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白浪:我穿着妈妈的队服,泪流满面

    时间:2020-10-13 04:04: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媛媛

    2020年9月23日,白浪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体会到一种神秘感”,而且“特别难解释”。眼前,在影片《夺冠》中饰演青年郎平的白浪对《环球人物》记者描述着拍摄过程中她的一次神奇体会。

    那是在拍“1981年中日世界杯大战后颁奖仪式”那场戏的时候。“片场(和当年的赛场)简直一模一样,一到片场就像穿越到了80年代一样”。为了还原上世纪80年代的场景和氛围,《夺冠》剧组下了大功夫;为了演好青年郎平,白浪研究了很多母親当年比赛的视频,“要观察得更细一点”。

    拍摄时,她和队友一起穿着当年中国女排的队服,“戴着(模仿)妈妈发型的头套”。等候乐队试音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听着听着哭了,看着国旗升起,我自言自语:‘妈妈,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这么爱中国女排了。”白浪说。

    饰演青年郎平,白浪曾这样讲述自己的感悟:“我有时候感觉到的是我的心,有时感觉到的是郎平的心,有时候我们的心在一起,这是我表演时最喜欢这个角色的地方。”她说,在很多个神秘又穿越时空的时刻,她和妈妈的心在一起。

    在电影《夺冠》中,白浪穿着老女排的队服,戴着模仿妈妈发型的头套,重走母亲做运动员的路。

    “重走了妈妈做运动员的路”

    收到出演青年郎平的邀请时,白浪正处在一个疲惫的时期。

    那天,在美国旧金山,她工作到很晚,夜里开车回家,收到陈可辛导演发来的邮件。她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肯定不会去演,因为我不是演员。”她以为,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直接跟导演说我不演电影就行了。

    但没想到,接下来是剧组的“狂轰滥炸”,他们不停地发出邀请,尝试用各种理由去说服她,弄得白浪都有点不好意思。最终,导演陈可辛的一句话说动了她:“浪浪,演你妈妈年轻的时候,没有人比你更合适。”

    下决心接受任务,挑战正式开始。

    剧组专门派了一个表演老师到旧金山给她上课,想看看她到底能不能演戏。每天晚上,工作了一整天的她要上表演课,身体和精神已经很疲惫了,还要打起精神,让自己专注。学习表演之外,她还要读剧本,做各种准备工作,这些都和她的专业一点不沾边。

    “我真的可以演戏?”白浪根本没时间想这个问题。每天上完课了,“说声谢谢老师,赶紧回去睡觉,我太累了”。直到最后一次上课,试演了剧本里“摸高跳”的那场戏,才有一点感觉。陈可辛看到录像也说:“她确实是可以的!”

    她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减肥。

    “如果你不减肥,就不太像你的母亲。”陈可辛的这句话是压力,也是动力。

    白浪在美国长大却有个“中国胃”,提到中餐,声调都高了:“太喜欢吃东西了,中国所有的东西都特别好吃!火锅、烤鸭、酸辣粉……”最终,她做到了,用两个星期减重30斤。

    进了剧组依然是每天面临新的挑战。白浪打过十几年排球,但“排球戏也不能放松,要尽最大的努力,因为不想留什么遗憾”。心理上,她也有准备:“要走妈妈做运动员的路,这条路肯定不简单、不容易。”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些时刻,她依然觉得拍摄压力大到难以忍受。

    白浪和母亲郎平的日常生活合影。

    白浪(左三)在学校校队打的是主攻位置。

    比如“年夜饭之前的训练”这场戏。戏是在夜里拍的,吃“年夜饭”之前,女排队员们要在地上做“排球翻滚”这个动作。地板很老旧,砸过一些钉子,坑坑洼洼的。很多队员在拍摄前把棉花塞进裤子里,这样可以保护胯骨。但白浪决定不放,她想感受一下母亲当年在地板上翻滚是什么感觉。结果,这个感觉是难以描述的疼,“真疼”“特别疼”。那天晚上,她生生滚掉一块皮,现在后背上还有一块大的疤痕。

    现在,电影杀青将近一年了,白浪也慢慢体会到自己的一些改变。“更有信心,更勇敢,意识到我能做到的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多。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更懂得珍惜和感恩,拍那部电影的时光不可能再有了,现在只剩下美好的回忆。受过苦、受过伤,但也因此更了解妈妈,我重走了妈妈做为一名运动员的路。好像,也找到了自己。”

    郎平和白浪拍摄过一个短片《想不到》。片子的开头,白浪自白:“想不到他们会让我扮演你,而我好像并没有那么了解你……”片子的最后,白浪说:“你身上有那么多我想不到,但我却越来越像你,你的倔强,你的坚持,你的不顾一切,你的毫无保留。我,不一定会像你一样伟大,但我会像你一样勇敢。”

    “她知道的,她在我心中是偶像”

    和我们讲起学排球的经历,白浪的眼神特别亮:“一开始学排球,我就挺喜欢的,一上来打得也挺好,可以这样说,挺协调的,我之前也做别的运动,也有这种运动的技巧。”后来,她在一些俱乐部里打过球,队友对她很欣赏。在学校的校队,她打的是主攻位置。

    记者问白浪:“想过去做职业排球运动员吗?”

    “当然想过了,我在几个俱乐部训练过,也和北京队、恒大队有过接触,认识一些姐姐妹妹,知道当专业运动员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后来为什么没有成为职业排球运动员?”

    白浪绷不住笑起来:“因为我还是打得不够好。而且,当专业运动员其实特别苦。”

    但这没有让她减少对排球的爱。18岁那年,白浪的暑假只有一个月,郎平想带她到云南、西藏旅游,但是她说:“妈妈,这个暑假我只打排球。”于是,郎平陪着女儿在北京某训练馆参加训练。郎平也是北京队走出来的,看到女儿训练,想到自己当年的训练环境。“跟女儿一样大,18岁,只是那时候比现在的环境差很多。我们在先农坛训练馆训练,篮球一个馆,手球一个馆,男女排球共用一个馆,如果男排上午练,女排就下午练,这么倒着来。”

    过去白浪参加排球比赛时,有人跟她说:“我是你妈妈当时的队友。”还有人跟她说:“我是你妈妈的fans(粉丝)。”白浪问郎平:“妈妈,为什么人家都认识你?”再后来,白浪听别人说:“你妈妈是我们那一代的英雄!”她不解,回来问妈妈:“为什么她们说你是那一代的英雄?”

    郎平从不刻意给女儿讲自己的过去:“我觉得没有必要,她长大了,如果感兴趣,她自己会去了解。”

    没想到多年之后,因为接拍《夺冠》这部电影,白浪不仅了解了妈妈的故事,还重走了一遍妈妈年轻时走过的路。

    面对《环球人物》记者,白浪说:“我妈妈知道,她现在是我心中的偶像,是我的榜样。”

    “对你来说,排球意味着什么?”

    白浪说:“太爱了!排球给我无尽的欢乐和快乐,给我带来了坚强、勇敢,也教会我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当然,做运动员,一到了球场,就一个想法,要赢。”排球对她来说,还是一种陪伴。“三四岁的时候,母亲是教练,我就在球场旁边玩。长大后,也打排球。”“过去,中国女排的队员都是阿姨。现在,中国女排的队员都是姐姐和妹妹。”

    “想不到,对你来说,还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

    仔細听,就能听出白浪说普通话带了点北京腔。再听她讲,就会发现她身上有很深的北京印记。她说自己特别喜欢北京,因为“姥姥做的饭特别好吃”。五六岁时,她和表姐在夏天晚上拿一个冰桶去买冰棍。“有一种大红色的冰淇淋,特别好吃。还有其他的,红豆沙的、绿豆沙的、奶油的,各式各样。我们就把冰桶装得满满的带回家。”那时候,姥姥家在国家体委附近,离天坛特别近,她喜欢去天坛走走路。再大一点,她就去什刹海训练馆和北京队的朋友打球。

    在北京,郎平经常到秀水街购物,“因为大商店太贵了,小孩子兴趣变化特别快,当时什么东西比较时髦她就想买什么”。白浪曾在一家小店看上一条牛仔裤,老板要价200块人民币,白浪给母亲暗示:“100块。”

    “我给你的价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要高价,你也知道这里的价格。”

    “200块太贵了,将近30美金了,在国外,这个价也很贵。”

    “我们这的价格已经很低了,150吧!”

    几个回合后,母女俩走出了门,老板追出来:“过来过来,交钱吧!”

    郎平被夸会砍价,但她答:“经验是慢慢积累的。”“我们挣钱挺不容易的,都是辛苦钱。”她从国家队退役时工资是50多块,“1984年奥运会冠军拿了7000块,当时是很高了,但也就这些收入了,别的没有”。之后她到国家队当教练,一个月的工资是1200块,扣完税,交了伙食费,剩下900多块钱,到40岁左右才买得起房子。“其实很紧张的,不富裕。”

    我们提到这个话题,白浪很坦然,她依然朴素,爱穿运动衣牛仔裤。她跟记者说:“生活里最重要的还是家人。”

    白浪两岁多的时候,郎平回国执教中国女排,母女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分离。

    当时的中国女排,经历新老交替,青黄不接,成绩跌落至谷底,大家想到了正在海外打拼的郎平。

    接到领导的电话,郎平很纠结。一方面,她在国外的生活才刚刚稳定,另一方面,女儿还这么小,就这样放下孩子?她曾回忆说:“我回来的时候,犹豫了很久,从来没想过我可能去带国家队,为了生存,我就觉得要带个大学队,压力也不大。我想终于可以平平稳稳地生活了,想安安静静生活一段时间再说。”几番犹豫,那年春节过后,她还是回国了,她不希望中国女排这个旗帜在国人心中倒下。

    于是,就有了短片《想不到》里的一幕,小小的白浪流着眼泪看着母亲离去的身影:“想不到,对你来说,还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郎平说:“想不到,我会那么不舍得,每次分离都不敢回头……”

    有了分离,她们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日子。于是,在比赛间隙、在训练间隙,人们经常能发现郎平抱着一个小女孩,那是白浪。2010年6月,在美国洛杉矶,白浪的高中毕业典礼上,郎平盛装出席。白浪养了一只名叫“沙漠”的狗,母女俩经常在院子里陪它玩飞盘。在学校没有把中文开设为第二外语时,白浪学的是西班牙语。郎平推荐她学中文:“女儿,西班牙语太好学了,妈妈我学意大利语都是自学的,你一定要学中文,中文难。”有时候,走在路上,郎平带着白浪读一些路标识字,“建国饭店、东风宾馆、麦当……”白浪反应了一会儿:“麦当劳!”

    有时候,俩人又有点像姐妹,白浪给郎平涂指甲油,互相打趣:“白浪给自己涂的是艺术品,我这个就凑合堆上得了,简单糊一层就完了。”“但我弄得挺好的!”“嗯,对,主要是技术比较熟练了。”母女俩又哈哈笑起来。十几岁时,白浪曾问郎平:“妈,咱这家太大了,你什么时候结婚?”郎平被吓了一跳。但有人问道:“你希望你妈有男朋友吗?”白浪回答:“我妈高兴就行。”“都看我妈,我不给她压力。”

    现在,有时候在机场分别,白浪故意跟母亲说:“我走的时候,不会往后看的。”郎平笑道:“我们(跟家人)也就走了,你以为我们会看你啊!”真分别了,只见白浪拖着行李,手持护照,一步一回头。而郎平站在那里,一直看着,直到她的背影消失。

    这就是白浪,她在母亲的注视下越走越远,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个性,活泼开朗,很有魅力。尽管围绕电影《夺冠》的采访难免总问及母亲郎平,但我们在采访中依然强烈地感受到:白浪就是白浪,绝不只是郎平的女儿。

    相关热词搜索: 白浪 队服 泪流满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