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一字启篇读华章

    时间:2020-11-10 22:08: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卢南辉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有数十篇,从先秦到两汉到唐宋到明清,绵延几千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从内容看齐集了诸子百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精粹。这些脍炙人口,人人都能诵读的经典篇章,沉积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颗明珠。很荣幸在我们组集体备课活动中,由我主讲《诫子书》。诫子书仅八十六言,是诸葛亮54岁将出兵伐魏时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借以教育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成为自己所期待的人。

    在备课时我曾查阅了大量资料,又结合我校七年级学生的学情(刚上七年级学情有限,所接触的文言文又不多,加之本文在内容上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备课时我料到孩子们在理解上会有困难,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采用以“读”贯穿课堂始终的方法:听读--听准字音、停顿、语调;
    朗读--读出文言的韵味;
    译读--读懂文言的意味;
    赏读--读出文章的美点。并且在译读时再次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先自学再合作交流探究,给学生以自学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交流文章字面意思时,果真如备课前预想的一样,不少学生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出了质疑。我在指导学生理解此句时并没有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夫”“君子”,这时就有学生回答出来“夫:语气词,无实意”“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接着我又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静”“以”的意思,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将前半句翻译了出来,之后我又找了程度不太好的同学按照刚才的方法译出了后半句,及时给予肯定。在弄清文章的意思的基础上,我指导孩子去朗读,这时的朗读不仅仅是停留在单纯的读通顺,而是在读中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走进诸葛亮的内心世界。

    在赏读环节,我抛出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只有86个字,但诸葛亮告诫他的儿子只要记住一个字。

    你们认为该是文中哪个字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静”字抓住了文章的文眼,打开了学生理解本文的课眼,从而使本堂课教学有了核心点,有条不紊,整节课围绕着“静”,将《诫子书》的内涵一一打捞。

    在拓展提升环节,我让孩子们根据对诸葛亮的了解,结合诸葛亮的人生经历和人格品行,谈谈诸葛亮本人最喜欢的可能是其中的哪两句?很多学生都认为应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问到理由时有的学生就很巧妙的分析说“诸葛亮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他希望他自己的儿子也能够淡泊名利,静心专一的学习”这是我又追问“诸葛亮的淡泊名利体现在哪里”,学生回答道“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接着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诸葛亮写给刘禅的一封书心: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最后学生总结到诸葛亮的一辈子包括他的子孙后代都是淡泊名利的。只有这样的淡泊名利,才能达到人生的一种境界,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这时我又再次指导学生读出诸葛亮劝儿子淡泊名利、宁静专一的心情。

    在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将这封家书中的一两句送给你在座的同学,并说出赠送的理由。课堂最后的选择与阐述环节, 看似是一次训练,实则包含的内容很多。选择什么?它的意思是什么?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选择一句合适的句子,既需要初次的删选,也需要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需要从理解到运用的高层次要求。它不但讓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弥补不足的机会。

    这节课虽然上完了但授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次朗读,主要是句读和节奏掌握。

    这里的朗读指导可以再具体有效。指导朗读的力度可以在明晰,可以再有指向性。比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读出文言的味道这个角度来谈,怎样才能读出来?可以用延长音和强调的方式。关于句读和节奏朗读,不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简单朗读上,而应该在文意疏通之后,再一次对第一次的句读和节奏做进一步的调整和明晰。

    本课以“静”字为主问题,展开对全文的解读。

    首先是文本的,也是个性的,要让学生聚焦在文本上,老师要能善于引导,让学生在文字中,在文本中游走一遍。教师在引导学生体味诸葛亮的谆谆教诲之心时,应该通过一系列学生学习活动来实现,教师的讲解和分享要蜻蜓点水,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讨论,最后获得了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这些感受是来自于对文字细细的体会的基础上得到的,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个人解读给予的。

    通过这节课,我也思考了一些东西: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被自己的预设锁定,更不能被课堂教学模式限制。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有取舍,做到一课一得。其次“语文”实在是大庞大了,我们教师的视野有多宽,我们的解读就有多深,我们的课堂就有多灵动。从这个角度而言,语文课就是打上了教师烙印的课,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相关热词搜索: 华章 一字 启篇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