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创业致富 > 正文

    三次担任江津知县的廉吏

    时间:2020-11-17 02:02: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庞国翔

    江津历史上,一位叫国璋的,曾三任江津知县。国璋,蒙古镶白旗人,京旗赓良佐领下监生,清代少有的清廉之官。

    清同治十二年,国璋第一次任江津知县。虽任职不到两年,但颇有政绩,被称为“能吏”。同治十三年,移官他县。

    光绪三年,国璋以重庆盐务官员的身份来到江津白沙镇。他对盐商邓石泉出资兴办聚奎书院(今江津聚奎中学)很是赞赏,但因经费困难书院已半途停建,他便同邓石泉一起到黑石山現场了解情况。邓石泉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以后你任江津的父母官,希望多多扶持。”不久,国璋回到重庆府。

    光绪六年,国璋第二次任江津知县。上任不久就到白沙镇察看因资金严重不足而停工的聚奎书院修建现场。他决心支持办成聚奎书院,于是亲撰了一篇为书院劝募的文章,出面募集到白银5000余两,然后命刘炳森为监工,继续修建院舍。很快院舍竣工,但其他费用尚差。其时,国璋查到县衙差役梅魁贪赃枉法,就没收了梅魁在郑家坡、白鹤井等处的田产,作为聚奎书院和县城几水书院的办学基金,聚奎书院终于建成。第二年年底,国璋调离江津。

    光绪十七年,国璋第三次任江津知县。他体察民情,裁讼公允,劝民农桑,特别重视教育。他“捐廉八百余金”,在高牙场仙池坝购置“仰天窝”学田,对成绩优秀的读书人课以重奖,被学子称为“国公课”。但两年后,他又离开了江津。

    光绪二十五年二月,国璋卒于四川内江县官廨,享年61岁。江津百姓得知噩耗,无不痛悼。他们将其牌位列入东门外莲池旁“遗爱祠”内,钟云舫等秀才纷纷撰写挽联悼念。

    国璋不仅为官清廉,而且诗书传家,爱好金石。2008年,笔者发表了一篇关于国璋的文章后,上海某著名医院的医学博士赵永国先生给笔者发来国璋所治之印的照片。赵家与国璋两家是世交,赵博士与国璋后裔交往甚密。赵博士告知笔者,此印是国璋在江津第三次任知县时的作品。此印篆字如下: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京江国璋録。

    这段话的意思是:衙吏不畏惧我严厉,却畏惧我清廉;百姓不服我的才能,却服我的公正。我公正处事,那么百姓不敢怠慢;我清廉了,那么衙吏不敢欺侮。公正产生严明,清廉产生威信。

    这段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箴,为明朝永乐年间理学大师曹端和天顺年间清官年富先后创作而成。

    此治印的最后5个字“京江国璋録”,曾引起一些误解。江津著名文史专家、曾任聚奎中学副校长的罗昌一先生认为,国璋姓江,叫江国璋。因此,有必要进行辨误。

    国璋是个廉吏,也是一个徐霞客式的文人。他著有《峡江图考》《重庆府治全图》《江北舆地全图·题识》等。因其家族驻防京江(今镇江),且京江是他籍贯所在地,所以他常依当时习惯,行文落笔时,在姓名前加上籍贯地,故在治印后也署名为“京江国璋録”。他在《峡江图考》的落款也是“光绪十有五年嘉平月京江国璋识于彝陵差次”。

    如此一来,便误导了不少人,将他记为“江国璋”。在《中国边疆图籍录》《长江上游航道史》《舆图要录》等书中均署名“江国璋”。

    编辑/杨洋

    相关热词搜索: 江津 知县 担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