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五行文化元素在手表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浅析

    时间:2020-11-09 04:03: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阁 樊占东

    摘 要:本文从中国传统五行文化入手,深入分析了五行文化的核心思想,结合手表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将五行文化应用于手表产品设计中,从而提升产品的内在涵养。本文分享了一套将文化元素体现在手表产品中的设计方法,将五行文化因素加入手表设计中,可以有效提升手表的文化韵味,展现特定的文化风格,而该方法对其他文化风格的产品设计也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五行文化;设计方法;手表设计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1]。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2]。文化无处不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代表着该地区的人文特征,既包含了有形的物质符号,又包含了无形的精神内涵。五行文化历史久远,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子日渐富裕,科技发展带来的信息化大大便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大都市越来越繁华、喧嚣的背后也反映出城市的冷漠,人与人逐渐“隔离”起来,越来越多的独立人开始寻找精神上的寄托。然而文化是无形的,需要一个良好地载体来展现它,手表就是一种良好的载体,随身携带,时时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现携带者丰厚的文化品位。

    一、五行文化概述

    五行学说最早始于夏商年间,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但也有学者认为在战国时期,五行的概念才初步形成。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思想家又先后提出五行相克、相生理论。五行学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其中,金、木、水、火、土五种条件间相互运动作用产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任何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静止的,它的关系可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在不断相互运动之中获得平衡;也有系统论观点认为“五行”是组成超稳态系统的五种条件或单元,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化学中金刚石晶体的化学键连接模式。从古至今,五行文化的发展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和日常生活,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五行文化研究现状

    欧洲文化底蕴深厚,现代中带着点古典气息,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气息和浪漫色彩;美洲文化沿袭了欧洲的一些传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形成了以自由、运动、粗狂、力量、刚健等美国文化为主的美洲文化;亚洲是世界文化发源地之一,从文化的各个方面来说强调和为美,细腻而中庸,含蓄内敛不张扬,更加注重细节,更加强调在自然中寻求和谐,中华文化是其中的佼佼者。

    近几年,中国风风靡海内外,各类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屡见不鲜。例如带有“中国印”的奥运会徽,带有中国祥云的“祥云火炬”、带有中国功夫特色的“功夫熊猫”、奥运文化吉祥物“奥运福娃”等。对于五行文化的研究更多是偏向于医学、命理、风水方面,在设计方面的研究虽不多,但也不乏有个别打开五行文化之门的前辈[3]。这里在五行视觉设计元素提取与设计再应用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并将其应用于手表设计过程进行简述,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

    三、手表产品设计现状

    19世纪中叶,计时用的挂表就被人们装上皮带,并逐渐延伸到手腕等其他位置,随后它的体型逐渐变小,结构也在逐步改进、样式不断美化,并逐渐发展成为手表。在中国,手表的历史已有几十年,欧洲手表从诞生之日起,它的文化就产生了,他们是将手表当作首饰来打造并佩戴的。中国人长期以来将手表当作计时器,追求精准和耐用;欧洲人除了计时功能外,更讲究血统、款式和美学价值,并以此提升佩戴者的身份。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手表设计,造型风格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而体现不同的特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手表设计中加入我们独特的文化因素以提升手表文化价值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在我国消费市场中,手表的计时功能已经越来越脱离消费者购买的核心评价指标,时间的把握已并不是手表追求的唯一的功能,也不是最迫切的功能,而为了凸显中国品牌的特质。在手表产品的设计开发中,深度研究中华文化,不断探讨传统文化与设计的相关性,在手表设计上展现中国文化独有的东方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渊远流长,为中国品牌产品设计寻求新思路,推动手表产品市场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主流。

    四、五行文化手表设计方法

    根据前期的大量研究,结合大量的实践,学校团队总结已有的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过反复的设计、构思、实践,整合出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方法流程如下。

    (一)市场调研

    有针对性地、深入地进行市场调研,是为了确定目标用户群,确定目标用户群才能更有针对性的了解用户的使用需求和情感、文化倾向。本研究采用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基于一定数据的基础之上,确定目标使用人群的年龄范围及性别等限定条件。发放网络问卷,记录目标用户的文化了解程度、功能期望程度以及心理价位等信息,从而判定产品的功能定位与需求。

    (二)元素提取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并不断得到延续和传承,这种特点可以被衍化归类为文化基因,包括颜色和纹理的提取。团队对收集来的传统文化图片进行初次筛选,去掉重复相似的或模糊不清的图片;之后,邀请与本研究相关的设计师组成焦点小组,对样本图片进行编号,并将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样本归为一类,结合文化特征,讨论后筛选出每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图片。

    (三)感性需求的确定

    消费者对特定文化的感性描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上。从产品语意学的角度去看待产品文化性的设计,设计师对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对消费者文化语意的编码过程。设计师按照个人经验及审美将获取到的文化语意转换成产品形象。消费者在拿到產品,面对产品形象时在心理上产生文化共鸣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消费者对产品文化语意的解码过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在确定具体的基本目标用户之后,在对相关资料有一定研究的基础上对用户进行访谈和调研,并结合小组讨论等方法,获取目标用户群对可穿戴设备的真实需求。由研究小组,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与用户调查的结果,共同分析讨论并推导建立针对产品感性层面的相关感性并建立产品的感性需求群。

    对产品感性需求群初步筛选后进行聚类分析。邀请目标群用户可以从产品形态美学角度、产品用户体验角度和产品品质角度角度运用李克特量表法对感性需求群进行聚类分析。

    (四)建立感性需求与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

    对上述感性量化结果进行分析。首先进行灰关联分析研究,建立灰关联模型,分析样本形态整体变化规律;再者使用意象尺度法建立样本的意象尺度特征分布图,从而提炼出关键的形态设计要素,分析形态变化规律,从而指导下一步设计。

    (五)手表设计与文化元素之间匹配规则的制定和选取

    在这一步骤中,将灰关联分析结果中关联度较高的文化样本作为初始提取库,根据意象尺度分布图分析结果对形态进行提取,作为初始形状,根据形状文法原有的演变规则和当前手表的技术、材料、工艺等约束选择合适的匹配规则,并可进行形态的推理演变。演变结果多种多样,并且数量庞大,需要研究小组根据设计目标进行合理筛选。

    (六)元素应用

    产品语意学对于产品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对产品外观形态及其特点的把握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的心理影响。从形态的角度上看,视觉中的一个点都具有独立的形态价值,能给人带来鲜明的心理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形态的研究,其核心是对形态的“态”表现的研究。这也是本文对形态注入文化性感性意象的基本切入点。根据手表风格,将关联度较大的元素进行分类提取,将提取出的元素,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手表的设计中。

    (七)对初步方案的感性评价

    对上一步骤最后得到的初步方案进行感性意象测试。测试选用李克特量表进行,选用目标用户感性需求形容词汇作为评价标准,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小组根据分析结果对方案形态进行评优,以便指导下一步设计。

    五、结论与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网络化,文化礼表随着大众的需求应运而生,并且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本文从五行文化元素的角度出发,研究用户的文化需求,并为相关的应用提供、总结了设计方法,以辅助设计师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感性需求的同时,也为企业可以将产品进行快速生产提供了思路。但是,文中还有不到之处,希望后者能够更深入挖掘,将五行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发扬应用至更多产品设计中,使方法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晨.我国煤炭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8.

    [2]杨景胜.基于公共组织基础建设与社区文化的思考[C]//对接京津——低碳环保持续发展论文集.2019.

    [3]王伟伟,金心,王毅,陈满儒.五行文化元素在茶禅系列用品设计中的應用[J].包装工程,2013(22):112-115.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手表 元素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