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沙基惨案伤亡人数考辨

    时间:2020-11-06 03:52: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1925年6月23日,广州沙面发生了伤亡惨重的沙基惨案。此次惨案中国方面的伤亡人数一直存在争议,至少有“死52人,伤170余人”“死52人,伤117人”“死80余人,伤者无数”“死伤百数十人之多”等多种说法。但这些说法既相互矛盾,又不够准确。笔者以《沙基惨案调查团报告书》、惨案亲历者回忆文章、時人所出版之著作为主,辅之以中、英、法三方政府往来电报及交涉文件、当时报刊记录,对关于中方伤亡人数的几种通行说法、惨案的真实伤亡人数依次进行分析考辨,结论是死者至少64人、伤者至少200人。

    【关键词】沙基惨案;伤亡人数;《沙基惨案调查团报告书》;广州政府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20)04-0106-07

    沙基惨案(英方称沙面枪击事件①)因声讨英帝国主义在华暴行而致。1925年5、6月间,英方先后在上海、汉口杀伤中国民众,酿成惨案。为声援沪、汉两案,广州决定于6月23日举行抗议帝国主义暴行的示威游行,当日社会各界10余万人在东较场集会,并于会后开始游行,当游行队伍巡至沙基西桥口之际,几声枪声突然响起,随后西桥之英兵便开枪向我游行群众射击,致死、伤甚众,是为“沙基惨案”。惨案发生后,为安抚民众及便于日后的对英交涉,对于伤亡人数的调查统计便提上日程。由国民政府组织,中外各界人士参与的沙基惨案调查团最先对惨案伤亡人数进行调查研究,两月后发布的《广州沙基惨案调查委员会报告书》②附表公布了伤亡人员的数量及生平信息。除官方调查外,各民间团体及有识之士为纪念惨案、唤起国人共鸣,亦自发对伤亡情况进行调查,并出版《沙基痛史》 《沙面惨杀案》 《沙基屠杀中党立军校死难者》③等书籍公布惨案细节及伤亡信息。《申报》 《中国军人》 《广州民国日报》等报纸期刊也对惨案及伤亡情况进行报道。民国时期对于沙基惨案伤亡人数的统计杂乱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直接导致了建国后所编著的诸多通论性著作在惨案伤亡人数的数据记录上不尽相同,《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实录》《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国现代史》④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常用的几部民国史教材,对惨案伤亡人数的记录不能统一,这不利于高校学生把握历史细节,也不利于对历史真相的贴近与还原。

    故本文拟对惨案伤亡人数以讹传讹的几种说法、真实的伤亡人数依次进行考辨。厘清伤亡人数的问题不仅对于更好地了解惨案本身,理解1925年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填补学界对沙基一案相关研究的不足,①并为高等院校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提供一种新思路,以图离历史真相更近一步。

    一、有关伤亡人数的说法及其记载迥异的原因

    惨案发生后不久,各类报刊、组织团体即对此案的伤亡人数产生众多分歧。想要弄清各家对伤亡数值记载迥异的原因,需对后世流传最广的几种伤亡人数说法进行归纳总结,在对其流转关系大致清晰的基础上进行原因探究。

    (一)关于惨案伤亡人数的几种说法

    根据笔者所见的各项资料,沙基惨案伤亡人数大致有“死52人,伤170余人”“死52人,伤117人”“死80余人,伤者无数”“死伤百数十人之多”四种通行说法。

    “死52人,伤170余人”的说法最为常见。邓中夏在1926年8月发表的《一年来省港罢工的经过》在描述沙基惨案时即采用此种说法,1953年出版的《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依旧沿用此种说法。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民国史书籍,如 《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实录》《中国现代史》②在介绍沙基惨案时也多采用此说。据笔者考察,“死52人,伤170余人”的说法最早来源于《广州沙基惨案调查委员会报告书》(下文称《报告书》)。③

    死者52人为《报告书》最终列表公布的死亡人数,伤者170余人为调查团在《广州地方监察厅办理沙基惨案记录》(下文称《惨案记录》)中所得出结论:“是则死伤总数死者四十五人,伤者一百七十二人”,但调查团最终列表公布的受伤人数结果仅列出117名受伤者姓名。故“死52人,伤170余人”的说法是调查团报告书最终列表死亡人数结果与报告书中《广州地方监察厅办理沙基惨案记录》所列受伤人数的结合。

    “死52人,伤117人”的说法是《广州沙基惨案调查委员会报告书》调查完成后得出的结论:“计死者五十二人,伤者一百一十七人(附表报告)”。④作为沙基惨案调查团的合作调查单位,《广州民国日报》一直对调查过程跟踪报道,并于1925年8月8日发布《公布沙基惨案之真相》⑤一文,刊登了调查团“死52人,伤117人”的调查结果。此说法虽为广州沙基惨案调查团所得出的官方结论,但后来出版论著较少采用此说。⑥

    “死者80余人,伤者无数”的说法也较为常见。其最早来自《中国军人》1925年第6期的报道《为沙基惨案通电全国》⑦,以及《申报》1925年7月18日的报道《学联会代表报告沙基惨案真相》⑧。后续关于惨案的小部分周年纪念性文章如《为沙基惨案三周(年)纪念告本党同志书》①《“六二三”沙基惨案四周(年)纪念宣传要点》②等多采用此说,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论著如《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也采用此说。③

    “死伤百数十人之多”的说法一般出现在惨案发生后中方向英法方发出的交涉照会及周年纪念文章中。交涉照会的发出距离惨案发生时间不久,对惨案伤亡人数的调查还未有结果,故只能通过对惨案现场的大致估算,使用“死伤百数十人”的字眼向英法方表达强烈抗议。而有关惨案的纪念性文章侧重点在如何纪念惨案以及通过对惨案的纪念唤醒民众之上,故大部分文章在描述伤亡人数时仅以“百数十人”一笔带过。持此说法的照会有《胡省长照会葡法英领事文》《外交部长致北京公使团领袖电》④等;周年纪念文章有《沙基惨案二周年纪念宣传大纲》《从沙基惨案到克复北京》《沙基惨案国耻纪念大会》⑤等。

    此外,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发布的《为沙基惨案告上海民众书》《为沙基惨案告全国民众书》⑥持“死150人,伤500余人”之说;《沙基惨案纪念大会特刊》中收录的《沙基惨案宣传大纲》⑦一文持“死67人,伤170余人”之说。目前所见此两种说法仅为一家之言,故渊源流转关系不详。

    综上,“死52人,伤170余人”“死52人,伤117人”这两种说法依据沙基惨案调查团发布的两次调查报告书所出,尚且有所凭依。“死者80余人,伤者无数”的说法最初来源于《申报》转录的文章《学联会代表报告沙基惨案真相》,而学联代表所提供的伤亡数据仅是在惨案发生后对现场粗略统计的结果,事后并无更为细致的走访调查,故可信程度便大打折扣。“死伤百数十人之多”的说法多用于调查结果尚无得出前或侧重点不在伤亡人数本身的文件中,无法反映惨案的具体伤亡人数。至于“死150人,伤500余人”“死67人,伤170余人”之说,仅出现于一家团体或期刊所出文件中,故仅供参考。

    (二)各家记载中伤亡人数差别甚大的原因

    仅笔者所见,各家对于沙基一案伤亡人数的记载就有“死52人,伤170余人”“死52人,伤117人”“死80余人,伤者无数”“死伤百数十人之多”“死150人,伤500余人”“死67人、伤170余人”六种说法(前四种说法流传较广)。通过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各家记载中伤亡人数差别甚大的原因如下:

    民国时期各团体、报刊等对沙基一案伤亡人数记载混乱是主要原因。当时各家对于类似惨案伤亡人数这种细节数据处理粗糙,甚至出现了同一官方团体组织在同一时段的不同报道中对沙基一案伤亡数据记载不一的情况。例如同为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1927年所出的资料,《为沙基惨案告上海民众书》中记载“被击毙者计一百五十人……伤者计五百余人”;⑧而在《沙基惨案二周年纪念宣传大会》一文中则称“死者百余人……伤者不计其数”。⑨官方党部宣传部出现此种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伤亡数据处理及报道严谨性上的欠缺。

    国民党各地方支部对沙基一案伤亡数的公布亦无统一的标准,这无疑加重了各类文献对此案伤亡数据记载杂乱的情况。惨案发生后,广州政府第一时间便成立了沙基惨案调查团调查惨案经过,两月后得出的伤亡人数调查结果为“死者五十二人,伤者一百十七人”,①两次报告书中对调查团的调查经过记录详备,纵使最终得出的伤亡数据有所争议,也是目前所见官方所出最为完整客观的调查结果。虽然官方早在1925年便完成了对伤亡人数的调查统计,但是各团体组织、报纸刊物甚至各地方党部进行报道时却不能对调查团所得出的官方结论充分利用。如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于1927年发布《为沙基惨案告上海民众书》《为沙基惨案告全国民众书》,两份官方文件中所公布的伤亡数为“死者150人,伤者500余

    人”;②而国民党浙江省执委会宣传部在惨案四周(年)纪念时发布《“六二三”沙基惨案四周(年)纪念宣传要点》,记载的伤亡人数为“死难八十余人,伤无数”。③各地官方党部所出的文件对于沙基一案伤亡人数的记录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则民间团体、报刊在报道时对伤亡数据缺乏重视便不足为奇。

    二、伤亡人数究竟几何

    欲弄清惨案更为确切的伤亡人数,需对现能掌握资料中所载的伤亡者信息进行统计,现将资料分为“1925年6月23日至12月31日”“1925年以后”两部分进行分析。

    (一)1925年6月23日至1925年12月31日期间说法

    1.调查团报告书

    沙基惨案发生的第二天,广州国民政府即成立由中外各界人士组成的沙基惨案调查团调查惨案始末,调查后编制的《广州沙基惨案调查委员会报告书》④,在记录事件发生经过的基础上保存了大量证人报告,是研究惨案伤亡人数的重要依凭。

    沙基惨案调查团共提交了两次报告书来报告调查结果,第一次《报告书》收录了7份现场报告,其中提及伤亡人数姓名的报告有:(1)岭南大学学生的报告,提及死亡者许耀章、未持枪之兵士、衣白者、区励周;重伤者曹耀、邓瑞宾、何汉。⑤

    (2)广东法官学校学生陈惠苍的报告,指出落水死者甚多,陈惠苍自己也被“枪弹擦伤足部”。⑥第二次《报告书》在此基础上又收录了6份现场报告,提及伤亡人数的有:(1)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大会主任干事招观海牧师的信件,谈及由招亲眼得见的尸骸不下三四十具,伤者不下数十人。⑦(2)圣心学校学生邹泽智报告,记载一童子军死亡,一同学受伤。⑧第二次 《报告书》还在警署、各大医院对死伤者进行验伤登记的基础上,整理出《广州地方监察厅办理沙基惨案记录》⑨,现以此为基础统计死伤人数。⑩

    尸体检验情况为警察第九区属17人,陆军军官学校15人,光华医院4人,博济医院7人,西堤公医院2人。共计死者45人,其中姓名可考者为38人。

    伤员验伤情况为光华医院17人,博济医院25人,韬美医院1人,西堤公医院8人,百子路公医院14人,陆军教导团卫生队17人,方便医院5人,伍汉持医院1人,国民党立贫民生产医院2人,人道医社1人,朱兆槐西医馆1人,妇孺医院2人,爱人救傷队10人,又查得广东大学受伤教员、学生6人,其中朱兆槐西医馆、妇孺医院各有一不知名患者。此外广华救伤队当时曾救治受伤者约有50人,因当时伤亡太多加以大雨淋漓,未询问姓名、年岁、住址、职业,亦未进行伤状登记,只记明救护人数而已。另有陆军军官学校入伍生队受伤者8人也不知姓名。且《报告书》在统计伤亡总数时记录光华医院受伤18人,爱人救伤队受伤13人,但前文记录受伤之状况时,光华医院受伤人数列出姓名者为17人,爱人救伤队列出姓名者为10人,且文本中无“等”“不知姓名者”字样,疑为《报告书》在统计数目时发生错误或缺列,本文在统计人数时暂时按照列出姓名人数统计。故通过《惨案记录》整理出伤者共计168人,其中姓名可考者为108人。

    后来调查团又对死伤人数信息进行最终列表补录,①补充的死者姓名有萧炳南、袁安(原伤者去世)、夏全(原伤者去世)、邓魁、朱祖荣、张仁容、胡忠成、陈刚、李志、梁驹、温煜谦11人。

    调查团在《惨案记录》中列出了七具不知姓名男尸,分别为:警察第九区署的第五号不知姓名男子(伤偏左脑后)、第六号不知姓名男子(伤左膀胱左腋侧右肩胛脊中)、第十三号不知姓名男子(伤颈项右上牙齿上唇吻)、第十四号不知姓名男子(伤脑后及脊中,脑后骨及脑俱无)、第十五号不知姓名男子(伤砲子)和博济医院的第三号不知姓名男子(伤右膀)、第六号不知姓名男子(伤右肘及右大腿)。但最终列表统计死亡人数之时仅列出三位不知姓名男子,伤状分别为:枪伤左颞部、枪伤后头部、枪伤右胸部穿过右肩胛部。通过伤状对比,可知表格所列出的三位不知姓名男子分别对应上述第五号不知姓名男子、第十四号不知姓名男子、第三号不知姓名男子。同时通过伤状对比可知警察第九区属第十五号不知姓名男子(砲子伤)与梁驹(脑后砲子伤)伤状相似,博济医院第六号不知姓名男子(伤右肘及右大腿)与萧炳南(枪伤右前肘部穿过右内肘部,又枪伤右大股部穿过右臀部)伤状相似,推测这两具男尸分别为梁驹与萧炳南。故据《报告书》所统计出的死亡人数为54人,其中姓名可考者49人。

    补充的伤者姓名有许中坚、林中、江淼、韦璧辉、谷黎光、蒋克昌、黄其文、朱选锋、陈振新、蒋作均、董正荣、文盛生、王金喜、赵金廷、陈和尚、翁先启、卢鸿升、王吉连、陈富荣、张义伦、江良柄、司徒吾、司徒巩、何锦涛、钱新汉、顾景般、陆师太27人。

    最终补录了以上27人的信息,列表统计出姓名可考伤者117人,但调查团在《惨案记录》中所记录的一些未录姓名甚至姓名可考伤者并未收录在最终表格中,故117人并不准确。《惨案记录》中所录受伤者中袁安、夏泉因伤重去世,其余受伤但最终表格未收录者有16人,且根据调查团所呈第一次《报告书》中的7份现场报告,伤者还有曹耀、何汉、陈惠苍,故受伤者中姓名可考者为136人,加之前述未知姓名伤者60人,受伤者至少为196人。

    根据《报告书》信息所推测的惨案死亡人数至少为54人,受伤人数至少为196人。

    2.中英法方电报、交涉文件

    惨案发生后,中方向沙面外方发出照会抗议暴行。由于此时距惨案发生时日不久,各方调查结果尚未得出,故《胡省长照会葡法英领事文》《外交部长致北京公使团领袖电》《省长布告:为布告事现奉》②等照会中对伤亡人数的描述多为“死伤百数十人”的大致估算。

    英、法方的照会内容大多为惨案的协商、处理及争论责任方,很少提及中方的伤亡人数。最早提及中方伤亡人数的文件是贝泐1925年6月24日下午3时40分发往北京的电报,电报记载“至少打死了250个中国人”。①然而25日由香港发往伦敦的电报却报道:“据权威消息称,周二广州发生的枪击事件中,中方伤亡人数不超过30人死亡,70人受伤。”②英方电报中对中方伤亡人数前后矛盾的记录不仅体现出英方对中方伤亡人员的漠视,更透漏出英国试图对沙面枪击事件遮掩辩护。

    笔者另找到3份提及沙面英法方伤亡情况的电报:(1)贝泐6月23日下午7时30分发往北京海关总税务司的电报,提及惨案致一位法国人死亡,几位英国人受伤;(2)贝泐6月24日上午11时30分发往伦敦的电报,提及易纨士在此次惨案中受了轻伤;(3)《译法领事致省长函》中提及中方开枪打死法商巴斯基危(译音),轰伤一名外国人。③对比中国方面“百数十人”的惨状,沙面外方的伤亡显然要轻微得多。

    3.时人所编书籍及政府公报

    惨案发生后各单位相继出版书籍,以图记述惨案发生经过及保存史料,出版的重要书籍中有载录《报告书》中未录之死伤者,具体信息如下:

    《沙面惨杀案》④中死者徐红江,伤者蒋克台、杨定棠、韩继源为《报告书》中所未录;《沙基痛

    史》⑤中死者黄正廷、周德胜、王李氏、传杖烽、徐宝斌为《报告书》中所未录;《沙基屠杀中党立军校死难者》⑥中死者卢鸿昌、夏直、陈晋、熊芳雷为《报告书》所未载,其中陈晋为《报告书》所录原伤者伤重去世。另外1925年7月17日发行的《广州市市政公报》⑦中记载了公安局监督员未永昌在沙基惨案中因挤压受伤,其姓名为《报告书》中所未载。通过上述时人出版书籍可补《报告书》中未记录之死伤者,补充死者10人,伤者4人。

    4.报纸刊物

    沙基惨案一出震惊全国,此时又处于报刊业发达的民国时期,故各家报刊纷纷报道,但基本是官方文献的转载复述,且真实性、严谨性有待核实,故仅作为辅助参考。沙基惨案伤亡人数的重要报道⑧如下:

    《中国军人》1925年第6期:“《为沙基惨案通电全国》:‘击毙工人学生红十字会队员军人市民八十余人,伤者无数。”⑨《申报(上海版)》1925年7月18日:“《学联会代表报告沙基惨案真相》:‘查当场死者八十余人,内军官学生二十二人,伤者不计其数,后伤致死者共百余人。”⑩《广州民国日报》:“计死者五十二人,伤者一百十七人,其他受伤回乡调治毙命者尚不止此数。”k此次公布结果采纳了《报告书》的最终列表结果。

    (二)1925年后说法

    对于1925年以后的说法,时人著作、刊行报纸以及惨案的纪念性文章大多参考之前(1925年6月23日至12月31日)资料所编,参考价值有限。但惨案亲历者所写的回忆材料却是惨案研究的重要史料,故选取此类文章进行分析。

    韩峰在《沙基惨案之目击》中提及了三位死者的姓名:童子军李景隆、旗人倪大德、卖咸脆花生不知姓名者;l黄埔军校学生宋瑞珂在《沙基惨案的一鳞半爪》中,提及姓名之死者为徐仁江、刘志陆2人,伤者为孙嘉博、蒋铁生2人。①宋在另一篇文章《我的军校生涯》中对惨案当日的情况进行了补充:同学徐仁江想痛击洋人,却被洋人用枪弹射中牺牲。②又在《往事历历》中提及第三期入伍生总队牺牲人数计有党军营长曹石泉,排长文起代、义明道、陈刚,士兵八名及同学十五人(提及姓名者徐仁江、刘着(志)陆);③唐家宝作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第三营中的一员参加游行。后撰有《回忆》一文,提到他的同学丁炳文喉管被机关枪子弹打断,华学端膝盖被打穿,刘伯龙被子弹由前胸穿透后胸;④杨维泉当时为黄埔军校的一名学生,事后在《忆“六二三”沙基惨案》⑤中提及在这次惨案中被子弹擦伤了项颈皮。杨维泉在此次惨案中虽仅受轻伤,但也是受伤者之一。但上述回忆文章中亲历者所提及之死伤姓名已多为《报告书》中所录,通过此类文章仅可补伤者姓名杨维泉1人。

    三、结语

    研究共使用《报告书》、中英法三方电报及交涉文件、时人著作、报纸刊物、惨案亲历者回忆文章五类资料。其中《报告书》是广州政府所出的官方调查結果,是本文考证伤亡人数的重要凭依;中英法政府电报虽为官方所出,但侧重点在此案的后续处理上,只能从行文中窥得伤亡数的大致规模;时人著作虽非官方所出,却是有识之士尽心搜集沙基一案资料的结果,大大填补了官方调查的疏漏;报纸刊物上的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且转载传抄混乱,故仅能作为参考伤亡人数的大概约数;亲历者若干年后的回忆文章本应是极具价值的一手史料,但多侧重惨案发生前后的经过叙述,能回忆出的伤亡者姓名大部分为《报告书》所载。本文利用上述文献对关于沙基惨案伤亡人数较为通行的四种说法做出考辨,并在考辨之后探究更为确切的伤亡人数,最终得出结论:死亡者至少64人(《报告书》 载54人,时人著作载10人,其中姓名可考者59人),受伤者至少200人(《报告书》 载195人,时人著作载4人,回忆文章载1人,其中有姓名可考者140人)。

    沙基惨案相较于五卅惨案伤亡更惨重,更激起了国人的义愤,将1925年本就高涨的民族主义推向极致。省港罢工人数因惨案的发生不断增加,商界在四商会的联合倡导下展开抵制英货英币运动,广州政府也在沙基一案发生后与英国进行经济断交。沙面枪击案可视为华南罢工、排英运动的导火索及维持其长期开展的动力。伤亡人数众说纷纭的情况并不仅存于沙基一案,中国二十世纪前叶发生的一系列涉外惨案,如青岛惨案、五卅惨案、汉口惨案、济南惨案等均存在各类资料对伤亡人数记载迥异的情形。研究者在对惨案或事件的伤亡人数进行考证时,不应仅局限于对各家记载的字面数字分析,而应广泛搜集各类关于惨案的交涉文件、时人论著、回忆录、报刊等,在对史料可信度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从史料出发归纳出伤亡者的具体伤亡数据,这样得出的伤亡人数结论才能更接近于真实的伤亡人数。

    (郭心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①英国主流报纸《泰晤士报》(The Times)对此案及后续排货、罢工运动进行关注,在报道中称此事件为“the Shameen shooting”或“the shooting on Shameen”。

    ②《广州沙基惨案调查委员会报告书》,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版,第69~110页。

    ③钱义璋:《沙基痛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高尔柏、高尔松:《沙面惨杀案》,广东省档案馆、广东青运史研究委员会编:《广东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六辑》(内部资料),1988年编印,第339~392页;黄埔军校政治部编:《沙基屠杀中党立军校死难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285页。

    ④参见张宪文编:《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3页;罗元铮编:《中华民国实录》,吉林人民出版1997年版,第913页;张岂之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22页;王桧林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①学界对于沙基惨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案件本身的关注,相关成果参见余炎光:《“沙基惨案”始末》,《历史教学》1958年第2期;刘红:《1923—1928年国民党对英政策的变化》,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刘凡:《沙基惨案后广州各界反应及政府的应对》,《世纪桥》2009年第7期;李志毓:《沙基惨案:一场革命的“情感动员”》,《粤海风》2010年第4期;娄亚丽:《沙基惨案与危机应对——孙科在对外交涉中的策略分析》,《赤峰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吴波:《试论广东革命政府时期英国对华政策——以省港大罢工、沙基事件和万县事件为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贾仟军:《沙基惨案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年。目前仅有王付昌的《沙基惨案伤亡人數订正》一文,试图探究沙基一案的中方伤亡人数,但由于其文直接采用调查团“死52人,伤117人”的调查结果,并未对此案的伤亡人数进行深入探究,且文章篇幅短小论证过程不详,故此问题还有继续探讨的空间。参见王付昌:《沙基惨案伤亡人数订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②省港罢工宣传委员会编:《省港罢工概观》,广州古籍书店1926年版,第21页;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5页;张宪文编:《中华民国史(第一卷)》,第523页;罗元铮编:《中华民国实录》,第913页;王桧林编:《中国现代史》,第92页。

    ③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69~110页。

    ④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85页。

    ⑤沙基惨案调查委员会:《公布沙基惨案之真相》,《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 8月8 日第3版。

    ⑥笔者所见采用此说法的只有《中共党史学习资料》,中共党史资料委员会:《中共党史学习资料》,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版,第8页。

    ⑦黄埔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为沙基惨案通电全国》,《中国军人》1925年第6期。

    ⑧学联会代表:《学联会代表报告沙基惨案真相》,《申报(上海版)》1925年7月18日第14版。

    ①《为沙基惨案三周(年)纪念告本党同志书》,《民国日报·觉悟》1928年沙基纪念特刊。

    ②中国国民党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六二三”沙基惨案四周(年)纪念宣传要点》,《浙江党务》1929年第43期。

    ③张岂之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第222页。

    ④沈云龙编:《广州沙基惨案交涉文件首编》,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1、18页。

    ⑤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沙基惨案二周年纪念宣传大纲》,《向前进》1927年;邢琬:《从沙基惨案到克复北京》,《民国日报·觉悟》1928年沙基纪念特刊;佚名:《沙基惨案国耻纪念大会》,《中央党务月刊》1930年第23期。

    ⑥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为沙基惨案告上海民众书》,《沙基惨案纪念大会特刊》1927年;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为沙基惨案告全国民众书》,《向前进》1927年第4、5期合刊。

    ⑦佚名:《沙基惨案宣传大纲》,《沙基惨案纪念大会特刊》1927年。

    ⑧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为沙基惨案告上海民众书》,《沙基惨案纪念大会特刊》1927年。

    ⑨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沙基惨案二周(年)纪念宣传大纲》,《向前进》1927年。

    ①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110页。

    ②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为沙基惨案告上海民众书》,《沙基惨案纪念大会特刊》1927年;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宣传部:《为沙基惨案告全国民众书》,《向前进》1927年第4、5期合刊。

    ③中国国民党浙江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六二三”沙基惨案四周(年)纪念宣传要点》,《浙江党务》1929年第43期。

    ④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69~110页。

    ⑤《岭南大学员生伍伯胜等报告》,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69頁。

    ⑥《广东法官学校学生陈惠苍报告》,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72页。

    ⑦《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大会主任干事招观海牧师致青年会李应林函》,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78页。

    ⑧《圣心学校学生邹泽智报告》,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78~79页。

    ⑨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79~84页。

    ⑩因此处涉及死伤者姓名众多,且文章重点在于对伤亡数据的统计,故死伤者具体姓名及社会信息在此不一一罗列,具体参考:《广州地方检察厅办理沙基惨案记录》,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914》,第79~84页。

    ①韩永进、王建朗编:《民国文献类编·历史地理卷 914》,第86~110页。

    ②沈云龙编:《广州沙基惨案交涉文件首编》,第1~29页。

    ①广东省档案馆:《省港大罢工及沙基惨案电报选译》,《历史档案》1988年第2期。

    ②The Times ( London,England ), June 26, 1925, Issue 43998, p.14.

    ③广东省档案馆:《省港大罢工及沙基惨案电报选译》,《历史档案》1988年第2期;沈云龙主编:《广州沙基惨案交涉文件首编》,第6页。

    ④高尔柏、高尔松:《沙面惨杀案》,广东省档案馆、广东青运史研究委员会编:《广东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六辑》(内部资料),第348页。

    ⑤钱义璋编:《沙基痛史》,第49~50页。

    ⑥黄埔军校政治部编:《沙基屠杀中党立军校死难者》,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第279页。

    ⑦伍朝枢:《指令:公安局该局督察员未永昌因沙基惨案挤压受伤应准照章给恤由》,《广州市市政公报》1925年第187期,第48~49页。

    ⑧因当时各家报刊对此案报道众多,故仅在此选取几份影响力较强的报刊以供参考。

    ⑨黄埔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为沙基惨案通电全国》,《中国军人》1925年第6期。

    ⑩学联会代表:《学联会代表报告沙基惨案真相》,《申报(上海版)》1925年7月18日第14版。

    k沙基惨案调查委员会:《公布沙基惨案之真相》,《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 8月8 日第3版。

    l韩锋:《“沙基惨案”之目击》,李齐念编:《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4辑 军政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288页。

    ①宋瑞珂:《沙基惨案的一鳞半爪》,广东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二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7~560页。

    ②宋瑞珂:《我的军校生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二卷(政治军事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472页。

    ③宋瑞珂:《往事历历》,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回忆黄埔军校》,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271~273页。

    ④唐家宝:《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颍上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慎城春秋》(文史资料第二辑),1986年编印,第84~85页。

    ⑤杨维泉:《忆“六二三”沙基惨案》,党德信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东征北伐 3),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563页。

    相关热词搜索: 惨案 伤亡人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