荒野,则是在欧美生态文学中为人所熟知的概念。

    初始的“荒野”在人们心中是荒凉、可怕的所在,人们对荒野充满恐惧、敬畏。直到十九世紀中期的英国著名小说《呼啸山庄》中,荒野还是野蛮的、苦厄的命运象征,但同时蕴含着强烈、朴素的自然力量。即便这样,西方生态和文化学者在研究中结合西方地域特色和自然条件,总结出荒野的几个主要特征,即位于西方或北方,具有丰富的植物分布,少有生命物体活动的旷野和无主之地。美国作家加里·斯奈德在《野性的实践》中将荒野定义为一个独特的地域,在那里野性的潜能得以充分地显示,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万物可以自行其道,蓬勃发展。这一理解较欧洲学者的描述更为抽象,也更为宽泛。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名言在很多武侠剧中频频出现,让人觉得神秘莫测。实际上,这句名言在道家的思想中被总结为“道法自然”,两千三百年后,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其实,这短短10个字,揭示了十分丰富的生态伦理内涵:万物平等,天地本没有好恶,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一样的自然,之所以有的物种能够长期繁衍下去,是因为它遵循了客观规律。换言之,荒野之所以存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如今的荒野环境,让人们倍感唏嘘,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与荒野共存?《荒野生存》《德爷徒步亚马孙》《荒野食神》等一系列与荒野有关的节目不断引诱着人们走进原始森林、茫茫雪原、炙热亚马孙,甚至禁止人类进入的无人区。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和征服欲望的上升,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走进荒野的经历,激发着人们探索荒野的渴望,于是,“驴行”成了一种时尚,走进荒野的冲动吸引着一群又一群的年轻人去体验刺激。纵观人类发展史,荒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从荒野中走来,在荒野之外建造了一个人间,创造了文明,人间之外的荒野则独属于那些世代繁衍于斯的野生动植物。而事实上,人类征服荒野的欲望始终没有消退过。

    随着人类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空间不断缩减,人类竟成为了野生动植物生存最大的威胁。而今荒野对于动植物来说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荒野不应该成为人类征服的空间,而应该是一条界限,一条横在人类与野生动植物之间的警戒线。在欣赏到荒原之美后,我们应该自动远离,给野生动植物留下一片净土,让荒野永远归于荒野。

    相关热词搜索: 荒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